關羽的功夫又豈是長期不練武的張燕所能比擬的。關羽將刀頭甩向肩後。作勢欲劈,卻並不劈下。見到鮮于輔長槍扎來,關羽以刀杆一崩,彈開了長槍,隨即一刀就劈了過去。鮮于輔大驚失色。就在兩馬交錯的一瞬間,關羽竟然能夠又彈又劈,使出兩招。鮮于輔將將一側。刷的一下,青龍刀劈了下去。鮮于輔的護肩亮甲被劈飛了出去。兩馬這才錯開。
鮮于輔一圈戰馬,同時往肩上瞟了一眼。見到肩甲已失,皮膚露出在外,不禁有些害怕。鮮于輔拉繮縱馬,準備再戰。一陣風吹過,卻感到肩頭火辣辣地刺痛。再一瞧,肩頭已經滲出了鮮血。剛纔還以爲沒有受傷,搞了半天結果已經受傷了。
看遠處關羽已經圈馬過來了。鮮于輔一咬牙,向鮮于銀叫了一聲:“一齊上!”這才迎向了關羽。
關羽跟鮮于輔交了一招,大致上對於鮮于輔的功夫有了認識。關羽料想鮮于銀應該跟鮮于輔相差不大。因而關羽有十足的把握,對付二人聯手。而此時關羽的目的,還並不在於二人,而在於二人所帶的兩千士兵。關羽自己的四千士兵剛剛經過激戰。因而關羽打定了主意,慢慢地與二人遊鬥。一方面。吸引敵軍的注意力,讓自己的士兵對敵軍形成包抄之勢;另一方面,也可以讓自己的士兵緩上一口氣。
因而,關羽就等了一等。待鮮于銀距離差不多了,這才縱馬過去。三人兵器一交。過了一個回合。錢於銀不顧自身一心傷敵的狠勁,在關羽這兒也沒有行得通。不過,關羽也沒有給兩人以太大的壓力。因而兩人感覺基本上屬於平手。
就這樣戰了五十餘合。幽州兵的注意力全在三人這兒。而關羽卻分明看到自己的士兵已經圍了上來。關羽見時機差不多了,下手再不容情,猛然發力,一下就將鮮于銀劈爲兩半。鮮于輔見狀大驚,撥馬便跑。關羽暫時沒追。拿了弓箭出來,一箭射去,正中鮮于輔的馬身。戰馬吃痛,就跑得更快了。
兩名主將一人被斬一人逃走,幽州兵士氣頓時遭受重創。正好關羽的士兵衝到,立即展開了屠殺。對於幽州兵來說,眼睛就只看見關羽,以及關羽帶的幾百個人。根本就沒有注意到什麼時候來了這麼多的敵軍。猝不及防之下,更是死傷慘重。
不過,這兩千漁陽兵跟前面的三千涿縣兵不同,他們的體力要好一些。因而逃走了兩百人。
兩百人的逃走,有他們體力的因素,另外還有關羽的因素。關羽臨戰調度士卒,哪一隊向左、哪一隊向後,在殲滅大部分敵人的情況下,還讓出了一個空檔,讓兩百漁陽兵逃走了。
關羽隨即抽調出五百名體力較好的士兵。吩咐他們,跟蹤追擊。以跟蹤爲主,追擊爲輔。並且沿途留下記號。然後關羽讓士兵打掃戰場,自己則領了三百人到輜重那邊去了。
輜重這邊,還有五百人看守。關羽過來了,讓這五百人卸車,騰出五百匹馬出來,然後騎上。看守輜重的任務則由關羽帶過來的三百人接替。
關羽吩咐,待戰場那邊收拾完畢之後,轉到涿縣待命。然後,關羽就帶着五百名騎在馬上的步兵出發了。
兩百漁陽兵往東而逃,後面五百假冒黑山軍的田軍銜尾而追。雙方的速度都不是很快。逃了一截,漁陽兵逃不動了,乾脆坐地休息,死就死。哪知,後面的追兵也同樣坐地休息,偏不讓你死。
休息了一陣,又有力氣了,漁陽兵再跑。沒跑多久,居然追上鮮于輔了。原來,鮮于輔的戰馬傷後狂奔。最後倒了。鮮于輔就棄馬而行。鮮于輔身上有傷,且經過大戰,盔甲又重,就被漁陽兵給追上了。
鮮于輔本來就是這些鮮陽兵的將官。因而見到了鮮于輔,漁陽兵似乎就有了主心骨,士氣沒有那麼低迷了。士兵們攙着鮮于輔逃跑,腳步反而稍稍輕快了一些。這一來,後面的追兵就再也沒能夠縮短距離了。
實際上這個時候關羽已經追上了自己的士兵。只是因爲沒有到出擊的時候,關羽就躲在後面不出來而已。
鮮于輔等人逃出幾十裡之後,道路出現了分岔。往北,回漁陽;往東,到范陽。按道理說,打了敗仗之後的鮮于輔是不想到范陽的。到范陽很可能會被劉虞罷官。但此時追兵在後,回漁陽尚有百里之遙,路上將有性命危險;而劉虞忠厚,肯定不會殺人。因而鮮于輔選擇到范陽。
幽州州治所在地范陽的城守,由劉和負責。劉和是文官,擅長治理方面的事情,對於打仗的事情從來就沒有關心過。正好,劉虞也是這麼個脾氣。雙方見識一致,語言一致。王八看綠豆,對了眼了。
“去年戰桑乾源,今年戰蔥河道……乃知兵者是兇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這是李白寫的。這個時代李白還沒有出來,但這種思想卻已經有了。早以《孫子兵法.謀攻篇》就提出了:“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劉虞正是這樣。劉虞在幽州這麼個與外族接壤的疆界的所在,推行以德服人,不戰而屈人之兵,倒還是基本上做到了“無與之敵者”的。至少。烏桓、鮮卑族人是不會公然進攻劉虞的。
幽州這兒也暴發過大規模的黃巾叛亂。之後,還有張舉、張純之亂。還曾經一度將劉虞逼出了范陽。因而,與全國各地一樣,當中央將兵權下放之後,招募了大批的士兵。幽州各郡郡城,通常有五千、八千不等。范陽這兒屬於州城,士兵人數曾經高達三萬。但後來卻被劉虞一減再減,到現在士兵人數爲一萬。
在劉虞的眼裡,士兵就是個光吃糧不幹事的擺設,因而人數自然是越少越好。負責軍事的劉和,見解跟劉虞差不多。因此,劉和從來不爲士兵爭取什麼福利待遇,反而還主動削減了不少。受不了,就不當兵好了。士兵人數降到零,就是最好的事情。
黑山軍北上幽州,由於行動遲緩,還沒有進入幽州境內,幽州就知道了。那時候,無論是劉虞還是劉和,都認爲黑山軍不會進攻幽州。他們都認爲黑山軍只是一時沒有找到進攻的目標,因而才一路北上的。因爲按照一般的道理來說,黑山軍這種佔山爲王的土匪性武裝,是不宜遠征的。遠征之後。就算打了勝仗,一時半會兒的,根本就回不了老窩。而在漫長的回老窩的路上,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全軍覆沒。
哪知,黑山軍真的就到幽州來了,而且一來就佔了易縣。黑山軍佔據易縣的行動,等於是黑山軍明目張膽地向幽州宣戰了。劉虞雖然不好戰,卻也是有威嚴的。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於是,劉虞採取了相應的對策。
劉虞實在不會帶兵,也不懂得如何打仗。因而劉虞就將打仗的事情。交給別人去辦。黑山軍已經佔據易縣,那麼涿郡必將成爲黑山軍的下一個目標。於是,劉虞就傳檄漁陽,調鮮于輔、鮮于銀援助涿郡。並調上谷田豫回范陽,準備讓其暫時接管全幽州的軍事。
上谷,在幽州的最北端。那兒還是免不了會與烏桓、鮮卑等遊牧民族產生一些衝突。而田豫卻好像頗會用兵。從劉虞得知的消息來看,田豫就沒有敗過。因而劉虞對田豫寄託了很大的希望。
然而,到現在,田豫還沒來,鮮于輔卻來了。而且,鮮于輔並不是響應調派而來,而是戰敗而來的。
關羽對於鮮于輔及其逃兵的安排,跟偷襲涿郡的安排差不多,但是卻又不同。偷襲涿郡的時候,關羽是真的想要拿下涿郡。因而在前面拿下城門之後,後續有一千士兵。並且當時關羽還知道涿郡城內空虛。而范陽這裡,城內有大量的士兵,怎麼想也是上了萬的。幾千人馬衝進城內,並沒有勝算。因而關羽並沒有想要拿下范陽。關羽其實就是想要嚇嚇劉虞。
城門還是要奪的,不奪城門絕對是嚇不到劉虞的。於是,相似的一幕在范陽再次重演。不同的是,范陽的城門本來就是打開的。城樓之上巡視的士兵不足十人,城門口負責收稅及盤查過往行人的士兵倒有四五十人。
鮮于輔一行兩百人,丟盔卸甲,狼狽不堪地出現在遠處。城門口的士兵還沒有看到鮮于輔等人,而關羽卻已經看到了城門。既然城門本來就開着,關羽就沒有再管鮮于輔了。一聲令下,五百騎就往城門奔了過去。
城門不是一般的門,城門是比較厚重的,不太好關的。而且,要關城門,還得驅散城門洞的人。再加上范陽士兵確實也不夠警惕。看到馬隊過來了,一點都沒緊張。等到緊張了,關羽已經跑攏了。青龍刀揮舞之下,骨肉紛飛。沒怎麼打鬥,關羽就拿下了城門。
遠處鮮于輔吃驚地看到這一幕,方知自己乃是誘餌。追兵其實早就能追上自己。沒有追上。就是想讓自己在前面帶路。鮮于輔大驚之餘,慌忙命令士兵,調轉方向,倉皇北去。
關羽得了城門之後,由於人馬過多,有五百騎,大部分人就仍然在城門之外。城門樓上如果放箭,將會出現極大的傷亡。於是,關羽就叫了二十個士兵下馬,上城樓查看情況。士兵上到城門樓,望見十幾個守軍正順着城牆狂奔而走。士兵回報了關羽。關羽聽到上面沒人,心裡就不急了。縱馬走到城內的一邊,等候范陽城內的反應。
關羽搶佔城門,只能說沒殺多長時間,但卻不能說沒有殺人。那兒本來有四五十個士兵,還有數十名過往行人。關羽一衝之下,嘁哩咔嚓,殺了一百人左右。剩下的都跑了。跑掉的人裡面,有行人,也有士兵。那些士兵一定會回去報告,然後守城的士兵轉眼就會來到。
但是,一等再等,關羽等來的卻是些百姓。百姓聞風而至,站在遠處看熱鬧。范陽城內的士兵卻不見蹤影。再等了一會兒,關羽看見百姓裡面有衙役了。可那些衙役跟百姓一樣,也是站着看熱鬧。
關羽此時非常躊躇,拿不定主意。如果就這麼撤離,顯示沒有嚇着劉虞。連那些百姓都不怕,劉虞又怎會害怕。但如果進入城中,尋找城內軍營作戰的話,自己的人又太少了。很可能就出不了城。
再等了一刻,關羽受不了了。這……肚子好像都有點餓了。關羽一聲令下,率領五百騎,就殺向了東門。
從西門往東門,也就是對穿而過。當然,幽州城不是那麼對稱,不是完全的對穿,但大致上卻也差不了多少。殺進城內之後,本來應該有兩個選擇,一是衙門,二是軍營。對於衙門,關羽到是相信自己這些人能夠戰勝,對於軍營就不行了。而麻煩的是,衙門和軍營關羽等人都找不到。由於事先沒有準備,也沒有派遣細作打探。假如臨時性的抓人來問,卻又擔心別人說的是假話,把自己一行人指到死衚衕去。因而,考慮再三之下,關羽決定就這麼殺往東門,然後就撤離算了。
田潤曾經帶着五十幾個親兵在毛城縣城內縱馬而行,引起了很大的動靜。而關羽此時帶的卻是五百多,十倍于田潤當初。雖然幽州城比毛城大,卻也是蹄聲如雷,動地驚天。並且,關羽一馬當先,見人就殺。不管是高人雅士還是販夫走卒,見面就是一刀。現實的死亡,飛濺的鮮血,無不擴大了恐怖的氣氛。因而,幽州城內頓時雞飛狗走,狼奔豕突。
一絲微笑浮現在嘴角,關羽滿意了。這個動靜夠大了,劉虞應該能夠知道了。黑山軍大白天就殺到幽州城裡來了,估計劉虞應該向田潤請求援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