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女主三國 > 女主三國 > 

第二卷 第94章 圈地找人

第二卷 第94章 圈地找人

田潤見袁紹等諸侯始終不來。眼看快到一月之期了,便到汜水關找到高順。說:“時間差不多了。還有幾天就到一月之期了。眼下兩關均沒有多少變數,我準備離開一下,圈地找人去者。”

高順道:“倘若袁紹等諸侯始終不來,我們是否到期就走?”田潤道:“河洛不是還有王越嘛。先是王越撤離。然後兩關人馬約期會集於渡口,再北上就是。”

高順又道:“主公此行,身旁似無猛將保護。”田潤道:“前日得降將滿寵。自稱文武皆通,就他吧。我意帶騎兵兩千、河內降兵三千,往中牟、長社、穎川、穎陽走一趟。”隨後,田潤再對守關的相關事宜略微叮囑了一下,然後便離開汜水關。

回到虎牢關之後,田潤叫過陳康,詳細交待了把守虎牢關需要注意的事情。說了近一個時辰,吃飯了,這才說完。

此時的田潤沒有帶親兵,連田蘭也沒有帶。王越在的時候,就王越端飯過來吃。王越不在,田潤就走到哪兒吃到哪兒。田潤邊走邊看,一路行來,忽然看見一個棚子裡面的人吃得狼吞虎嚥,顯得很有胃口。便走了進去。在盛飯的桌上拿了碗筷,盛了一點飯,瞧了個位置,就擠了過去,邊擠邊喊:“哎,勞駕讓讓。”

這一桌正在吃飯的漢子們動作凝固了。還不止這一桌。旁邊聽到田潤喊聲的也是。這些人的脖子就像是生了鏽的鐵轆軲一下,生硬地,緩慢地,轉動,然後一齊望向了田潤。田潤一看,明白了。自己走錯地方了。走到河內士兵這邊來了。

田潤的兵,有七千在河洛,一千多在汜水。這裡只有不到五千人。經過這十來天,田潤解除了對於河內士兵的一些限制。河內士兵有了隨意走動的自由。但兵器,卻一直沒有發給他們。他們還沒有完全從俘虜變成自己的士兵。

如果有人想要對付自己,發一聲喊,馬上自己就會變成肉醬。因此,這主動權一定不能交給別人。因此,田潤道:“大家繼續吃飯,吃完了的,還在那個位置上坐着,不要擠過來。每一桌,我都會走到。時間有的是。我們慢慢來。”對其他桌上的人說完之後,田潤也不等他們的反應了。直接問眼前這一桌的人說:“怎麼樣,飯菜好不好吃?我想,你們肯定會說好吃。到底好不好吃,我自己嚐了就知道了。”說着,伸筷子往一個菜碗挾了一筷,一嘗,“嗯,這菜味道不錯。”扒了口飯吃了,“再嚐嚐這個,嗯,好像鹹了一點;不過下飯還行。”又扒了口飯吃了,“喂,兄弟們,說說自己叫什麼名字。你,你先說。”被點名的那人說:“我叫阿毛。”田潤又問旁邊一人,“你呢?”“我啊,鄧三。”田潤依次問了過去,所聽到的,都是類似於阿貓阿狗的名字。田潤不置可否,道:“人很多。呆會兒,我可能把大家的名字給忘了。不是故意的啊。實在是記不住。你們,有沒有什麼想對我說的呢?”鄧三說:“沒有。俺可想不到澤坤大人會跟俺同桌吃飯。”阿毛也說:“就是、就是。”田潤又問:“你們有什麼理……有什麼夢想沒有?就是做白日夢,期待有朝一日怎麼怎麼樣的。”阿毛道:“我原來就希望每一頓都能敞開肚皮吃飯,現在已經這樣了。”鄧三道:“俺原來想養很多很多的鴨子。後來當兵了,就不養鴨了。”

田潤因爲自己說的每一桌都要去,便沒敢多吃飯。就說些閒話。這些人都有些拘束。說了一陣,就沒有話了。然後田潤說:“好了。今後還有機會。如果有話想跟我說,又不想通過十長百長,那就把話記在心底。總有個時候,能碰見我的。你們繼續吃啊,我到旁邊桌上去了。”

一圈走下來,田潤也飽了。還發現了個木匠。最後安全地離開了那個棚子。

飯後,田潤稍微編了個隊。調了兩千騎兵和三千河內降兵到外圍,以利於明日的圈地。然後,把滿寵叫到自己房中。這個時候,已經不需要有士兵看着滿寵了。

滿寵那日說自己無字。隔了幾天,說自己給自己起了個字,叫伯寧。這種事情,田潤沒有深究。田潤也認爲,隨着逐步瞭解而得來的信任纔是可靠的。

田潤喝過不少好茶,但是對於茶道卻一竅不通。這時,就只有水,沒有茶。田潤道:“伯寧,有一件事,說與你知。我守兩關,不會長期守下去。預期就守一月,即將到期。如果袁紹等人趕在斷糧之前過來,最後或有一戰。如果他們沉得住氣,我們將自行撤離。最後一戰,我已經安排好了。沒什麼變數了。因此,我想帶一哨人馬到幾個地方走走。”

滿寵道:“大戰將即,主帥離場,可不太好啊。事前儘管思之再三,然變數,仍不能說沒有。不知留守之將可能應付?”田潤道:“我戰黃巾的事情,伯寧一定知道。最後一戰,我亦不在戰場。當日將領,便是今日將領。所以,可保無虞。”

滿寵道:“不知澤坤想要佔領何處?據寵所知,近處幾州,均四戰之地。眼下池城空虛,澤坤傳檄可定;但若想守住,可就難了。若不想守住,如蝗蟲過境,恐對澤坤名聲不利呀。”

“我不搶東西,也不搶地盤,”田潤道,“我要搶幾個人。軍事競爭,源自經濟競爭,但終歸結底是人才的競爭。穎川多傑士,我要去搶幾個回來。”

“嗯,原來澤坤竟然如此的求賢若渴,”滿寵道,“既如此,寵向澤坤舉薦兩人可好?”

“可什麼好,當然是再好不過了。伯寧快說吧。”田潤道。

滿寵道:“頭一人,姓毛,名玠,字孝先,陳留平邱人。少爲縣吏,以清公稱。因避黃巾之亂逃到荊州。還未至,聽聞劉表政令不明,遂往魯陽。距穎川約一百里地。”言罷,看田潤反應。

田潤道:“毛玠毛孝先,大才呀!就恐怕不願意跟我。不要緊,先把他弄過來,咱慢慢地感化他。還有另外一人呢?”

“另外這個人,乃光武嫡派子孫,漢光武子阜陵王延後也。”滿寵道,“姓劉,名曄,字子陽,淮南成德人。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

“哇塞,這人出身不好,漢室宗親,沒人敢放心使用。”田潤喜動顏色,“莫不是上天特地爲我備下的?”滿寵見田潤欣喜,自己也非常高興。

袁紹一行人終於拔營啓程了,此時,糧草還有四天。預計路上耽擱一天。接近關口,清理埋伏,行程放慢,又要耽誤一天。攻關之時,還有兩天糧草。

韓馥的兩萬人馬先行,孔融一萬五士兵緊隨其後,然後是陶謙的三萬丹陽兵。六萬五千人馬組成第一方陣。這也是最團結、最沒有心機的一個方陣。韓馥和孔融二人走在隊伍的最前面。兩個人,一人是田潤的上司,另一人是與田潤有一面之緣的大儒。打的就是人情的主意。陶謙,則走在隊伍的中間。

袁術三萬人、張邈一萬人、鮑信八千人組成第二個方隊。各帶各的人馬,誰也不能逾界。這四萬八千人,說是一個方隊,實際上還是三隻獨立的部隊。

袁紹本部五萬人最後押陣。早在收到曹操矯詔的時候,袁紹就帶了三萬人趕赴陳留。顏良、文丑留在渤海繼續徵兵,於董卓軍棄關後不久,率兩萬人趕到洛陽。離開之後的渤海,已經是沒有壯丁的寡地了。

諸侯的糧草,集中了一些,各營自己有一些。集中的部分,一直是袁術在保管。然後,袁術一天天的聲稱缺糧了。其實上,袁術那兒糧食仍然是最多的。袁紹因爲增兵兩萬,原來留的糧草捉襟見肘,便強令袁術,將集中的糧草由自己保管。袁術不願,但敵不過袁紹兵多將廣。於是,袁術交了一些,說,就這些了。

還有一隻人馬。不是說的那五千殘兵。那五千殘兵,每日靠七部諸侯施捨點粥羹度日。七部諸侯拔營啓程,就再也不理會那五千殘兵了。五千殘兵也沒有跟上來。就竄到洛陽城內去了。

還有一隻人馬,指的是孫堅的四千士兵。

王越帶領的七千原來的伏兵,並不是要再次對這些諸侯設伏,而是要抄其後路。因而,其地點,就不一定非在河洛不可了。過河洛之後,繼續往洛陽走。邊走邊觀察兩邊的山勢。見到一個稍低的埡口,就派一支人馬翻過去。就這樣越走人越少。過了偃師之後,最後一隊人馬也派了出去。就剩下王越一人了。

以王越的功夫,如果要找一個人,依然是不一定能夠找到的。但如果要找四千人的隊伍,就容易了。最早,袁紹的信使的重傷,就是王越乾的。因而王越知道這事兒。知道孫堅和袁紹的仇恨。於是,王越就尋到了孫堅營中。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