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炮灰打臉日常 > 炮灰打臉日常 > 

第413章 各類月餅入皇宮(2)

第413章 各類月餅入皇宮(2)

這是皇帝!

九五之尊,君臨天下,位高權重,說一不二……的皇帝!!

傅四爺在心裡默默地念着,總算將那恨不得立刻衝上前,狠狠地揍對方一通的慾望給按下去,然而,臉龐卻依然不由自主地扭曲了起來,就連頭頂處也仿若憑空冒出三道火苗,嫋嫋黑煙緩慢地瀰漫開來,瞬間就將他給包裹成了一個“黑人”。

皇帝笑得眼睛都快眯成一條線了,再不復平日裡高坐於龍椅上,旁觀衆朝臣們打嘴仗時那幅“富貴名利皆浮雲”,啊,不對,應該說是“置身事外看熱鬧”的心態,而是真正地摻與了進來。

整個人立刻就變得鮮活起來。

至於太上皇?

那是笑得慈祥和藹極了,瞧着,像極了很是疼寵溺愛兒孫的“鄰家老奶奶”。

然而,傅四爺比任何人都明白,這絕對是“錯覺”!

“瑤兒這丫頭……”

若問,傅四爺這輩子,什麼時候最苦憋?

年少,與長公主相知相惜相戀時,爲了順利娶長公主爲妻,被包括皇帝在內一衆皇子們聯手刁難,還得在太上皇隨手挖了一個又一個巨坑時,笑眯眯地主動跳進去不說,更得自個兒填土!

而,這,已是過去式了。

在傅四爺和長公主之間的情誼,不僅未能隨着時間的變化而減少,反還如同埋在地下的上好酒釀一般越來越濃郁時;

在繼傅四爺和長公主兩人三年內,生下五個兒子,又終於生下一個女兒,偏偏,這個女兒卻天生缺少“一魂”,而顯得很是癡傻時,在隱於暗處的“小人”施計,將傅佩瑤是個“天傻”的消息傳得人盡皆知時,傅四爺未曾說過“放棄”,更將那些明裡暗裡嘲諷譏誚自己的人都給一一地報復了回去,並毫不猶豫地選擇陪着長公主遠赴漠北整六年時;

……

總之,這諸多事情,都讓太上皇和皇帝兩人真正地看到了傅四爺的“真心”,從而慢慢地接受了傅四爺,並在連他們自己都沒察覺到的情況下,就將傅四爺納入了自己的翅膀下護起來。

可惜,這好日子還沒過多久,如今,傅四爺就又淪落到比當初更加“苦憋”的程度了。

這,卻又因傅佩瑤而起。

誰讓傅佩瑤得天地造化,是真正能令大唐王朝出現翻天覆地變化的姑娘呢!

而,哪怕,明知這世間向來“紙包不住火”,尤其,連一磚一瓦都會說話的皇宮裡,那更是藏不住絲毫秘密,但,包括太上皇和皇帝在內的衆人還是嚴防密守着,不願意讓這個消息過早地暴露於天下。

爲的是什麼?

不就是搶佔“先機”!

那麼,傅四爺這個走南闖北,所謂“不是在遊山玩水,就是在遊山玩水道路上”,真正見多識廣,又結交了許多奇人的“名士”,豈不就是最佳“背鍋俠”?!

……

這些道理,傅四爺也明白,並且,甘之臺飴。

誰讓傅佩瑤是他和長公主唯一的閨女,真正“放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般嬌養着長大的閨女呢!

於是,在這一刻,傅四爺就圍繞着“聰敏、體貼、機警、善良和孝順”等方面,遍數傅佩瑤的優點,那洋洋得意的驕傲模樣,不必插上翅膀,就能徑直飛上天了。

而,皇帝並不以爲許,甚至,還隱隱生出濃濃的自豪和欣慰等情緒。就連一旁笑盈盈看着皇帝和傅四爺“你來我往”再次鬥過幾回合,卻依然未能分出“勝負”的太上皇,也在這一刻不由自主地笑眯了眼,心裡的歡喜和愉悅等情緒止不住地流瀉出來。

直到,傅四爺說出傅佩瑤的要求時,才終於讓心神不知飄到何處去的太上皇和皇帝兩位回過神來。

只是,若非,多年來位高高位養成的習慣,在這一刻,他們差點就忍不住做出“掏耳朵”的動作了。

即使如此,皇帝依然用一種很是震驚的目光瞪着傅四爺:“啥?”

傅四爺在心裡默默地嘆氣,他就知道會這樣!

不過,這該說的,還是必需要說的。不然,他再“神通廣大”“能力不凡”,也不可能讓傅佩瑤“得償所願”。

“瑤兒說她很喜歡宮裡的月餅,所以,打算用四十輛馬車的月餅,換宮裡御廚們精心烹製的月餅。”

宮裡的月餅是什麼樣的?

雖然不過棗泥、豆沙和五仁這三類,卻輕輕鬆鬆就將“甜鹹黨”一網打盡!

單從味道上來說,確實很棒。

畢竟,原材料是否精緻,以及廚師的技藝是否高明,都會成爲影響這樣東西口感的最重要原因。

而,這世間,還不乏有人特別喜歡吃宮廷御賜月餅。

不僅僅因爲御賜月餅那絕佳的味道,更多的,卻是因爲這樣的賞賜,代表着自己在皇帝心裡那非同一般的地位。

然而,再好吃的東西,數十年如一日地嘗着,也會膩味的。哪怕,這期間,御廚們在舊有的餡料上推陳出新,也不例外。

眼下,太上皇和皇帝就如此。

畢竟,宮內真正手藝高明到能專做“御膳”,而且,這道“御膳”還專供於太上皇和皇帝品嚐的,也就那麼三五位“大廚”。

而,任何一門技藝,真正想要達到“宗師”的程度,那都必需經過一年又一年的學習改進,更看重自身的天賦和經驗,故,能混到給皇帝做“御膳”的大廚們,那年紀確實不小了。

因此,他們每年所謂的“推陳出新”,還真只能聽聽,不能真正放在心上。不然,指不定就要品嚐一回“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要知道,這世間,還有所謂的“伴君如伴虎”的說法呢?這些真正手藝頂級的御廚們,那每個都是“人精”,哪會輕易就做出真正的大改變?

不怕踩了地雷,被皇帝厭棄呢?!

“宮裡的月餅?”

同樣知道這其中“道道”的皇帝,再次出聲確認道,然而,心裡卻已盤算着除了這些月餅外,還要額外賞賜哪些糕點果盤。

不如,讓廚藝最精湛的老師傅們集體整治一桌“團圓宴”,再讓內侍放到食盒裡,於中秋第二晚快馬加鞭地送到傅府?

至於中秋當晚?

這不是廢話嘛!

中秋團圓夜,皇宮裡當然也要辦“家宴”,而,傅佩瑤可得稱皇帝一聲“舅舅”,稱太上皇一聲“外婆”,哪能不參加這次家宴?!

……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