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清穿之坐享其成 > 清穿之坐享其成 > 

第330章 番外1

第330章 番外1

如果說康熙萬壽節上面的一道命令,給所有的人晴天霹靂的感覺,那麼第二天禮部接到的聖旨,禮部尚書只有一個想法,爲什麼在我做這個尚書的時候,事情就要這麼多呢!

皇上已經下旨了,一個月的時間要完成新皇登基大典,同時現在還下了旨意,那就是立後大典,皇貴妃佟佳氏終於名正言順的成爲了皇后。

同時宗正收到了康熙的旨令,給四阿哥胤禛改玉牒,正式記在了佟佳氏的名下,以後胤禛就是名副其實的嫡子了。

所有的人也都覺得這是很正常的事情,畢竟德妃對於四阿哥是什麼態度,大家都能看得到,而且皇貴妃,不對,現在是皇后了,對於四阿哥有養育之恩,現在四阿哥要登基了,難道說聖母皇太后的位置皇后能讓過去,從此讓德妃娘娘跟她平起平坐,不要說皇后了,就是佟家估計都不會答應。

所以改玉牒是最好的法子,從此新皇就不是德妃的兒子了,而是佟佳氏所出,佟家運氣很好了,接連兩代皇帝都是他們家的。

佟國綱聽到這個消息很高興,雖然他蠻橫了一點,有的時候行事甚至於不給康熙面子,可是佟國綱心裡是有數的,他的這個外甥是一個英明的,所以佟家不可能出下一任的皇帝,相反雖然現在四阿哥是最好的人選,畢竟他是皇后養大的。

當然了皇上已經決定了要禪位,那麼改玉牒就很順理成章了。

所有的人都很高興,壽祺更是開心,因爲她和四哥的關係更加的親密了,而且四哥可是不會再受到德妃的任何壓迫了。

壽祺認爲這都是她蝴蝶造成的,畢竟她安然長大,所以額娘也在,因爲額娘在,所以四哥沒有回到德妃身邊,也因爲額娘在的原因,從而引起了後面的一系列的變化。

壽祺這個時候恍然大悟,原來她的存在是這麼的重要,至少四哥提前當了皇帝,而且後面已經是徹底改變了。

康熙的聖命出來了以後,驚呆的人不少,其中烏拉那拉氏只有一個想法,皇上竟然能退位了,四爺當了皇帝,這可是提前了將近十年啊!

弘曆已經徹底沒有了想法,就是有又能如何,他現在還是一個小孩,什麼也做不了,而且他現在的身份又能做些什麼?

就算他有十全武功,可沒有了天生的平臺,還是一樣施展不開,原來上一輩子我最要感激的是我天生命好。

弘曆到了現在終於明白了這一點。

有人驚呆就有人高興,尤其是富察家,所有的人都明白富察家這是要起來了,想想看啊,活佛可是說過的,皇上以後也就是皇后一個人,宮中連其他的妃嬪都沒有,好在幾個阿哥要相繼長大了,現在就要開始跑門路,到時候自家也好出一個皇子福晉啊!

在這上面,相信未來的皇后說話是很有分量的。

瓜爾佳氏一家,覺得老天真的是在給他們家開玩笑,原來嫁出去了一個太子妃,現在本來以爲是皇孫福晉,可姑娘還沒有出門呢,姑爺先升職了,作爲新皇的嫡長子不用問了,肯定是鐵板的太子了,這次的兄弟相爭至少比現在的阿哥們好看的明白一點,畢竟他們都是皇后親生的。

實際上這個時候,所有的人都覺得未來的皇后真的是太好了,因爲她後面的幾個兒子都是多胞胎,最小的龍鳳胎年齡還小,這樣對於大阿哥來講,他的位子就是很穩當的,也就避免了大家的站隊行爲,這可是大好事呀!

如果說其他人是驚訝,高興,那麼德妃烏雅氏只有生氣了。

她當時聽到了康熙的旨意之後,就算是驚訝,可也有一份欣喜在,畢竟新皇可是她的兒子,那麼她就是未來的聖母皇太后了。

宜妃等人當天都過來給她恭喜,可還沒有高興一天呢,皇上就給胤禛改了玉牒,同時冊封了皇貴妃爲皇后,這等於是憑空給了她一巴掌,可德妃能反對嗎,在康熙面前,她也沒有這個膽子。

聽着其他妃嬪的嘲笑聲音,德妃差點一口血給吐了出來。

爲什麼皇上要這麼對待她?

只不過德妃就是再怎麼不服氣,也是無濟於事的了。

至於其他的阿哥也沒有了爭論,皇阿瑪明顯是拿定了主意,他們還沒有競爭呢,這個戰爭就已經結束了,有皇阿瑪坐鎮在身後,四哥就是一夫一妻又能怎麼樣。

胤禩聯想着這些年來,皇阿瑪一直都讓自己和四哥聯合辦差,以前還納悶這是爲什麼?

現在胤禩算是徹底明白了,簡單啊,這是因爲皇阿瑪早就選中了四哥,就是爲了混淆視聽的,在想想四哥的隱私是由皇阿瑪自己說出來的,那也是爲了讓諸人認爲四哥已經不在繼承人之列了,畢竟沒有皇帝是這樣的。

可現在看來,這也是皇阿瑪的高招,因爲經過了幾年,所有人都適應了四哥這樣。反對的人也就少了很多,時間的力量,原來也可以這麼用。

“皇阿瑪,到底還有什麼不再您的算計當中呢,爲了四哥,您真的是費盡心思,怪不得四哥一個請求,大哥和二哥就出來了,因爲有了四哥的人情,大哥和二哥肯定似乎感激萬分的,這樣朝廷也就穩健多了。”

胤禩越想越覺得皇阿瑪高深莫測,他原本以爲和康熙之間的差距就是有,也不會大,現在才明白,兩人之間那是天差地遠了,有了皇阿瑪在後面支撐着,就是有反對的聲音,也都會消失的。

“老九,有皇阿瑪的支持,咱們所有的心思都放下吧!”

胤禩將他想到的給胤禟說了一遍,胤禟一聽,也徹底的明白了他們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偃旗息鼓。

“老九,咱們只要好好的,有皇阿瑪在,四哥也不能對咱們兄弟怎麼樣,不然他這個皇位皇阿瑪能給,自然也能收。”

如果是常理,胤禩想的還真的是沒有錯,奈何胤禛真的不會對他們怎麼樣,相反他們都會得到重用,只不過他們不要喊累就成。

因爲胤禛從回到府上開始,就已經列出了他要做的若干事宜,兄弟們肯定是要用的,僅僅這些肯定不夠,他對於這些侄子早就打上了主意,現在看樣子還是計劃的少,所以弘晝的任務重了,要趕緊拉攏,要用他所有的抽風精神出來,保證就算他的兄弟們反對,也要讓他的這些侄子跟着弘晝跑。

當然了弘晝一定是要聽他這個皇阿瑪的。

弘晝悲催的領着任務下去了,他本來以爲還有十年時間的,雖然任務不少,好在時間充裕,可現在只有一下子就縮短了一半以上,這不是要徹底的壓倒他的小身板嗎?

要知道他現在才十三歲,不對還在十二歲呢!

只不過弘晝看着他皇阿瑪那一如既往的冷臉,就是有多少話也都不敢說出來了。

很快一個月的時間就到了,胤禛在所有人的眼光當中順利完成了登基。

從而也開始了大清一個新的起點。

……

五年後。

悠閒的康熙在暢春園,他現在覺得當初的讓位確實是正確的,皇位的繼承人也是挑對了,只不過他後來也看出來了胤禛私下原來已經做了那麼多,只不過四四從來沒有插手過軍隊,對於這一點康熙是滿意的。

胤禛繼位沒有幾個月,工部當中就有很多人被替換掉,然後就有一項讓人震驚的發明問世了,宮中以後的夜晚那是如同白晝一樣,經過康熙五十二年這一年的努力,終於燈泡可以量產了。

而這些終於讓康熙覺察到了一些,他第一次想要聽聽胤禛真正的想法,已經是雍正皇帝的胤禛頭一次將他所有的想法都告訴了他的皇阿瑪,因爲胤禛知道他要改革,那麼一定要得到康熙的支持。

康熙雖然對於西學知道的不少,可更多的是對於儒學的研究,胤禛最後狠了狠心,將他所有的經歷說了一遍。

也就是說胤禛非常老實交代了他的身份。

“皇阿瑪,兒子以下要說的事情,您可能認爲是兒子在胡說,可兒子以祖宗的身份保證,兒子說的都是真的。”

看着自己的四兒子以前所未有的態度向他說着,康熙也不由得注意了起來。

“老四,你說吧,朕聽着呢!”

胤禛於是從自己上一世開始說起,從他當了皇帝一直到大清後面,甚至是說到了現代。

這個中間隨着胤禛的訴說,康熙的臉色變了又變,可從來都沒有打斷過。

“老四,你是說你是帶着記憶重生的,那麼前些年你的表現怎麼會?”

康熙肯定是有疑問的。

“皇阿瑪兒子在等候的那百年當中欠了一個人好大的情誼,結果我在六歲的時候不知道爲什麼就忘掉了一切,等我完全想起來的時候已經是康熙四十一年了。”

康熙點點頭,難怪胤禛從小就表現的不太一樣。

康熙不認爲胤禛說的是謊話,很簡單,因爲胤禛處理朝政,還有很多手段都不是朝臣那個位子能想到的,就是他現在當了皇帝,沒有個幾年的摸索也不會有這樣的體會,而胤禛明顯是駕輕就熟,甚至於知道很多人的脾氣秉性,這讓康熙相信了他的說法。

從而也就證明了一點,爲什麼胤禛會關注這些工匠,爲什麼會注重西洋?

想想後面的大清,康熙突然覺得自己的傳位是多麼的正確,他也能理解原來胤禛不告訴他事情的真相,畢竟很難讓人相信。

“你是說朕當初是在位六十一年,也就是說朕還有十年不到的壽命了?”

“皇阿瑪,兒子在返回之前曾經得到了一點東西,這些都已經讓皇額娘和您服用了,皇額娘當年早喪,如今這些年活的好好的,就是八妹妹也一樣,只不過八妹的身份……”

“壽祺怎麼了?”

胤禛想了想,還是將壽祺的身份說了出來,畢竟在他看來除了蘭庭的事情沒有什麼是可以隱瞞康熙的。

不僅僅是壽祺,他連同弘晝還有烏拉那拉氏以及弘曆的事情都說了出來,所以說四四在一定的程度上面也是老實孩子,這還是真的沒有說錯。

“壽祺是從三百多年以後來的,而其他這幾個居然跟你一樣都是重生的,老四你沒有說錯?”

康熙不敢相信,胤禛最後想了一個辦法證明,那就是胤禛直接找到了壽祺攤牌,結果康熙在後面傾聽。

當壽祺被胤禛識破,而四四說出了她是重生的時候,壽祺第一個說的是,原來四哥你是那個當了十三年皇帝,最後累死的雍正,壽祺這個時候才恍然大悟,原來不是她的蝴蝶有多麼的給力,而是本來四四的力量就比較大。

胤禛追問了壽祺幾句,壽祺表示,她當然是希望大清強大的,而且希望不要在走老路了,免得最後弄的陵寢都不保的結果,那就太糟糕了。

壽祺和胤禛的話,讓康熙徹底的相信了四四,所以有了康熙的絕對支持,這五年當中取得的變化讓所有的人都瞠目結舌。

因爲變化太快了,鋼鐵有了,雖然沒有現代的水平,也能趕得上清末了,而且經過十多年的研究,第一條北京通往天津的鐵路已經通車,這兩地本來就比較近,現在更是聯繫緊密了。

從而鐵路的修建也開始提上了日程。

種種的新興科技,因爲電力的使用,讓康熙真的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電話雖然還沒有發明出來,可是電報已經有了,這樣一來,至少地方和中央的聯繫那是大大的增加了。

在康熙年間,溫飽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而這五年當中,隨着科技的發展,一些有利於民衆的發明在不斷的被創造出來,四四也在大力的推廣商業,國庫的收入是一天比一天高。

三年前,大清銀行開始籌備,一年前,正式對外開張,可以完成全國的通存通兌,同時改革鑄幣,逐漸的用金元、銀元的形式取代了,這樣幾年下來,原本的火耗就自然的被取消了。

五年下來,市面上已經流通的都是大清通寶之類的金元,就這一鑄幣行爲讓國庫收益超過千萬兩,當然了這些負責的是胤禟,一個鑄幣、一個銀行、還有所有的商業領域,胤禛就是畫個大餅出來,最後都是讓胤禟去完成,四四到時候只做檢查。

胤禟從來都是認爲他和四四不對付,現在更是這麼認爲了,因爲他快要累死了,而宜妃等都認爲老九這是得到了新皇的看重。

而康熙在理解了老四所有的想法之後,就明白了他的這些個兒子最後只有被胤禛操勞的份了,大家能得到重用,康熙覺得很好,其他的人也很滿意。

老八和胤礽作爲總理朝政的兩位王爺,胤禩如果以前還有和胤禛競爭的想法,現在也沒有了,四哥的天才主意太多,他只負責去計劃,剩下的都要他們來完成,如今四哥是能用上的兄弟都用上了,就是五哥、七哥還有十二弟這些以前明顯不參與任何事情的也都被拉上了,總之活永遠是忙不完,當然了四哥自己的事情也不少。

如果只是兄弟也就罷了,胤禟覺得他也就認命了,可是他纔看到他的幾個已經年滿十五歲的侄子被弘晝這小子忽悠的給四哥去賣命,他還在那裡嘿嘿直笑,結果很快就發現他自己的兒子早已經寫下了保證書了,等到畢業了,就會去效力的。

這讓胤禟什麼想法都沒有了,老四你好狠啊,我的兒子你是一個都不放過,算了算現在所有的侄子,好像是都有了安排,這五年當中,多了很多部門,需要乾的事情太多,所有的皇室中人都要去老四安排的一個地方培訓,少了是三個月,多了就是幾年。

他們這幾個皇上的兄弟都去過了,才明白原來世界之大,才發現原來科技的力量是這麼的驚人。

所以胤禟看着是嘴上不服氣胤禛,實際上他也明白換成是其他人,他們兄弟都不會有這樣的機會,胤禟天生對於商業就有天賦,而這一點當時可是被康熙批判是與民爭利,結果沒有想到在四哥這裡,胤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用。

胤禟雖然是一邊罵,可幹起活來,他比其他人都賣力。

這是因爲胤禛給了他足夠的尊重,當然了在這之前,四四是跟胤禟好好的深談了一次。

如果說大家對這五年的變化已經覺得有點讓人目不暇給的話,那麼接下來的五年就更不用說了。

十年下來,大清可以說是用日新月異來形容,有了胤禛前面十年的準備,後面五年的祭奠,所有的爆發都在這五年當中顯現了出來。

鐵路經過了這些年的修建,南北已經貫通,至於東西,至少已經可以通到蘭州了,雖然還不能形成全國的每個省府都能貫通,可已經有一多半都已經有鐵路相連,這樣一來,整個大清的血脈就得以暢通了,而且電話也研製了出來,火車還是以蒸汽方面的爲主,胤禛最大的用處就是知道這些都是怎麼創造出來的,不用走任何的彎路,這樣就節省了太多研究的時間了。

可就是這樣,胤禛能達到今天的程度也是用了整整二十年才做到的。

想想看看,前世這個時候,他也已經是皇帝了,可那個時候,留給他的大清,情況跟現在相比,那是差的太遠了。

後面的這五年當中,商稅逐漸上升,國庫的整個收入早已經翻了幾番,可就是這樣,每年還是以兩成以上的速度在遞增着,這讓所有的人都不敢相信。

胤禛卻相信這只是一個開始,因爲胤禛曾經在現代看到過一個數據,西洋那邊自從第一次科技革命以後,幾十年所產生的國民生產總值比得上原來千年的效果,大清這邊,胤禛相信也一樣,因爲他這上百年也不是白乾的,四四原來在清末、民國對於這些技術也曾經感興趣過,不然也不可能指導多門不同的人,雖然胤禛不能自己製造出來,可不妨礙他能讓其他的人跟着他一起前行。

有了技術方面的保證,胤禛可以肯定一點,那就是一個行業起來了以後,必然會帶動其他的行業,比如說織造方面,比如說運輸問題解決了,那麼很多的行業就能爆發出力量來。

要相信民衆的力量,他們萬衆一心的爆發力是無窮的,胤禛自己可是親眼看到了那一幕。

康熙對於胤禛所有的行動都是支持的,這一點讓胤禛滿心感動,前世的時候他實行了那麼多的新政,除了老十三沒有人能聽他說些什麼,最後呢,豐盈了國庫,胤禛自己呢,不僅僅是勞累而死,最後還得到了若干的罵名。

今生好了,皇阿瑪一直都在支持着他,蘭庭也在身邊,老十三如同前世一樣,站在自己的這一邊,還有老六,他這些年身體算是康復了許多。

老六一直都是自己這邊的,德妃今生最疼的反而是胤祚了,至於老十四,因爲胤禛從回覆記憶以後就開始拉攏,結果老十四義無反顧的在自己哥哥這邊效力。

今生在政事方面,二哥和八弟都能幫着胤禛,胤禛就不想耽誤胤祥了。

因爲胤禛一直都知道,胤祥一生當中最大的願望就是跟能當大將軍,而不是困守在京城當中,老十四也一樣,只不過老十四前世無論如何是完成了他的這個夢想了,而十三呢,卻沒有。

所以今生胤禛希望自己的十三弟也能英姿颯爽的去做他的將軍,只不過蒙古這邊已經被四四連同老八連拉帶打弄的差不多了,這哥兩呢,聽到了四四的想法之後,跟在大阿哥的後面開始練起了水軍,而且他們也發現了皇上手中有一些相當不錯的人,就是胤禛培養的特種部隊。

經過了這五年的培養,胤禛手上這樣的人也不過纔有一千人,而十三十四的眼光極好,他們一上來就要走了一半,弄得胤禛心疼不已,不過看在這兩個弟弟的份上,也就咬牙答應了。

軍事上、政事上,胤禛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在人才儲備方面四四也不敢馬虎,這是關係到今後發展的大事,所以胤禛一登基,就下令給了十年的時間來改造科舉,當時四四就下詔八股十年後正式取消,在這十年當中,八股取士和四四所規定的科目的取士同樣都在進行着,就是爲了給所有的人一個適應的時間。

科舉就是一根大棒,他指揮到了哪裡,學生就學到哪裡,當然了士子們肯定是要有意見的,只不過這個時候康熙出面絕對支持胤禛,這是四四登基那一年面對的最大困難,當時還有一些暗中勢力再挑撥,只不過都被壓了下來。

當時胤禩也想有所動作,畢竟士林不是那麼好得罪的,可是胤禛找上了胤禩,用了救命之恩的說法,讓胤禩免了行動,結果這以後呢,胤禩就再也沒有機會了。因爲很簡單,從第二年開始,胤禛的改革就逐漸的深入起來,大清的變化所有的人都能看在眼裡,等到五年的時候,胤禛已經是百姓心中的明君了。

現在十年到了,所以今年的科舉是全新的形勢,同時胤禛也明白隨着部分的設立,官員的數量肯定是要增加的,這些年當中也設立了不少的專門學校,水利方面的、財政方面等等。這十年當中,因爲財政的增加,胤禛開始在一部分省實行了三年的免費教育,這讓胤禛的名聲更好了許多。

關於八旗的改革,胤禛的海外生意讓所有的旗人都有興趣,可是要加入也成,必須放棄原本享有的旗人待遇,八旗是滿洲的根本,這一點胤禛也是知道的,可是如果旗人不斷擴大,全部都要由政府養着,總有一天是不成的,所以每家現在開始只能養一個,同時皇帝開始交稅了。

皇帝名下的皇莊還有很多方面都開始收稅,也規定了臣子們免稅的田畝數,士子當中也免除了相當的一部分特權,這些都是在後面五年開始完成的,因爲有了前面五年的積累,胤禛纔敢做這樣大刀闊斧的行動,康熙知道這些都是爲了大清着想,也點頭同意了。

皇室當中的所有阿哥們也是被胤禛一樣說服,有了他們的同意,這些行動起來就容易的多了,至於頭髮方面,胤禛放開了,願意留頭的就留頭,願意剃髮他也不干涉。

不過只有一條,凡是家中有妻子女兒裹小腳的,一概不錄用,就是升官也先選用其他人。

這一點胤禛是在暗中進行的,雖然沒有明說,可是底下的風聲卻是人人都聽說了。

沒有人不讓你裹腳,只不過你家要是有人裹腳了,肯定會影響家族中人的仕途,結果不到五年的時間,好像裹腳的風氣就得到了遏制,而這個時候四四又發佈了一道命令,八大胡同中人是一定要裹腳的,然後又是五年下來,裹腳已經和賤籍聯繫到了一起,這樣是徹底的改變了風氣。

至少城市當中已經沒有人在會裹腳了,鄉村方面,胤禛也開始讓人宣傳,逐漸的讓所有的人都改變了看法。

對於科舉方面,凡是從事於水利等需要專業性強的官職,這些官員一定要進去進修的,爲了讓士子們收心,科舉也變成了兩年一考,同時分了若干的科目,十年下來,這些改革已經深入了人心。

ωwш ☢тt kān ☢C○

胤禛很明白,事情有的時候不能着急去做,經過了十年的努力,胤禛終於能說一句話了,那就是大清現在有足夠的力量開始走出去,他也可以實現對於幾個兄弟的承諾了,他們可以在大清之外得到他們想要的,前提只有一個他們本人必須在大清辛苦三十年。

侄子當中倒是可以有人去開拓。這是胤禛想了半天,最後才答應的,只不過侄子當中每家最多也只一個。

本來胤禩等人聽到了還真的是很高興,因爲他們現在也不是以前對大清之外一無所知了,至少他們明白大清外面的天地大着呢,他們這些兄弟有了大清的支持,肯定能混的不差,結果後面的一句話,讓胤禩差點沒跟老四幹起來,三十年的時間下來,他們都老了,誰知道還有沒有時間去爭去搶了。

胤禟更是跳腳,好在最後胤禛是同意了讓一個成年的兒子可以前去,就這樣胤禛都心疼了半天,畢竟成年的侄子可是能夠得到大用的,當然了既然侄子出去了,胤禛也不在心疼,直接把自己的老二老三老四這三胞胎一起派出去了,反正他們也是挺能鬧騰的,還是去折騰外面吧!、

而且現在研究出了蒸汽機,同時還是有一部分電力幫助,遠洋的能力那是大大的加強了,胤禛所有的兄弟都被他封王了。

關於火器的研究,大清這邊在胤禛當上皇帝之後,終於可以全力開發了,結果十年下來,已經可以達到了民國的水平,這是遠遠的超過了西洋那邊,所以現在走出去,大清是有實力,有能力,也被培養出了野心。

胤禛爲什麼規定了兄弟們必須要效勞三十年呢,不要擔心他們時間不夠,有了靈液的支持,他們的身體好着呢!

其他人都覺得這個時間實在是太長了一點。弘晝是理解,不過他不能說出來。

康熙倒是挺明白爲什麼是三十年,可他也不願意說,看着這些個兒子被重用,兄弟和睦,康熙這個高興啊!

不就是三十年嗎?不算什麼。要知道前世的四四可是辛苦了十三年,估計他不僅僅是翻了過來,同時也是把賬給記了下來,這孩子,怎麼小心眼就是不改呢!

大清的徹底的變了,讀書的人也在增多。人們的需要也得到了滿足,胤禛帶着蘭庭站在這紫禁之巔。

“庭兒,我原來就說過,一定要讓大清變化,中國不會走上老路的,現在這些朕都能說一句,朕做到了。”胤禛看着腳下的大地,很自豪的說道,他自認爲重生以來他想要做的,雖然不能說都已經做完了,可是最難的都已經做到了。

蘭庭從來都沒有想過,短短的十年時間,胤禛能取得這麼好的成績,這些年他看着不辛苦,蘭庭卻知道他比誰都要累,如果不是有空間的十倍時間能讓胤禛得到充分的休息,能有充足的時間來思考,有靈液的幫助的話,胤禛的身體可能早就會有問題了。

現在好了,一切都上了軌道,胤禛就能輕鬆的多了。而且弘暉也大了,他需要多歷練歷練,這些年當中,弘暉成長了太多,已經超過了胤禛對他的希望,現在只要經過磨練,相信弘暉會是合格的接班人。所以四四目前可以稍稍的休息休息,只要他坐鎮旁觀,看着兒子行動就成了。

“庭兒,你放心,再有十年,我就能帶着你去遊歷整個山河,不僅僅是大清的,還有其他國家的,這個我一定能做的到。”胤禛對着蘭庭鄭重許諾道。

“胤禛,我相信你!”

蘭庭對於四四永遠都是信任的,至少到目前爲主,胤禛從來沒有辜負過蘭庭對他的期望。雖然她也需要能到胤禛老年才能得到胤禛全部的關注,可在蘭庭看來,這是值得的,因爲她今生從一開始就得到今生胤禛的所有,而不是得到了什麼一半的胤禛,蘭庭沒有替胤禛養過其他的兒子,也沒有暗中修煉到了某種程度,結果還不能對付誰。

蘭庭不需要去做這些,不僅僅是她在當福晉的時候,就是當了皇后,也是絕對的一夫一妻,胤禛的宮中,那是真的乾淨,可以說蘭庭能得到的一切,已經是一個穿越女能做到的極致了。

所以,蘭庭這一生活的滿意,活的不悔!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