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清穿之坐享其成 > 清穿之坐享其成 > 

268 v章

268 v章

268v章

于成龍看着自己費了不少心力寫出來的奏摺,很滿意。

天色已晚,于成龍一個人在書房當中,打開窗戶,眺望開去,一縷月光傾潑下來。

于成龍在獨自思考着。

“我能以心照明月,這兩本奏摺上去,必定要引起天下轟動,可是如今的我命早已經不屬於自身了,皇上對我恩重如山,我欠了天下萬民那麼多,只能今生以此身想報了。不管是誰讓我想到的這個方面,我都要感謝他,因爲這能讓官員對百姓的逼迫減輕,也能讓我的心理好受一點。”

老於同志雖然一向是清廉如水,可他也不是完全的書呆子,知道士林的分量,更加明白他這兩個摺子的重要性。

可他仍然是義無反顧了。

如果說換成是他沒有扒掉堤壩,讓洪水將萬千百姓的家園淹沒的話,可能于成龍就是想到了也不會上奏。

畢竟他也是士林的一份子。

可是自從他待罪以來,整個人就變了,不敢說是無慾無求,反正他求的不再是清名,而是希望能讓因爲他喪命的衆多百姓得到安息,他現在是完全拋棄了自己這個小家,全心全意的爲國家着想。

“當差不好辦,不過讓他們去給更多的蒙童之類的教書,這是聖人之道,如果有人反對的話,那他就不配成爲士林中的一員。老夫應該從哪裡做起的,京城當中肯定不缺先生了,京郊當中,將幾個休沐的日子湊一湊,老夫也去教書幾天,算是老夫的當差。”

于成龍現在是無欲則剛,所以他既然上了摺子,就表示他肯定會第一個做到。

所以第二天的大朝好看了。

康熙面不改色的看着于成龍的奏摺,仔細的聽着他所說的種種。

“于成龍啊!于成龍,朕本來以爲你的才幹也就這麼多了,沒有想到經歷了上次的劫難之後,幾年的沉浮你居然能做出這麼一翻文章來,火耗歸公、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有了鹽政和漕運增長的銀子打底,這到是可以做。可這完全是得罪了整個士林的政策啊!”

康熙心中也在幾番思考,可是他也明白,只要能實施,實際上對於整個大清來說是一件好事。

“皇上,聖人說過,有教無類,我們士林中人自然要做到這一點,當差,讀書人自然不能跟其他人一樣,天下的蒙童有那麼多,可以讓他們在就近的村落當中,用納糧的款項修建學堂,他們可以充當先生,從廩生到舉人到進士,不需要佔用每個人多少時間,根據品級可以定下當差的時間,納糧的款項不僅僅可以修建學堂,還可以幫助鰥寡孤獨,這也是德政一件,臣以爲如果有人反對的話,那麼他一定是士林當中的敗類。”

得了,老於同志也學會腹黑了。

四四一聽,暗中豎起了大拇指,“前世朕怎麼就沒有想過當差的分別呢,所有的人都認爲是要修橋補路之類的,完全可以開闢一個新的行業嘛,讀書人愛面子,給他們面子也就是了腹黑狂女:傾城召喚師全文閱讀。”

這說起來跟四四和老於同志所處的地位有關。

胤禛那個時候是皇帝,自然一切都是從皇上這個角度去想。

而於成龍本來就是士林當中的一員,他就是再爲百姓考慮,本身應有的驕傲是少不了的,所以既然胤禛已經讓他把當差往教書這方面去想,那麼只要思路一打開,于成龍自然可以做出一篇錦繡文章出來。

本來所有的朝臣聽了以後,臉色都是灰白灰白的,一個個都在心裡暗罵,你這個于成龍,你是吃飽了撐的,怎麼什麼閒事你都要管啊!

鹽政、漕運,該得罪的你都得罪了,現在可好,你後面覺得原來得罪的不夠,整個讀書人你都要槓上,這次我看你要怎麼說。

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于成龍所說的當差,指的是這個。

結果原來太子太傅王大人,此人一向忠直,走上前對康熙說道。

“皇上,於大人所言甚是,如果這樣一來,可以爲你大清培養更多的人才,也是我們士林中人願意做的。老臣不才,願意在於大人之後,納糧當差。”

這位王大人,叫王掞,是明朝首輔王錫爵曾孫,康熙九年進士,一直教導胤礽,很受康熙的看重。

而且在士林當中的影響很大,他這麼一帶頭,漢人當中的大臣也只能一個個的贊成。

本來康熙還在猶豫呢,結果這麼一看,這事情本來就是漢人那一關最難過,現在看看漢人當中,就連在朝的孔家人都同意了,康熙怎麼可能反對。

大筆一揮,同意了。

至於火耗歸公,反正是一個摺子上面的,那麼也就一道批准了。

于成龍本來是寫成了兩個摺子的,結果後來一想,這兩個事情都不小,相比而言,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影響更大,既然肯定會引起風波,乾脆一個摺子得了。

于成龍自己都沒有想到,後面的事情居然都圍繞着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來,而最後皇上應允了以後,康熙趁着人還沒有反應過來就宣佈下朝了。

結果等到康熙走了,纔有人想起來,不對啊,就算是同意了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可是火耗歸公呢,這還沒有議呢,就被批准了。

這不等於,原來的火耗政策直接廢除了嗎?

有的人還想找康熙再去說,可是一想,剛剛的那份摺子可是所有的漢人重臣一起同意的,皇上的話是金口玉言,難道還能出爾反爾,所以他們也只能是不了了之了。

胤禛出了大殿,心裡正高興呢,覺得這個事情就算是現在的他來做,都不可能有于成龍這樣的效果,畢竟老於同志的名聲好,他又是漢人當中的代表,自己出自皇室,肯定不合適。

不過好在是皇阿瑪當政期間實行,估計這一次這份差事交給自己和老八的可能性最高,想起前世胤禩一個勁的反對,現在卻必須全心全意的辦差,胤禛的嘴角就翹了起來。

這邊胤禛心裡真是樂開了花呢,結果就聽到李德全過來傳旨,讓四阿哥和八阿哥到乾清宮去一趟。

胤禛一聽,就知道,他盼着的事情來了。

而胤禩呢,就有點愁眉苦臉了,怎麼這樣的事情又要輪到他了。

八爺黨真的沒有剩下多少人了,皇阿瑪!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