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清貴名媛 > 清貴名媛 > 

第二百零四章 蘇州

第二百零四章 蘇州

大船就是好,寬敞明亮不顛簸,孩子們可以在船艙中瘋跑或是捉迷藏,踢毽子。仔細想想,原來的小船憋悶的難受,再幹淨也是黴味遍佈,好似隨時可以令人窒息,難過的很。麗姐兒看着幾個在遊戲中享受到歡快而尖叫,大笑的弟弟們,不自覺地笑,也放下手中繡了一半的香囊,和弟弟們玩兒起來。船行的穩當,在船上做點針線並不難,實在無聊,麗姐兒就學着丹桂動手繡點什麼打發時間。

雪兒和冰兒每到小主子們熱鬧玩笑的時候,總是搬過小杌子坐在船艙的門口處。原因無它,這船再好,也不能懈怠疏忽了讓小主子去甲板上,那裡可不是鬧着玩的。出了差錯,她們兩個的性命可都賠不了。

“好了,好了,都過來歇歇,吃點點心。”林氏既怕孩子們玩的太兇體力不濟,又覺得孩子們在面前不停地轉圈,心慌意亂。

麗姐兒聽了林氏的話連忙把幾個意猶未盡的弟弟拉過來一起湊到林氏那裡,丫鬟婆子們就端盆打水跟着林氏一起把幾個孩子給梳洗乾淨。一番折騰之後就是孩子們乖乖地圍坐在桌子旁吃玫瑰餅,芝麻糖,核桃酥,紫藤花糕。

“晌午想吃什麼?”停靠天津港的那一次,林氏吩咐下人才買了不少新鮮食材,都是以防在船上久了,吃不舒坦的。

“油燜春筍!”喜哥兒最先開口,他的口味和林氏很像,喜歡清淡的素食。

“醬肘子!”樂哥兒口味相對喜哥兒稍重。

“我還想吃魚,怎麼做都好。”歡哥兒永遠都吃不膩魚,想來將來會很聰明。

麗姐兒對於幾個弟弟一番內心打量,最後對着林氏道:“剁椒蒸雞。”麗姐兒一直都喜歡吃辣,也一直喜歡吃飛禽。兩世不變,奇妙的統一。

“要不要再加一道蛋包飯?”丹桂在一旁補充。

不得不說丹桂的提醒很好,幾個孩子都欣然贊同,臉上綻開的驚喜可不是裝的。這道在大山中麗姐兒閒着無聊與趙家的說起的菜餚,可是很受徐家人歡迎的,哪怕是到了京都,家中也會隔三岔五地做一兩次,算是回味。只不過徐老太爺在原有蛋包飯的基礎上又作了些改良,使得這道菜更加大氣,不像是稍顯簡陋的小吃。反而更像是燕翅席上的主食,很上檔次。

“祖父那邊說了午膳要用什麼嗎?”林氏問丹桂。

“剛剛來福過來說了,只撿時鮮的做幾道小菜即可。用不着多精緻,能吃飽就好。”丹桂道。

“那就照着樣子做兩份。”不得不說,四個孩子點的幾道菜是很全面的,雞魚肉菜樣樣都有。

果然午膳是吃的盡興,不管是老人還是孩子。都吃的歡快,誰也沒剩飯,誰也沒挑食。林氏見了,很是歡喜。

麗姐兒是在午膳過後,太陽高懸的正午時分帶着雪兒踏上甲板,遙望四周的。許是換了船的緣故。麗姐兒總覺得水面離得很遠,水腥味也不那麼濃重。有的只是刺眼的光灑落一片河面,波光粼粼。讓人錯覺那是一片珍寶,閃動着誘惑人的姿態,搖搖晃晃總不停歇。河風很大,把麗姐兒的碎髮吹的格外零亂,她眯着眼睛看着遠處的山。近處的水,只覺得不由自主。好像一隻被人牽着線的風箏。

陸啓在天津衛時,是幫着徐家一行弄了兩條官船,麗姐兒遙遙望去,另一艘就在對面,由於裝滿了行李吃水頗深。

“到底是官船,就是不一樣,以往要兩艘船才能裝的下的行李,現下只要一船半還有餘地。”雪兒很是驚歎,她的頭髮也被大風吹的零碎。麗姐兒看她的樣子,對於自己的髮型狀況有了幾分瞭解。

不怪雪兒如此,就是見識過現代化高科技的麗姐兒也感嘆古代人的智慧和勤勞。在這個時代,造這樣的大船,結合美觀與實用於一體,相對於後世的工業技藝,這絕對就是時代的奇蹟。

“到底是舅爺,有功名的爺就是有本事。”雪兒繼續感嘆。

這年頭,讀書考出功名就是成功人士,士農工商,讀書人排在首位,在衆人眼中自然是天之驕子,高人一等。麗姐兒對於雪兒的感嘆沒說什麼,只覺得舅舅沒有死讀書,懂得人情往來,爲人還不算迂腐,這是個好現象。

看過了風景,麗姐兒頓感睏倦,她帶着雪兒回了船艙,看見幾個弟弟也正準備着午睡。要說麗姐兒覺得這世最好的是什麼,那絕對就是精緻的米蟲生活。即便是在大山裡,麗姐兒也照舊沒吃什麼苦頭,吃穿用度,哪一樣都沒少了她的。

雪兒連忙幫麗姐兒打散了頭髮,換了衣裳,麗姐兒脫鞋並排與幾個弟弟一起躺着,閉着眼睛醞釀睡意。麗姐兒原本以爲三個弟弟還要鬧一陣子纔會睡的,卻沒想到幾個小傢伙都沾了枕頭就睡,想來是玩的累了。漸漸地麗姐兒思緒漸漸模糊,也沉沉睡去。

林氏看着四個孩子都呼吸輕淺,摸摸這個頭,親親那個臉,對着一旁的丹桂道:“我這輩子可能就這幾個寶貝了,雖不奢望他們個個封侯拜相,卻也指望着他們將來都有個安生日子過,不愁吃穿,凡事無憂。”

“夫人可是想的遠了,哥兒姐兒一看就是有福氣的,將來哪裡會過不好呢。再說爺生了官,外放也是富庶之地,想來山高皇帝遠,也算是日子逍遙了。再不濟也還有老太爺在,哪裡就能像前些年提心吊膽的。您只管放寬心,好好將養,安安生生再懷個哥兒,豈不是皆大歡喜。”丹桂在離京之前,可是得了趙嬤嬤和母親陳家的真傳,各方面都非同以往,尤其是勸人的功夫,不再是昔日吳下阿蒙了。

“哪裡就能那麼順當了,怎麼都是壞了身子。”林氏一手捂着小腹,神色黯然。

“那楊神醫可不是尋常人,想來按着他的飲食禁忌單子,小心些,必定會有好消息的。再說了當年生麗姐兒時不也是傷了身子,將養了幾年,不照樣又有了兩個少爺。”丹桂哪裡不知道林氏又想起了年前掉了的孩子,她現如今也只能勸慰。

林氏點點頭,對丹桂說的話不置可否。當年生女兒時,傷了身子,將養了幾年,沒什麼神醫診治也照樣又有了喜哥兒和樂哥兒。林氏又重新打起精神,對着丹桂道:“你再把楊神醫寫的單子拿出來我看看。”

雖說那單子林氏都能倒背如流了,可她總是不放心,總要再看個幾遍才能安心。丹桂哪裡不知道林氏的心思,高高興興的連忙翻了箱子找了出來給林氏。只要還沒死心,還想要孩子,有個事兒做做總比一天到晚胡思亂想強。

林氏看着神醫開得飲食單子,一遍又一遍,最後夾在平時經常看的《金剛痙中,這纔算鬆了口氣。

“等到了蘇州,安頓好了。我們去趟寺廟,我總想着要給小五再做場法事,可憐他都沒見過這世道。”小產總是林氏心裡的一絲隱痛,即便是她身子再弱,也從沒失過孩子,那絕對是個教訓,對家中衆人都是。

丹桂本想勸說兩句,可想到林氏自小產之後有事沒事的抄佛經,抄滿了一箱子都不停手就隱約猜到這些佛經是給小五超度的,也就沉默下來,沒再說什麼。總得讓林氏做點什麼,算是補償,了了心願,才能慢慢忘了。

自從在天津港口遇到了不大不小的麻煩,徐老太爺和林琅玕就謹慎了許多,只要是沒什麼必要,就一律不靠岸,白天夜裡在船上,誰也別上岸。幸好船大,孩子們鬧的沒有以前兇,有地方嬉戲,孩子們也就容易滿足。林氏對着孩子們也鬆了口氣,只盤算着船上的食材,怕孩子們吃不好。

這一路上也算是順風順水,大運河不那麼洶涌,下雨也是淅淅瀝瀝。不像那次渚江,傾盆大雨都能把船掀罰只是越往南走,天氣就越暖和,等近了江浙一帶,夾衣都穿不住了,只能找了夏衫出來,只防着早晚別涼着就好。

因爲快到蘇州了,麗姐兒和幾個孩子都興奮起來,不同於上次在江南蜻蜓點水一般的觀景,這回是要在蘇州常住。不論是誰,都有些忐忑或是激動。

望着高高大大的蘇州水陸城門-盤門,麗姐兒不禁咧嘴兒笑起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她這輩子確實有福氣。

還沒到城門口,林氏等人就看見了徐福一臉憨態的笑模樣,躬身抱拳站在一艘中小型烏篷船上,看臉色很是紅潤,想來江南的日子很好過。

“爺在府門前等着呢,主子們先隨小的坐船直接入城門就好。剩下的行李由下人們看顧,先用船運進城裡,再用車拉到府裡。”徐福一一給徐老太爺等人行禮之後,笑眯眯地道。

徐老太爺笑着答好,就率着衆人上了徐福準備好的烏篷船。烏篷船過於窄小,開始麗姐兒還有點不適應。幸好徐福帶着的是三五條,否則恐怕丹桂都坐不上去。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