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正在吃的興頭上的時候,花月樓突然走過來推推莊秋。
莊秋擡頭看去,只見圍牆外面有一個毛茸茸的小腦袋一直在來回晃悠,但是一直沒有走進來。
想也知道是誰了。
莊秋放下手裡的烤串,起身朝外面走去。
“小丫頭,晃悠什麼呢?”
出來之後,果然看到葉婉兒心事重重站在外面。
“莊秋哥哥!我那個……”
莊秋看着葉婉兒侷促的樣子,就知道這個小丫頭八成是爲下午王叔和劉瘸子的話而感到愧疚了。
莊秋淡淡一笑說道。
“吃飯了嗎?”
葉婉兒愣了一下,隨後搖搖頭。
莊秋立即牽起葉婉兒的手說道。
“來,正好我們在吃飯進來吃一點吧。”
說完,便不由分說的拉着葉婉兒走了進去。
“婉兒妹妹來了啊。”
進去的時候,花月樓正一手拿着串兒,另一手鉗制着粉嫩男,想要去奪男人手裡的吃的。
見到葉婉兒進來,花月樓走上前,將手裡的吃的塞給葉婉兒。
“來來,嚐嚐你莊秋哥哥的手藝。”
葉婉兒本來還很尷尬。
結果被兩人這麼一鬧,頓時臉上就有了笑意。
便坐了下來,開始吃起來。
莊秋吃了幾串之後,從屋裡端了幾杯茶出來。
“喝茶解膩,這可是名品,便宜你們了。”
花月樓一把奪過莊秋手裡的茶杯來,開口說道。
“這話小爺我就不愛聽了,什麼茶被我喝了那是他的榮幸。”
說完咕咚一口喝了下去。
隨後燙的直吐舌頭。
粉嫩男見花月樓的樣子,十分嫌棄的說道。
“給你還真的是糟蹋了,這茶是要品的,懂不懂啊。”
莊秋意外的擡頭看着男人說道。
“你還會品茶?”
男人呵呵一笑,淡定的說道。
“不會。”
“哈哈哈,真是笑死了,莊爺都被他們搞得無語了。”
“所以,品茶到底怎麼品,你們知道嗎?”
“這品茶的學問可多了去了,比鑑茶的學問都要深。”
“莊爺,你會嗎?給教教呢?以後我們也出去裝個比。”
“對啊,我感覺品茶這個東西學來之後的使用價值還高一點。”
莊秋拿起一杯茶,看向直播間。
“品茶,就是品評茶味;飲茶。這是一種較爲優雅和閒適的藝術享受。 明 楊慎 《和章水部沙坪茶歌》:“君作茶歌如作史,不獨品茶兼品士。” 柳亞子 《寄毛**延安》詩:“雲天倘許同憂國, 粵海難忘共品茶。””
“品茶講究審茶、觀茶、品茶三道程序。”
“審茶是指泡茶前要先審看茶葉,內行人一眼就能分出綠茶、紅茶、花茶、青茶(烏龍茶)、黃茶、白茶、黑茶等不同的種類來。”
“更講究的還可以分出“明前”、“ 雨前”、“龍井”、“雀舌”等。什麼茶用多高溫度的水,沏、衝、泡、煮方法各不相同。”
“哦,那我們是白費了,別說一眼看出來了,就是兩眼我也看不出來啊。”
“樓上的你真的高看你自己了,別說看出來了,就是聽你都沒聽說過黑茶是什麼東西。”
“是啊,在莊爺直播之前,我連茶葉有幾種品類我都不知道,更別說什麼一眼看出來了。”
“所以,這品茶,不是我們能幹的活兒啊。”
……
莊秋笑了笑,繼續說道。
“觀茶是看茶葉的形與色。茶葉一經沖泡後,形狀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幾乎會恢復茶葉原來的自然狀態,特別是一些名茶,嫩度高,芽葉成朵,在茶水中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有的則是芽頭肥壯,芽葉在茶水中上下沉浮,猶如旗槍林立。”
“另外茶湯此時也會隨着茶葉的運動而徐徐展色,逐漸由淺入深,由於茶的種類不同而形成綠色、黃色、紅色……此時此刻觀茶形賞茶色甚爲賞心悅目。”
“這小帥哥有點東西啊!”
一旁的粉嫩男頗爲欣賞的看着莊秋。
“品茶也是有很嚴格的要求的。泡好茶要有優質泡茶的水、有好的器皿和舒適的環境。硬件都有了,沒有好的軟件也是枉然,這個軟件就是泡茶的技巧。”
“這些東西都會影響茶葉的口感。”
“泡茶技巧分廣東潮汕功夫茶與福建閩南一帶爲代表的閩南功夫茶,閩南功夫茶因泡茶用具不同又分蓋杯功夫茶、紫砂功夫茶。”
“茶人有句口頭禪,叫做:“茶有各種茶,水有多種水,只有好茶、好水味才美。”古人對宜茶水品的論述頗多,說法也不完全一樣。”
“大概說起來,不過是一下幾種類型:強調擇水先擇“源”,:如唐代陸羽《茶經》中的“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明代陳眉公《試茶》詩中的“泉從石出情更洌,茶自峰生味更圓”,都認爲,宜茶水品的優劣,與水源的關係甚爲緊切。”
“二是強調水品在“活”。如北宋蘇東坡《汲江水煎茶》詩中的“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汲深情。大瓢貯朋歸春甕,小勺分江入夜鐺”。宋代唐庚《鬥茶記》中的“水不問江井,要之貴活”。等等這些,都說明宜茶水品貴在“活”。”
“三是強調這水味要“甘”。宜茶水品重在於“甜”。只有水“甘”,才能出“味”。”
“四是強調水質需“清”。宋代大興鬥茶之風,強調茶湯以白爲貴,這樣對水質的要求,更以清淨爲重,擇水重在“山泉之清者”。這就是說:宜茶用水需以“清”爲上。”
“一個水都有這麼多的要求啊。”
莊秋笑着說道。
“當然了,一樣的茶葉,不同的泡茶技巧,不同的水質,都會影響茶葉最終的口感。不過不僅僅是這些,甚至對承茶的器皿也是很有講究的。”
“俗話說:“水爲茶之母,壺是茶之父”。”
“要獲取一杯上好的香茗,需要做到茶、水、火、器四者相配,缺一不可。這是因爲飲茶器具,不僅是飲茶時不可缺少的一種盛器,具有實用性,而且飲茶器具還有助於提高茶葉的色、香、味,同時,一件高雅精美的茶具,本身還具有欣賞價值,富含藝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