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相聲凋零:一首大實話,山河震驚 > 相聲凋零:一首大實話,山河震驚 > 

第一百六十九章 上臺

第一百六十九章 上臺

簡簡單單一句商業機密,自然不太能糊弄國家臺的攝影師。

眼見這位攝影師大哥十分倔強地站在自己面前,就是不走。

一副你不告訴我我就在這兒站到地老天荒的模樣。

林清風認輸了。

他說:

“您扛這麼重機器也不累得慌,歇會兒吧?”

“得,您想知道,我可以給您透露一小點兒。”

“我們有個大計劃,但剛開始琢磨,等回頭排練好了,青雲社劇場等您。”

這話是說給鏡頭後面能看見的觀衆們聽的。

想了想,林清風又補充一句:

“外地朋友們也不要着急,貓牙上頭會放官方錄製版本的。”

攝影師看林清風這模樣,也知道自己大概是沒法從林清風嘴裡掏出更多東西了。

只好悻悻然放棄了自己的好奇心。

他的提問實際上並不算是導演的要求。

更多的是他自己想知道。

畢竟跟了三場比賽下來。

很難不被林清風圈粉。

要不是攝影師工作繁重,他指不定就去買票看現場了。

因此,對於林清風跟貓牙合作。

最高興的反而是這個攝影師。

能夠在工作結束以後,回到家裡,點開貓牙聽一場相聲。

真是能把一天的疲勞都忘光呀。

所以他才格外想知道,林清風下一步打算幹什麼。

可惜林清風真是一個守口如瓶的人。

也是因爲攝影師這一打岔,林清風跟于謙兩個都從投入的狀態裡脫離了出來。

兩個人就低着頭,在角落裡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了分角。

基本上兩個人也沒什麼大矛盾。

角色定下來以後,就是出本子。

本來這應該是難度最大的一條,畢竟雖然《西廂記》是傳統文化的大IP。

不管是京劇崑劇還是竹板書西河大鼓或者別的什麼。

都有相關的故事。

但是改成相聲劇的,還是開天闢地頭一回。

但是對於林清風而言,反而最簡單。

都是他從前就幹過的事情。

更何況有了系統之後,對他的記憶力是一個極大的提升。

可以說,林清風不管想要使什麼段子,腦子裡只需要一個念頭,詞就能明明白白地浮現出來。

但林清風不打算自己親自攢這個本子。

他把這個事情交給了郎鶴焱。

作爲對徒弟久別重逢之後的考驗。

畢竟當年那會兒,郎鶴焱可是主要演員。

他飾演女主,的母親。

以防萬一,林清風會在郎鶴焱寫完之後進行查漏補缺。

以及將之修改得更適合青雲社。

趁着還沒到他倆,林清風靠着牆壁閉上了眼。

就閉目養神的功夫,林清風把全本的相聲劇《大西廂》在腦海裡過了一遍。

順便還過了一遍全本太平歌詞的《大西廂》。

林清風打算下次貓牙再錄製,就帶着唱這個。

很快,工作人員過來提醒林清風跟于謙準備上臺。

林清風一邊走,一邊和于謙加油打氣:

“這一場,也辛苦您了。”

于謙擺手:

“甭說那個。”

——其實這也是被工作人員提醒的。

工作人員原話就是:

“別的演員從後臺上臺之前,都會互相加油打氣。”

“希望您二位也……”

“主要您二位在臺下的互動太少了,放在紀錄片裡不好看。”

兩個人就從善如流地開始改善自己。

至於到時候效果如何,就不是他們要考慮的事情了。

主持人清脆的聲音報幕:“接下來請您欣賞相聲,《賣吊票》,表演者,林清風、于謙。”

二人便款款行出。

照例鞠躬自我介紹不提。

底下有觀衆大喊:“林清風我愛你!”

林清風頭也不擡揮手:“我也愛你。”

于謙道:“好傢伙,您現在都有追求者了。”

這人其實也不是林清風安排的。

甚至她這一嗓子,讓林清風原本準備的入活包袱沒法用了。

這一段活兒的入活,跟《黃鶴樓》有點類似。

逗哏會自稱自己不是相聲演員,是唱京劇的,由此引出下文來。

好在林清風跟于謙兩個都不是省油的燈,臨場現掛也是一絕。

林清風面不改色就道:

“這位大姐我認識。”

于謙道:“哦?是您請來的托兒?”

林清風白他一眼:“我請託兒幹嘛呀?”

“這位,愛聽我唱戲,我每回演出,她都來看我。”

于謙納罕:“唱戲?您是個票友?”

林清風道:“票友幹嘛啊?”

他拍了拍自己的胸脯:“我,專業的,京劇演員!”

于謙便狐疑地看着他。

林清風后退一步,揚手衝觀衆打招呼: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謝謝各位!謝謝!謝謝~!”

于謙被他嚇了一跳:“怎麼了?你踩電門上了?”

林清風沒搭理他,猶自繼續:

“謝謝大家,謝謝大家,謝謝大家對我的鼓勵……我是著名的大個兒的京劇表演藝術家”

于謙便上下掃視了他一眼:“個兒是挺高的。”

林清風彷彿終於反應過來一樣:

“你不認識我啊?……完了,你完了,你這半輩子糟踐了”

于謙伸手攔他:

“誒,你停一停,停一停。”

“你老說自個兒是京劇表演藝術家,那你都唱的什麼戲啊?”

林清風瞪圓了眼:“你不認識我?我!打小磕巴出身。”

磕巴就是人說話結巴的意思。

果不其然,于謙便接道:

“巧了,我結巴出身。”

林清風頭也不回:“找地兒治療切。”

于謙問:“治什麼呀?”

林清風答:“結巴呀。”

于謙道:

“磕巴也不像話。”

“唱戲的,那叫科班出身。”

“科班?”林清風狐疑地重複了一下,而後便連連點頭:“對!打小兒咱們科班出身……這多少年了,富連成的學生我是!”

于謙又驚又疑:“老戲班啊那是……富連成?!”

林清風理直氣壯點頭:“:對!富連成、馬連良、裘盛戎、譚富英都是那兒的。”

于謙道:“現在都沒有啦。”

林清風面不改色:

“解放初你們就知道沒有了,喜連富盛世元韻慶嘛,到解放初期不讓幹了,不幹了,其實是沒停止,轉入地下培訓。”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