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黨委中心組學習參考(2016) > 黨委中心組學習參考(2016) > 

第四編 2016政策熱點解讀_第七章 2016生態建設熱點解讀

第四編 2016政策熱點解讀_第七章 2016生態建設熱點解讀

黃興國:綠色發展:新理念 新動力

【編者按】中共天津市委代理書記、市長黃興國在《求是》2015年第24期發表了《綠色發展:新理念 新動力》一文。文章認爲,綠色是發展的本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小康全面不全面,環境質量很關鍵。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文章共分四部分,本書收錄時節選了第一、三部分。

以綠色規劃爲引領,打造“綠色格局”

規劃決定格局,格局決定結局。推動綠色發展,必須着眼於推動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加強頂層設計、統籌謀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的綠色發展新格局。

劃定生態空間紅線,形成綠色空間格局。生態紅線是限制過度開發利用的“高壓線”、維護生態平衡的“安全線”。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是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的基礎制度,是從源頭上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舉措。以功能定位約束空間規劃、約束開發強度、約束用途用量,推動“多規合一”,統籌人口分佈、經濟佈局、土地利用、環境保護,着力打造生產空間、生活空間和生態空間相互協調的空間格局。天津將按照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定位,着眼建設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改革開放先行區,在加強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同時,堅持和完善“雙城雙港、相向拓展、一軸兩帶、南北生態”的空間發展戰略,一張藍圖幹到底。

嚴格市場準入紅線,形成綠色產業格局。推動綠色發展,必須嚴格限制市場主體行爲,實行負面清單“限進”、行政許可“限排”、天花板“限用”,從嚴從緊掌握市場準入標準,確保形成綠色生產空間,打造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格局。負面清單“限進”,就是對不同功能區產業項目實行差異化准入政策,對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企業實行限批、禁批,杜絕“挖到籃子就是菜”。行政許可“限排”,就是嚴格污染物排放許可制,禁止無證排污或不按許可證規定排污。天花板“限用”,就是健全能耗、水耗、地耗、排放等方面的標準體系,強化總量控制、指標管理、定額管理及環保標識認證等措施,通過“擡高門檻”和“壓低天花板”,打造綠色生產空間。

嚴守土地利用紅線,形成綠色城鄉格局。推動城鎮化與嚴守耕地紅線並不矛盾,關鍵在於科學劃定城鎮建設區、工業區、農村居民點等開發邊界,控制建設用地總量,走出一條集約、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只有把綠色化融入城鎮化,更加註重城區鄉村一體發展、大中小城市互補發展、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才能構建平衡適宜、功能互補的城鄉發展格局。按照定位清晰、分工合理、功能完善、生態宜居的要求,着力構建以主城、輔城和中等城市、特色小城鎮、美麗鄉村爲骨架的現代城鄉體系。堅持示範工業園區、農業產業園區、農民居住社區“三區”聯動發展,通過“集改股”、“農改非”、“村改居”,在耕地總量不變、質量不減、佔補平衡、佔優補優的基礎上,推進城鄉一體化。

強化責任約束紅線,形成綠色發展工作格局。實現綠色發展,既要爲市場行爲劃紅線,也要爲政府行爲劃底線,推動企業、政府和社會共擔綠色發展之責。這條責任約束底線,基礎是構建綠色發展指標體系,手段是嚴格監督考覈,關鍵是嚴格責任追究、實行終身問責。積極探索實行“四張表格管考覈”,用生態文明績效評價考覈表、自然資源產權登記表、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資源環境離任審計表,明責任、嚴考覈、定進退。建立黨政領導成員生態文明建設一崗雙責制度,實行差異化績效評價考覈,嚴格離任審計,對造成自然資源環境損害的嚴肅問責、終身追責。

以綠色生態爲基礎,構建“綠色屏障”

生態環境是綠色發展的保護屏障,是支撐發展的最大本錢。必須堅持系統、辯證的生態方法論,打造保護、治理、監管“三位一體”的生態建設“綠色譜系”。

開展保護“攻堅戰”,構築綠色“防護林”。推進綠色發展,必須始終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爲主,積極探索符合自然規律、符合國情地情、全民共同參與的綠化之路。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美麗天津建設全過程,大力實施“美麗天津·一號工程”,加快推進“四清一綠”行動,推進“兩環三沿”綠化工程,實施三北及沿海防護林、國家儲備林等國家重點工程,打造水繞津城、城在林中、天藍水清、鬱鬱蔥蔥的宜居環境,爲實現永續發展保本錢、攢後勁。

打好治理“組合拳”,構築制度“防波堤”。以集中整治羣衆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爲突破口,加強與京冀聯防聯控,實施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強海洋、重金屬、危化品、船舶港口等污染防治,落實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實現城鎮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全覆蓋,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開展農村連片綜合治理,加快建設中新生態城“全國綠色發展示範區”。堅持用改革的辦法、創新的方式,破除制約生態環保的制度性藩籬,探索生態補償的長效機制、多元投入的融資機制,建立以保障人體健康爲核心、以改善環境質量爲目標、以防控環境風險爲基線的環境管理體系,使生態文明建設走上法治化、制度化軌道。

用好執法“殺手鐗”,構築監管“防火牆”。環境執法和監管,是推進綠色發展的“利劍”。必須堅持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工作嚴查、損害嚴懲,對損害環境行爲“零容忍”。加大對違法行爲懲處力度,將環境違法與市場準入、財政補貼、信貸支持、土地使用、稅收優惠等掛鉤,提高違法成本,讓守法者得實惠、違法者付代價。完善環境執法監督體系,建立多維環境監測網絡,完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體系和應急監測預警機制,提高環境質量監測、污染物監控和應急處置能力,努力建設羣衆放心、安心、舒心的美好家園。

郇慶治:以生態文明建設成效落實綠色發展

【編者按】2015年12月11日《中國環境報》刊登了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郇慶治撰寫的《以生態文明建設成效落實綠色發展》一文。文章認爲,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綠色發展”是黨和政府所提出的一系列綠色理念和戰略的集合與提升,意味着要長期堅持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努力追求並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必將使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與自然生態環境更趨協調的新局面。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其中特別強調了用於指導我國“十三五”規劃的五大發展理念,即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可見,綠色發展已經成爲黨和國家的意志,必將使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與自然生態環境更趨協調的新局面。

綠色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目標的最基礎性支撐與體現。小康社會不能簡單化爲GDP的增長,而體現爲一種綜合性、普遍性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民衆生活質量。同時,綠色發

展是黨和政府所提出的一系列綠色理念和戰略的集合與提升,意味着要長期堅持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努力追求並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致力於建立一個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社會。

對於綠色發展理念,一方面,需要深入闡明綠色發展話語與生態文明建設話語之間的關係。

綠色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話語背景略有不同。綠色發展的語境是發展,是20世紀50年代後逐漸興起的學術概念,所指向的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發展,所對應或映襯的是少數較早實現工業化與城市化的發達國家。也就是說,所謂現代化國家、發達或發展中國家,在實踐中離不開近代社會以來形成的嚴重不平衡與不公正的國際關係秩序或架構。正是在上述語境下,與生態主義考量相結合的綠色發展概念,自20世紀90年代起成爲包括我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廣泛使用的術語,而且常作爲可持續發展概念的代稱。換言之,綠色發展概念雖然在現實中越來越具有超越其歷史淵源的普適性運用,但是,無論對於綠色發展術語還是話語本身,都需要有歷史的視野並持有辯證的理解。

相比之下,生態文明建設這一概念更多是我國對生態環境問題挑戰與應對的主體性認知或概念化。具體而言,筆者認爲,生態文明建設概念主要包括四重意蘊:一是生態文明在哲學理論層面上是一種弱(準)生態中心主義(合生態或環境友好)的自然、生態關係價值和倫理道德;二是在政治意識形態層面上,生態文明是一種有別於當今世界資本主義主導性範式的替代性經濟與社會選擇;三是生態文明建設或實踐是社會主義文明整體及其創建實踐中的自然、生態關係部分,也就是通常所指的廣義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四是生態文明建設或實踐在現代化或發展語境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或經濟社會發展的綠色向度。總之,筆者認爲,生態文明建設極可能成爲一種世界性的中國綠色發展話語或理論。

另一方面,需要更明確強調,綠色發展理念落實的最主要表徵或檢驗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切實成效。在“十三五”期間及以後,我們要更自覺地用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成效來落實綠色發展理念。筆者認爲,生態文明建設有三方面議題尤爲重要。

一是生態文明制度與能力建設成效。黨中央出臺的一系列重要文件都把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與制度建設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所有與生態文明建設相關的制度與體制機制建設,都應轉化爲國家從更高層面協調各種社會關係、社會與自然關係的能力。這種能力既是政府及其官員的綜合治理能力,也是社會各界與普通民衆的綜合面對能力。換言之,它所關涉或帶動的是社會生產與生活方式層面上的一種根本性轉向。

對此,必須充分意識到,就生態文明制度與能力建設而言,各種規章制度包括組織機構的創建並不等於相關機構的能力提高,而缺乏更基層組織尤其是民衆的能力培養,真正的全國性生態文明體制或制度構架是難以建立或運行的。

二是生態環境難題的治理成效。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不能簡單化爲各種具體形式的生態與環境問題治理。但同樣不可否認,包括大氣、水、固體(有毒)廢棄物、生態退化等突出問題在內的生態環境治理,將是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這意味着,無論是各級政府還是普通民衆,都很難避開上述難題的治理成效來談論生態文明建設的切實進展。上述難題的治理不僅很難在短時期內取得實質性成效,而且很難由目前的產業結構、政府治理架構、社會羣體參與水平等來支撐。在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無論是體制改革還是制度創新,都應該首先着眼於這些突出問題的有效應對或解決。

三是民衆可感知意義上的成效。如何評價生態文明建設的進展?學界目前已經提出了一些系統性的評估指標體系,儘管尚存缺陷和不足,但都有助於從某個視角來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進一步開展。但是,從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主體視角來說,羣衆的關心、參與以及從中得到的認知、意識和行爲水平的提高,將是最基礎和關鍵的方面。這意味着,無論是對生態環境難題的有效應對,還是對於生態文明願景的嚮往,社會(普通)主體的切身感受和參與最爲重要,也最根本。

於文秀:生態文明有賴於生態教育

【編者按】2015年12月16日《光明日報》刊登了黑龍江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於文秀撰寫的《生態文明有賴於生態教育》一文。文章認爲,生態教育是順應自然的人性教育,是人類爲了實現可持續發展和創建生態文明社會的需要,而將生態學思想、理念、方法融入現代全民性教育過程。當前,真正要讓綠色發展理念、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深入人心,滲透到我們的一言一行中,離不開生態教育。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綠色”已不再僅僅是節能減排、治理污染,而具有了價值觀的意味。而真正要讓綠色發展理念、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深入人心,滲透到我們的一言一行中,離不開生態教育。

近年來,保護生態的呼聲和意識越來越強烈,但我國的生態教育還遠未達到真正應有的標準,生態教育的缺失和滯後在國內普遍存在。一位美國學者指出:“環境問題不只是行政的、科學技術的問題,也是人的心理和教育的問題。”切實將生態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課程,是應對和減緩生態危機乃至拯救地球的根本對策之一,雖慢卻是有長遠效果的根本途徑。生態文明的真正實現有賴於生態教育的真正實施。

生態教育並非僅僅指泛泛意義上的保護生態的倡導,或用已發生的生態事件和災害現象警醒世人。按已有的定義,生態教育是順應自然的人性教育,是人類爲了實現可持續發展和創建生態文明社會的需要,而將生態學思想、理念、方法融入現代全民性教育過程。

生態教育主要以生態哲學爲依託,傳授、傳播生態基本知識和生態文化理論,強化人們的生態意識,提升人的生態素養,培養人的生態自覺,發揮生態教育在應對人類環境危機的作用,目的是保護地球生態,建設生態文明。開展生態教育、增強生態意識和塑造生態文明三者之間構成了一個相互輻射、互利共生、協同發展的“金字塔”範式,生態教育處於金字塔底部,爲我們的生態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夯實了基礎。

其實,人類的文化基因中不乏自然崇敬和禁忌觀念,並且以禁忌爲限定,恪守自然規律,很多民族自古便有,中國傳統文化亦如此,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皆在警示世人“不做反自然事”。只是在世界日益城市化的趨勢下,自然崇敬的教育不僅大大衰退,而且還對自然有變本加厲的粗暴榨取,造成嚴重的生態後果,帶來環境的傷害和心靈的傷痛,以至於有學者指出:“人類作爲一個物種是自然界的問題兒童。”生態問題從深層看是人的價值觀問題,因此在我們的教育中應該將生態價值觀植入教育體系,使之內化於人的基本意識、認知機制和價值取向中,從而指導個人與社會的行爲,統攝物質文明發展的物化成果和物質現實。例如在教育的初始階段就應該融入生態自

然觀的內容,抵制極端人類中心主義的文化因子,樹立綠色理性的價值理念,從思想前提和思維範式甚至是信仰層面構建健全、嚴謹的生態觀念,成爲世界觀的必要組成部分。

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着生態危機的加劇,美國率先引入生態教育,隨後德、蘇聯、日本等相繼開展了學校的生態教育板塊,把生態教育列爲大學必修課程,開設生態學專業。總體上,我國對生態教育重視不夠,存在教育形式粗放、簡單,內容淺顯浮泛,定位不夠清晰,理念樹立不牢,師資力量不強等問題,生態教育課程尚未真正納入主流教育的課程體系。

生態教育的程度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一把標尺。生態教育應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生態保護意識應該內化爲人的精神屬性和自我精神需求,讓心靈和自然相通。美國自然文學家克魯奇說:“一個對自然史毫無知曉的人無權稱自己是現代人。”

馬克思認爲自然是人的無機體,從廣義說它也是人身體的一部分。應該說生態教育所能改善的不只是人與自然的關係,也能改變人與人的關係,可以預期的是如果具備了系統而完善的生態教育,我們不只會有蔚藍的晴空和綠色的地球,更會有和諧美好的社會、和平幸福的世界。

何傳啓:生態文明建設的三個佈局

【編者按】2015年9月28日《中國青年報》刊登了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研究員何傳啓撰寫的《生態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文。文章認爲,生態文明是環境友好的高級文明,是經濟發展與環境退化脫鉤、社會進步與生態演化良性耦合、人類與自然互利共生的新型文明。生態文明建設,既需要在綠色技術、結構轉型和綠色制度三個層次推進,也需要在領域、地區和科技三個方面進行總體佈局。文章共分三部分,本書收錄時節選了第一部分。

生態文明建設的領域佈局

(1)生態響應領域的佈局

自然資源: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建立自然資源評估制度,定期評估國家自然資源的狀態。建立自然資源分級保護制度,對於國家戰略資源實施嚴格的監管。繼續推進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公園建設,提高自然保護區的覆蓋比例和覆蓋類別。加強生物多樣性、重要物種和典型生態系統的保護,加強淡水、能源、礦產和海洋資源合理利用的監管等。

自然環境:合理保護和環境治理。繼續推進國土退化的綜合治理,降低水土流失、荒漠化、沙漠化和鹽鹼化土地比例,改造中低產田和坡地;綜合治理環境污染,完成污染企業集中地區和流域的環境治理,加強礦山環境和海洋環境的治理等。

生態系統:恢復和重建。繼續推進天然林保護、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提高森林覆蓋率;在2050年森林覆蓋率達到35%左右,在2100年達到40%左右。繼續推進生態脆弱地區的綜合治理,保護和建設天然草原、草山草坡和人工草地,基本消除草地“三化”現象。繼續保護江河源頭、湖泊溼地等典型生態系統,恢復和提高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等。

(2)生態經濟領域的佈局

生態農業:特點是利用生態學和經濟學原理,提高農業資源生產率,提高土地輪作、廢物循環利用和有機肥料使用比例,降低農業水耗、物耗和能耗,降低農業化肥密度和農藥密度,降低土地使用強度,減少農業環境污染和土地退化等。措施:鼓勵農戶、農場和牧場發展生態農業、有機農業、自然農業或草地農業等;鼓勵專業化的生態農業區或生態農業鄉鎮的發展;發展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產業;鼓勵生態農業縣的發展等。從耕地農業向耕地農業和草地農業並重轉型,是農業現代化的一個重要途徑。

生態工業:特點是利用工業生態學原理,提高工業資源生產率,降低工業的資源、能源和水消耗,降低工業三廢排放,提高廢物循環利用率等。措施:鼓勵企業採用清潔能源、綠色生產技術、面向環境設計、產品生命週期評價、環保認證、ISO14000認證、生態標記認證和廢物循環利用等,建設環境友好企業;鼓勵生態工業園和生態工業聯合體的發展;鼓勵重點行業和重點地區,系統地大範圍推進生態工業的發展。

綠色服務:綠色服務是高效低耗、低排低密、無毒無害、廢物循環利用的環境友好的服務。措施:鼓勵綠色生態旅遊和國際旅遊的發展;鼓勵廢物回收服務業的發展;鼓勵綠色服務的其他產業的發展,如諮詢服務、信息服務、商業服務和培訓服務等;鼓勵服務行業提高資源生產率,降低能耗水耗和廢物排放等。

環保產業:環保產業是與環保直接相關的產業。措施:鼓勵廢物資源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鼓勵環保技術開發、環保技術服務和商業服務的發展;促進生產和提供環保產品和服務企業的發展;鼓勵環保工業園的發展。所有環保產業,需要提高自身的資源生產率、降低能耗物耗和廢物排放。

綠色經濟:綠色經濟是高效低耗、無毒無害、廢物循環利用的經濟,是狹義的生態經濟。措施:鼓勵企業提高廢物的再利用、再製造和再循環;鼓勵廢物收集服務業的發展,鼓勵城鎮地區和人口密集地區建立廢物分類回收站點,建立廢物回收網;鼓勵廢物綜合利用企業的發展;鼓勵循環經濟園和生態工業園的發展等。

(3)生態社會領域的佈局

生態城市:其特點是利用城市生態學原理,改善城市人居環境,提高城市環境質量,降低城市環境污染,降低城區人口密度,降低城市人均生態足跡,採用綠色能源和綠色交通,倡導自然化、綠色化和生態化的城市規劃,提倡輕量化、綠色化和生態化的城市生活等。措施:生態城市和生態城區規劃;生態城區改造和生態新城建設;提高城市廢物和廢水處理能力,改善城市環境;提高城市綠化率,發展清潔能源和綠色交通;鼓勵城市居民採用輕量化、綠色化和生態化的生活方式;鼓勵城市採用環保模範城市、模範人居環境、環境優美鄉鎮等環境標準。

生態農村:傳統農村是自然的,但衛生條件比較差,有些地區飲水質量差。現代農村,有了現代的環境污染。生態農村建設,需要保留自然特色,同時消除環境污染,提高生活質量。措施:發展農村清潔能源,推進鄉村清潔工程;提高鄉村安全飲水和衛生設施普及率;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提高鄉村的生態質量;改善鄉村能源和交通結構,提高鄉村生活質量;發展生態農業、自然農業和有機農業等,提高農民收入;加快城市化,降低農村人口密度和生態壓力等。

綠色能源和綠色交通:措施:開發新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和清潔能源比例;降低交通空氣污染,降低交通的能耗和水耗,提高交通的資源利用效率等。

綠色社會:綠色社會是健康長壽、無毒無害、廢物循環利用的社會。措施:降低兒童和成年人死亡率,降低物質消費和能源消費密度,降低生活廢物和有毒有害物的排放密度,提高生活廢物循環利用率和處理率,建設綠色人居環境和倡導綠色生活方式等。

生態安全:重點包括:糧食安全、食品安全、資源安全、能源安全和環境安全等。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