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黨委中心組學習參考(2016) > 黨委中心組學習參考(2016) > 

第十章 大力弘揚偉大愛國主義精神爲實現中國夢提供精神支柱——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

第十章 大力弘揚偉大愛國主義精神爲實現中國夢提供精神支柱——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

——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

時間:2015年12月30日

主題: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的歷史形成和發展

主講人:陳來(清華大學教授)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30日下午就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的歷史形成和發展進行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鮮明主題。要大力弘揚偉大愛國主義精神,大力弘揚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強大精神動力。

清華大學陳來教授就這個問題進行講解,並談了意見和建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認真聽取了他的講解。

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發表了講話。他指出,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精神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心中,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維繫着華夏大地上各個民族的團結統一,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爲祖國發展繁榮而不懈奮鬥。5000多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經受住無數難以想象的風險和考驗,始終保持旺盛生命力,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同中華民族有深厚持久的愛國主義傳統是密不可分的。

習近平強調,中國共產黨是愛國主義精神最堅定的弘揚者和實踐者,始終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爲自己的歷史使命。90多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革命、建設、改革實踐,是愛國主義的偉大實踐,寫下了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的輝煌篇章。

習近平指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須把愛國主義教育作爲永恆主題。要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要深化愛國主義教育研究和愛國主義精神闡釋,不斷豐富教育內容、創新教育載體、增強教育效果。要充分利用我國改革發展的偉大成就、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活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華民族傳統節慶、國家公祭儀式等來增強人民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意識,運用藝術形式和新媒體,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生動傳播愛國主義精神,唱響愛國主義主旋律,讓愛國主義成爲每一箇中國人的堅定信念和精神依靠。要結合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廣大青少年中開展深入、持久、生動的愛國主義宣傳教育,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廣大青少年心中牢牢紮根,讓廣大青少年培養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讓愛國主義精神代代相傳、發揚光大。

習近平強調,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須堅持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相統一。我國愛國主義始終圍繞着實現民族富強、人民幸福而發展,最終匯流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祖國的命運和黨的命運、社會主義的命運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愛國主義纔是鮮活的、真實的,這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精神最重要的體現。今天我們講愛國主義,這個道理要經常講、反覆講。

習近平指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須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須把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作爲重要着力點和落腳點。要教育引導全國各族人民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珍惜民族團結,維護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政治局面,不斷增強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旗幟鮮明反對分裂國家圖謀、破壞民族團結的言行,築牢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銅牆鐵壁。

習近平強調,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須尊重和傳承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對祖國悠久歷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人們愛國主義情感培育和發展的重要條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要努力從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積累的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和智慧,延續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華,展現精神魅力。要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把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一起來,引導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榮譽感。

習近平指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須堅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中國的命運與世界的命運緊密相關。我們要把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與擴大對外開放結合進來,尊重各國的歷史特點、

文化傳統,尊重各國人民選擇的發展道路,善於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增強中華文明生機活力。我們要積極倡導求同存異、交流互鑑,促進不同國度、不同文明相互借鑑、共同進步,共同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

(新華社北京12月30日電)

專家學者觀點摘要

陳來:中華傳統文化與核心價值觀

【編者按】2014年8月11日《光明日報》刊登了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陳來教授撰寫的《中華傳統文化與核心價值觀》一文。文章圍繞傳統文化的基本價值觀、傳統美德的現代傳承和轉化、傳統美德的傳承轉化、個人道德的重要性等幾個方面展開了詳細的闡述。文章共分四部分,本書收錄時節選了第一部分。

主流文化的治國理政價值觀,這是從政府到基層羣衆都關心的話題,它涉及到我們政府行爲、政策導向的根據。怎麼把握中國傳統文化裡邊主流的治國理政理念?

首先是以人爲本。以人爲本這四個字是見於《管子》,中國講的以人爲本有鮮明的特色,這個特色就是從西周以來,中國文化就向着一個新的方向發展。全世界古代文明的文化都是以神爲本,中國早期歷史在商以前也是以神爲本,但從西周開始,從周公封於魯開始,他的思想就從以神爲本的文化開始轉向以人爲本的文化。西周時期開始有一種思想,說神依人而行,是依靠人存在的。

爲什麼有這樣的思想?當時有這樣的觀點:依靠人的祭祀,神才存在,沒有人的祭祀,神就沒法存在。這就是說人世是神世的根本。這種思想在西周得以發展,形成了西周文化的人文主義的思想和特色。這就是中國人以人爲本思想的最早起源。

春秋後期戰國時代,諸子百家絕大多數都是以人爲本的。只不過在強調以人爲本的同時又有不同的發展方向,對人世的發展、協調、整理有不同的理念,但堅持人世優先,這是大家共同的想法。比如春秋的時候,有的思想家就提出,“天道遠,人道邇”,邇就是近的意思。孔子其實也講了類似的話,“敬鬼神而遠之”,就是我們要把注意力放在人世上。

爲什麼要敬鬼神?我想從孔子的角度來談,他承認神靈的存在,但神靈對人的作用有多大,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通過敬神,保留人的一種敬畏感。在一個古老信仰的傳承下,雖然我們今天強調人世,但依然要保留一份對更高存在的一種崇敬和神聖感。爲什麼中國古人在政治管理方面積累很多智慧?是因爲很早中國人就把主要的精力投放在人世的管理上。

第二是以德爲本。這與今天我們提倡的以德治國的思想類似。如果說以人爲本是跟以神爲本在比較中形成的,那麼價值觀、價值理念一般都通過理想、通過對不同事物的取捨和比較建立起來,一個人的價值偏好、如何選擇,就是一個人的價值觀。

以德爲本的對立面就是以刑治國,強調政令、刑罰的作用,忽視道德的作用,這是孔子反對的。孔子的思想是“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在中國古代的主流治國理政理念中,孔子的思想有很大影響,這就是以德爲本。

第三是以民爲本,也叫民本思想。《尚書》中已有“民爲邦本”的思想,邦就是國。在《尚書》裡邊,應該說有不少這樣的思想。到了孟子,孟子“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這也是在一個比較中看出你的價值選擇。在孟子以前雖然有民爲邦本的思想,君王還是佔絕對的主導地位。可是在孟子所表達的政治裡面,君爲輕。不管是君王也好,還是他的王朝也好,都比不上人民重要。這樣一種以民爲本的思想,反映了我們中國古代主流的治國理政的重要方面。

最後是以合爲本。以合爲本的合,就是強調統一性,在國家的層面就是統一而不能分裂,它最高的表現就是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今天我們強調的價值觀,講中國人的理念,必須也有一個更高的視野。十八大報告裡,特別強調生態文明建設,這非常重要。我們在講發展時,一定要考慮生態文明的建設、維護和涵養。這一點與我們古老的思想資源結合起來,就是講天人合一,中國人都趨向於合,而不傾向於分。人與自然的統一,天人合一;多民族融合統一,也是一樣。中國從政治、從治國理政再往上提高一層,我們叫天人之學、天人之際,這涉及到哲學的宇宙觀,就是注重合,不注重分。

傳統價值觀的特色。如果我們把西方文化,特別是西方近代文化,西方近代的價值觀作爲一個比較的對象,我們怎麼來把握在社會層面的中國

傳統價值觀體系,它的特點是什麼?因爲習總書記最近一直在講我們有中國的國情。國情是從價值體系來的,這個中國特色價值觀的特色、特點就是我們的中國國情。

中國傳統社會價值觀念跟西方近代相比,有很大不同,第一個特點是“責任先於自由”。就是很強調個人對於他人、對社羣,甚至對自然所附有的責任。責任意識非常強。我們講以天下爲己任,孟子就講過了。古人在漢代就明確要以天下爲己任,己任就是責任。從古代先秦的“君子”到漢代的士大夫,有一個很突出的責任意識,就是對天下的責任心。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漢代思想到宋代的士大夫,代表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種憂樂以天下爲先,就是我們歷史上最典型的例子。第二個特點,是“義務先於權利”。西方近代社會非常強調個人的權利,但我們儒家思想裡,強調的是義務。梁漱溟,他在山東做過鄉村建設運動實踐,在這個實踐裡邊,給他感觸最深的就是中國人和人的關係,義務爲先,互相承擔義務,這是中國人倫理的一個特色。我們今天講中國人的倫理,就特別強調義務感。當然這是一個開放的義務感,決不僅僅指一個人的家庭義務。家庭義務是必需的,義務還要從家庭放大,從家庭可以放大到社區,從宗族(就是古代社區),再到郡縣、國家、天下。中國人的倫理觀念,特別強調義務感,而不是伸張個人的權利。

第三,“羣體高於個人”。西方的人本主義更多的是以個人爲本,但是我們中國的以人爲本,不是講的以個人爲本,還是以羣體爲本,所以羣體是高於個人的。責任先於自由、義務先於權利、羣體先於個人,這是中國人古代價值觀的特色。中國人的羣體意識非常開拓,不是一個小團體主義,一個地區主義。中國人以天下爲己任,很早就超越了地方侷限性,是大天下情懷。《論語》裡講,“四海之內皆兄弟”,《禮記》說“以天下爲一家”。如果說家是中國人的基本觀念,家庭關係是中國人的基本關係,中國人早就把這個“家”的概念、“家”的關係擴大、擴充了。

第四,“和諧高於衝突”。看看文化史會發現人類的文化裡充滿衝突,充滿鬥爭、流血。但中國文化更強調和諧。西方的文化強調個人,總以自我爲中心,克服別人、佔有別人,排斥異教。所以西方歷史上的宗教戰爭非常殘酷,但中國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宗教戰爭。兩次世界大戰,它的根源都是在西方和西方文化。近代日本也是接受了西方的帝國主義文化,在東方侵略。所以我們從價值觀來講,因爲中國傳統“和”的理念,也體現在處理和周邊國家關係上。歷史上,當然我們也有個別帝王發動侵略戰爭,但總體講,這些皇帝的作爲是違反中國的主流價值觀的,在主流價值觀中是受到批判的。中國是以安土睦鄰爲先,總體來講,我們強調和諧高於衝突。

傳統價值觀的轉型發展。中國傳統價值觀中責任先於自由、義務先於權利,這個“先於”今天還要堅持,這就是我們中國人的特色,我們沒必要跟西方人一樣,什麼都是個人權利爲先,伸張個人的要求爲先。但對這一點不能極端地理解:比如責任先於自由,但完全否認自由是不對的;義務先於權利,但完全忽視權利,也是不對的;羣體先於個人,但不尊重個人、不關心個人,這也是不對的。如果我們想把傳統價值觀的傳統轉化,加以發展,我們要堅持這些“本”“先”,但是同時我們也要關注那些“被先於”的內容。

儒家的以民爲本,今天我們還須堅持,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從中國發展現實來看,要堅持以民生爲先。古代的以民爲本的思想,它也有它的一些偏向,就是民生比民主重要。今天要將此加以現代性的轉化,法制建設要加強,民主建設也要加強,要擴充社會主義民主,保障大家的權利,包括政府。所以從這一點來講,我們今天如果把傳統價值觀加以發展,我們在堅持民本、強調民生的同時,也要注重民主。

最後,“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儒家思想強調社會和諧,是比較重視公平和平等的。我們社會的價值觀認爲平等比富有更重要,就是平等比財富更重要,所以不患貧、不患寡,患不均、患不安。

經歷了“文革”,經過了人民公社時代,我們知道,對均平的追求,不能變成只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完全忽視社會發展。現代社會,我們應該允許財富和財富增長的追求,也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當然我們最終是要推向共同富裕。要正確、辯證地理解平等和財富在發展中的差距。這既是個價值理念的問題,也是個辯證把握的哲學觀念問題。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