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方與圓 > 方與圓 > 

第31章 成功者的人生必修課 (2)

第31章 成功者的人生必修課 (2)

因此,在寧靜(快樂、幸福)與行爲(工作、處理日常事務)之間製造分裂的,就是抗拒。抗拒從心念出發,使我們無法恰當地行動。要生存、要活着,就必須謀生,必須有所行動;只有行動才能解放我們,抗拒工作只會帶來煩惱與矛盾——此即“承擔即放下”。

所以,最重要的是知道:凡是抗拒、怪罪、責備、逃避等等都會使心分裂、

遲鈍。不抗拒、不怪罪、不責備、不逃避,心就活潑有力、充滿生機。抗拒,不過是一種孤絕。如果一個人意識或潛意識裡一直在使自己分裂、孤絕,他就不能發現生活、工作的意義,就不能保持內心的完整、充盈、適意。

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要想改善自己,要想享受生活,必須先從享受工作開始,不僅要學會享受工作帶來的成就感、物質利益,更要學會享受工作的每一個過程。以享受的心態對待工作和生活,才能快樂地做自己。

有句話叫境由心造,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態。工作並快樂着,是一種人生境界。許多人都認爲,這純粹是一種自我標榜。的確,人是有惰性的生物,任何人都討厭工作。但是,工作是人們通向成功的唯一道路。

即便是封建王朝中的帝王將相,不也得上朝下朝、批寫奏章嗎?即便是民主社會當中的總統議員,不也得戰戰兢兢、心搖膽顫地貪污點民脂民膏嗎?即便是法西斯式的獨裁政府,不也得想盡法子平息民憤、愚化民衆,日理萬雞地爲廣大二奶們服務嗎?活在這個世界,大家都不容易。

記得有這麼一句老話“好男不當差,當差不自在”,工作不是那麼好玩的,誰不知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不操其心,不遭其罪:人家坐着,咱站着;人家睡着,咱轉着;人家玩着,咱看着;人家喝着,咱幹着;人家團圓者,咱繼續撇家舍業奮戰着。

要真正學會享受工作,要從點滴做起。人的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沒有經過實際工作,一切都是紙上談兵。工作,是一方舞臺,它給了我們一個塑造自己,說出一句“我能固我在”的機會。當然,工作也給了我們諸多要求和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或許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工作,但卻可以選擇自己的工作態度。如果我們能憑藉對工作的熱愛去發掘自己內心蘊藏着的活力、熱情和最大的創造力,就能從所從事的工作中感受到無窮的快樂。

3.境由心生:好與壞都是心在“作祟”

話說從前有一位秀才第三次進京趕考,住在一個經常住的店裡。考試前兩天他做了三個夢:第一個夢是夢到自己在牆上種白菜;第二個夢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還打傘;第三個夢是夢到跟自己心愛的姑娘背靠背地躺在一起。

“應試之前的關鍵時刻,竟然做了這麼三個非同尋常的夢,嗯,裡面一定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早晨邊喝京城的豆汁邊想,把最後一個焦圈塞進嘴裡後,他趕緊去找算命先生解夢。

掛着“賽神仙”招牌的算命先生一聽,連嘆幾口氣說:“你還是回家吧,你想想,高牆上種菜不是白費勁嗎?戴斗笠打雨傘不是多此一舉嗎?與心愛的人背靠背睡在一起,不是沒戲嗎?”

秀才聽了,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準備回家。店老闆非常奇怪,問:“不是明天才考試嗎,今天你怎麼就走了?”

秀才如此這般說了一番,老闆樂了,“喲,我也會解夢的。我倒覺得,你這次一定要留下來。你想想,牆上種菜,就是‘高種’呀,戴斗笠打傘說明你這次是有備無患啊,跟心愛的人背靠背躺在一起,就是說你翻身的時候到了!”

秀才聽了,覺得很有道理,於是精神振奮,留了下來參加考試,結果居然中了個探花。

我們大部分人也像這個秀才一樣,別人說東就是東,說西就是西,沒有主心骨。除了跟着別人的思想東奔西跑,我們往往也喜歡跟着金錢、名譽、地位、天氣等東西忽悲忽喜。

比如做銷售的,今天早上有位客戶想把一批貨賣給你,本來你是不想買的,可經不起對方的軟磨硬泡,又是老客戶,不能不給面子。於是少賺點,權且做個人情買賣,勉強買下了來;雖是買了下來,心裡卻也老大不高興的。

到了下午,這批貨突然像一夜之間懷了龍種的平民女子——身價暴漲,這宗買賣的利潤從幾百塊錢一下子漲到了幾萬塊錢,那時你的心情會怎樣?一定是美得鼻涕冒泡了。

但如果恰好相反,到了下午你買下的這批貨突然像金融危機當中的美國股市一樣暴跌,那時你的心情又是怎樣?一定是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鹹一起涌進了鼻子裡,也不知道是個什麼滋味。

接下來我們想一想,自己的歡樂與痛苦,是緣何而來?金錢的得失,既然成爲導致我們快樂與痛苦的根源,我們不就變爲一個完全受金錢操控的被動者了嗎?金錢的得失對我們內心的影響是如此,其他諸如名譽、權力、地位、面子的得失對我們的影響,又何不是如此?

金錢、名譽、權力、地位等等都是外在的東西,爲什麼我們的心情會被外物所牽引、主使?這就叫人的“物化”,這就是“心隨境轉”!

目前這個社會,是個酒醉金迷無奇不有的花花世界,它的誘惑力實在太大了。而在“靈與肉”之間,我們往往選擇後者,因爲它易於實現嘛!餓了,隨便什麼吃的都能讓人填飽肚子;困了,隨便什麼地方都能讓人睡上一覺;想異性(包括同性)了,關上燈,隨便什麼人都能讓人得到滿足……

想得到更高級的精神享受就不是那麼容易了。你得像孔老夫子一樣克己修身,發乎情、止乎禮等等等等,然後才能成爲一個人人敬愛的君子。想達到莊子那樣“逍遙遊”的境界,就更不簡單了,你得在榮華富貴面前巋然不動。甚至你得像印度、斯里蘭卡一些地方的苦行者一樣,拋棄所有的現世享受,才能達到精神上的解脫。

對於好逸惡勞的人類來說,挑哪個就是不言而喻的了。更何況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就是讓人耽於感官的享受,因爲當代社會的發展就是靠全世界廣大勞動人民的消費推動的嘛!

由於缺少信仰,現代人的思想往往都處於“未確定”狀態,見異思遷、見利忘義的人怎麼能不受到社會環境的引誘而迷失其中呢?記得看過一部由梁家輝、佟大爲、范冰冰主演的非主流電影《蘋果》,講的就是現代社會當中人性的彷徨、墮落。

出現這種狀況,可以說非常正常,甚至是情理之中的事。現代文明的結果,就是使人變成了單腿行走的動物:我們一條腿在物質的世界裡步履蹣跚地跌跌撞撞,卻把屬於精神的那條腿遺忘在了歷史的某個角落。

身體的健康發展,需要食物、衣服、住所、性等有形的東西;心理的健康發展,也需要情感、信仰、愛等無形的東西。對心理需要的壓抑,就跟對生理需要的壓抑一樣,時間長了,難免會使人產生種種“變態”行爲。抑鬱、焦慮、人格分裂等現代心理疾病的流行,就是長期以來忽略了自己的內心需求所產生的惡果。

通過上面所舉的事例,以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觀察、經歷,“心隨境轉”是很容易理解的。但如果精神活動完全是由外在的客觀現象所引生的,我們的心總是隨着外境而轉變的,那我們豈不是太被動了!?

事實並不是這樣。精神活動是屬於內在的,客觀對象是屬於外在的,一個認識作用的形成,是這兩方面相互作用形成的:一個是能認識的精神活動主體——心識,一個是所認識的客觀對象——外境;當我們的心識與外在的客觀對象集合到一起的時候,纔會產生一個認識的結果,二者缺一不可。

但是,到底是以能認識的“心”爲主,還是以所認識的“物”爲王?是“心隨境轉”,還是“境隨心轉”?

我們可以打個比方。在一個人活着清醒的時候,有人罵他兩句,他會知道得清清楚楚,沒準還會回敬兩句;可是,當他去世之後,同樣地有人說他兩句壞話,他照舊會睡得很安詳。

從這個比較極端的事例中,我們可以知道:外在的存在,不能離開能認識的精神主體;有能認識的精神主體存在,纔有外在的一切存在。並且我們對外物的認識,大體都是相同的,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沒有人把老鼠當成大象。

如果我們再進一步分析,就會發現在這相同當中,還有不同的成分。當我們到商場買衣服的時候,有人喜歡紅色的衣服,有人喜愛黃色的衣服,有人愛穿仔褲板鞋,有人愛穿西裝禮服。

外在東西本身是沒有變化的,爲什麼我們對它會有喜愛和不喜愛的分別呢?這種不同,是因爲我們每個人的心不同。自己喜愛的東西,它的價值就會隨着我們的喜愛程度相應地提高;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它的價值也會隨着我們的討厭程度而相應地降低。

除了不同的人對事物有不同的評價,就算是同一個人,對同一事物的認識也並非是一成不變的。我們認識上起了變化,或是一時情緒上發生變化,對於外在的認識也會產生相應的變化。所謂“心喜則物喜,心悲則物悲”,當我們看到一件東西的時候,總難免會將自己的感情投注到這個東西上。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除了文學以外,對佛法也深有所悟。蘇東坡在黃州時,常常坐船過江去拜訪佛印禪師。

蘇東坡學識豐富,口才又好,佛印禪師更是辯才無礙。所以每次兩個人辯論的結果,勝利總是在佛印禪師這一邊。

有一天,佛印禪師教蘇東坡坐禪,蘇東坡很高興地穿起大袍,坐在佛印禪師的對面;兩個人對坐了一會兒,蘇東坡頭腦一轉,問佛印禪師道:

“你看我坐着,像個什麼?”

“像一尊佛。”佛印禪師心平氣和地答道。

蘇東坡聽了這句話,心裡就像灌了蜜美滋滋的。這時佛印禪師反問蘇東坡道:“你看我像什麼?”

蘇東坡看佛印禪師穿着大袍,婆娑於地,這一下給他抓到機會了,他連譏帶諷地說:“我看簡直是一堆牛糞啊!”

蘇東坡答後,偷看佛印禪師一下,想看他有什麼表示。只見佛印禪師依舊眼觀鼻,鼻觀心默然端坐着。

蘇東坡得意洋洋回到家,便眉開眼笑對妹妹說:“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每次跟佛印師父辯論,都輸給他,今天總算贏了一次!”

“你是怎麼勝他的?”

蘇東坡便把跟佛印禪師對坐時的談話,一五一十地講給妹妹聽。蘇小妹聽了,搖頭嘆道:“哥哥,你又輸了!”

“我輸了?我罵師父是一堆牛糞,師父給我罵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這怎麼是我輸呢?”

“萬法唯心,心外無法,這道理你是知道的。”蘇小妹對蘇東坡說,“佛印師父心裡想的是佛,所以他看你像一尊佛;哥哥你心裡想的是牛糞,所以你看師父像一堆牛糞。你還不是輸了嗎!”

經小妹點撥,蘇東坡才恍然大悟,慚愧不已。

所謂“物隨心轉,境由心造”,人們眼中景物的好壞,與人心有很大關係。有一對雙胞胎姐妹,跟父母到花園遊玩,滿園的玫瑰競相開放,姐姐說:這花真好,刺的上面,全是鮮花。妹妹說:這花不好,花的下面,全是刺。

其實,兩個姑娘說的都沒有錯,景色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她們的心情。

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哪裡哪裡亮;消極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態度決定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想法,就有什麼樣的未來。

4.要養生,先養心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健康,我們所擁有的一切也就失去了意義。人的健康,分爲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我們平時所說的健康,一般都特指生理健康。其實我們不知道,心理健康往往比生理健康更重要。

心理狀態,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爲評價人體健康的四大指標之一。這是因爲心理健康狀態與疾病的發生、發展,與家庭、社會、事業都有不可分割的聯繫。社會調查表明,心理疾病已成爲21世紀的“世紀病”,成爲人類健康的主要敵人——人類已從“軀體疾病時代”進入“精神疾病時代”。

常言說得好,心病還得心藥醫。快樂是通往心靈安詳的要道,樂觀是治療心病的靈丹妙藥。生活處境、生活狀況相同的人,樂觀主義者往往健康無恙,即使有時患病,也容易不藥自愈。

科學研究表明,樂觀、開朗、愉快、喜悅的情緒,能增強大腦皮層的功能和整個神經系統的張力,促使皮質激素與腦啡肽類物質的分泌,使機體抗病能力大大增強,並能極大活躍體內的免疫系統,從而有利於防病、治病。所以,用樂觀的精神取代不良情緒,這對人體的健康十分重要。

“舉世皆從愁里老,樂觀纔是長壽藥。”擁有快樂,就等於擁有了健康。來自心理學家的統計表明,約有百分之七十的心理疾病患者是因爲忽視自己的心理狀態而加劇了病情的發展,加速了心理惡化的進程。

身清淨,不生病;心清淨,無煩惱。我們想要時時快樂,就要經常抽出時間來關照一下自己的內心,爲自己忙碌疲憊的心靈做做“按摩”,使心靈也能像身體一樣,經常得到維護和保養。

中國民間流傳着一首亦莊亦諧的歌謠,可謂道出了獲得快樂的法寶: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能受苦乃爲志士,肯吃虧不是癡人。敬君子方顯有德,怕小人不算無能。退一步天高地闊,讓三分心平氣和。欲進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慮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應有餘步。持黃金不足爲貴,知安樂方值千金。事臨頭三思爲妙,怒上心忍讓最高。切勿貪意外之財,知足者人心常樂。若能以此去處事,一生安樂任逍遙。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