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一猶豫,他救人的心就會受干擾,甚至會打消救人的念頭。這樣,政府這個好的制度便形同虛設,沒有實際效用了。你這種行爲眼前看似乎是好事,但若長遠來看,對國家、對人民非常不利。
所以做任何事都要眼光長遠、要深謀遠慮,不能僅憑一腔的熱血,喜歡怎麼做就怎麼做。你首先要洞察事實真相,然後才能放開手去做。
古人講:“人之爲善,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無論我們做什麼,眼光都要看得長遠,看得深微。而一般人往往眼光淺近,只看眼前,不知道他的行爲對今後的影響。所以我們的所作所爲,要爲整個社會、國家來設想。只有用全局的觀念去看問題,我們才能找到最恰當的處理問題的方法。
3.世事需洞明,人情更練達
《紅樓夢》裡有一幅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是第五回《遊幻境指迷十二釵飲仙醪曲演紅樓夢》中的一副對聯,曹雪芹把它裝裱在了王熙鳳的“辦公室”裡,細細品味真乃至理名言。
“精神到處文章在,學問深時意氣平。”這是一種學識,是對社會與人生的深刻領會。人生一世,苦讀十年詩書,但比起世間的學問,浩如煙海的書籍不過是九牛一毛。學校只是讓我們學了一些最基本的科學知識,關於做人的知識,就只能在社會這個大染缸裡學了。
“世事洞明”體現着一種成熟、聰慧,“人情練達”演繹着一種老成、幹練。尤其在中國這個自古以來就以“人治”代替“法治”的“關係社會”裡,不懂一些做人做事的“潛規則”,就只能拿頭往南牆上撞了,沒準頭都撞破了你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到最後才“驀然回首”——原來,“潛規則”纔是“硬道理”。
曾幾何時,我們誰不像一個開足馬力的火車頭,只顧自己一個人噴着氣往前趕,很少顧及周邊的紛繁雜務。而結果,也只能像當年單場狂砍81分的科比,雖然贏得了尊嚴,卻也輸掉了整個戰役——你不能一個人去戰鬥。
現代社會也是這樣,單打獨鬥的年代已經成爲歷史了,個人能力再強,也必須依靠整體而存活。人是社會當中的人,每個人都無法離開社會而獨立存在,尤其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社會分工高度專業、生活節奏高度勁暴的今天,只有協同合作才能完成各種工作。
真是應了那句老話:團結就是力量。一個沒有團隊合作能力的人,哪個企業敢要你呢?沒準哪天你就變身成孫悟空,大鬧天宮一番了。領導可不想爲了管你而浪費自己的精力,更不想雖然管住了你,卻被你在手上撒了一泡尿!
按照教科書上的說法:
人情世故,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積累的約定俗成的行爲規則,屬於社會知識範疇;這些知識大半來源於與不同人羣的社會交際,也來源於社會衝突與社會發展。
其作用是,在有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情況下,人情世故能幫助我們緩和與他人之間的緊張度,也比較容易讓他人感到與我們交往的愉悅感與建設性。
爲了響應國家構建和諧社會的號召,有人把“人際關係的和諧”列爲人生的十大財富之一,很有道理。所謂“和氣生財”,在這個以金錢爲信仰的社會,可以說,和諧的人際關係幾乎成了我們安身立命的根本。
要構建和諧的人際關係,就必須具備一點心理學知識,對人性的瞭解,是人與人之間和諧、合作的基礎;更有甚者,可能關乎到我們的身家性命。《三國》中的張飛,可以說是因此送命的典型,我們不能不引以爲戒。
要理解他人,必定要通過語言。因此我們必須能靜下心來,聽別人說話(心有靈犀,相視而笑、莫逆於心的機率估計不大),這纔有瞭解他人的可能。
但在現代社會當中,人往往都太“個性”、太“自我”了,一言不和便滿嘴的問候您家屬的話,讓你也忍不住想“禮尚往來”,回敬幾句。如果連尊重他人這一點都做不到,談理解他人未免就有點奢侈了。但我相信大部分人還是具有一定的“文化”素養的,電視節目裡到處都是“老師”嘛。
言歸正傳,其實能真正做到“世事洞明,人情練達”的人的確不多,所以要想增長學問,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斷能力,只有處處留心、時時學習才行。“世事洞明,人情練達”,這是從思想高度上概括的,說實在的也很簡單(如果我們光說不練,也就不簡單了),就是一項做人的基本原則:做人要厚道。
下面我們看看孔子他老人家的一個厚道做人的故事。
一天上午,大司寇孔子由幾名弟子陪同,徒步在魯都城內巡查社會治安,來至南菜市時,發現一羣人在圍觀兩個打架鬥毆的人。
孔子住步,只見:兩筐青菜撒在地上,被踐踏得不成樣子;兩個廝打的人蓬頭垢面,踏掉了鞋子,扯破了衣服,抓破了臉皮。那個四十多歲的壯年人猛使一個別腳,把那個少年摔倒了,跨腿騎到他身上,正欲舉拳猛打其頭。
孔子上前抓住了那壯年人的拳頭,大喝一聲:“不許打人!”
圍觀者怒指壯年男子,憤憤評說:
“冉仁真是個老無賴!”
“冉仁欺負孩子!”
“冉仁擠佔少年的攤位,還弄爛人家的青菜!”
兩個打架的人看見當官的來了,立馬就不鬧騰了,低頭垂手站在大司寇孔子面前。那少年說:“回稟大司寇,小人叫程敬,我先來此賣菜,冉仁硬把菜挑子放在我的攤位上,還讓我‘滾蛋’!我與他辯理,他不僅將我的一擔青菜撒了,還打人。請大人給小民做主!”
“對,對!就是這麼回事!”衆人不約而同地說。
在大司寇面前,冉仁剛纔的那副兇相一掃而光,嚇得目瞪口呆,面色蒼白。
“你冉仁,要學仁啊,不能害人!”孔子威嚴地說。
子路扯了一下孔子的衣衫,與老師低聲耳語:“這冉仁是冉雍的父親。”
“是嗎?”孔子聞言十分驚訝。隨後,孔子轉身走至跟在最後邊的冉雍跟前說:“這事就由你處理了!”說完,離開了南菜市。
冉雍目送老師離開,然後走到程敬面前掏出銀子:“小兄弟,你受驚了,權且收下這四兩紋銀作爲對你的補償吧。”
程敬接過銀子,對冉仁說:“你也向這位小哥學學!”
冉仁兩眼直瞪瞪地看着自己的兒子,感覺身上的衣服好像都被人扒光了,真是丟盡了這張老臉!
回到家,冉雍對坐立不安的父親說:“爹啊!您老人家再這樣下去,孩兒還能在曲阜立身做人嗎?我是夫子的學生,處處以禮行事,您這樣蠻橫無理,我還有臉做孔子的學生嗎?”
冉仁羞愧地低下頭,對兒子說:“千錯萬錯,都是爹的錯。這次,被夫子碰上,大司寇給咱留了這麼大的面子,他說的話,我全記住了。今後,我一定做一個站得住腳的人。”
果然,冉仁從此變成了一個孔子說的“學仁”、“不害人”的好人。在南菜市上,他和程敬竟然成了互幫互助的好朋友。
幾天之後,冉雍就此向老師覆命。
孔子說:“我料定你能把此事處理得很好。因爲,我知道你是一個學識深、仁德高的人啊!”
佛家雲:多容則融,有量則諒,善合則和。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古人做人還是比較厚道的。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像孔孟那樣以“君子之行”要求自己,但人們對這樣的君子還是有幾分佩服的,還是心嚮往之的。
鑑於現在的人心有些不古,現在的世道有些日下,國家提出了針對提升國民素質的“八榮八恥”德育教育,並對傳統文化的傳播進行了很大的扶持。這對於人們品德的提高,和諧社會的建構都是具有重大意義的,可謂是應時、應需之舉。
4.“中庸”做人好辦事
消費時代的來臨導致現代人越來越傾心於感官的享受,這引發了許多典型的現代病。對名利、金錢、地位的過分追求,勢必使人不能平靜地對待自己的際遇。過度跟過度一樣,一旦超過其自身的承受力,到頭來吃苦的還是自己。在這樣的大背景、大前提下,中國古人提倡的“中庸之道”又重新回到了我們的視野。
“中庸”,是中國古代一個至高的行爲標準,它是哲學上講的最合適的“度”。對於一種行事方法的判斷,無所謂什麼是正確的方法,只有什麼是合適的方法。合適,就是不走極端。但目前,中庸之道往往被我們理解爲平庸和圓滑,認爲中庸就是溜鬚拍馬、兩邊討好,就是和稀泥;這是一種很大的誤解。
中庸之道,強調的是做人的藝術和做事的方法,其實質是物極必反、以柔克剛的辯證哲學,它源自古人對世界的洞察與體悟。我們看這個世界,它總是陰陽相對、黑白相依的:有男人就有女人,有吸引就有排斥,有物質就有反物質。可以說,我們生活在一個“相對”的世界,任何事物都是“二元性”的。
任何一個概念,比如“白”,究竟什麼是“白”呢?你想解釋它,首先必須找到一個跟它相對的概念。如果你把它解釋成“白色”,就必然是想到了“黑色”,沒有黑哪有白呢?如果你把它解釋成“清楚、明白”,就必然是想到了“朦朧、模糊”。再比如“男人”,什麼是“男人”呢?如果你不知道“女人”這個概念,又何來“男人”一詞呢?
可以說,我們的思維方式,我們的整個人類文明,都是基於這種“二元性”思維的。絕對的“一元性”,是不能用我們人類的語言去描述的。
說到了絕對的“一元性”,就必然要說到世界的本質。老子說:什麼是世界的終極呢,實在是沒有辦法說明白;既然沒辦法說清楚,就權且名之爲“道”吧。所以,只是一個權宜之計,並不是那個真正的東西。
這跟佛家有異曲同工之妙,爲什麼佛家強調“萬法皆空”呢?因爲諸法假名,故不真;那個真實的東西,是不能說的。佛祖拈花,迦葉微笑,他在笑什麼呢?你只能自己去“悟”,說出來就不是那個東西了。
而儒家不同,它是強調經世致用的,所以它的中庸之道正是應和了這種客觀世界的“二元性”。它更接近一般人的需求,更符合“人性”的“相對性”。這也就可以解釋,爲什麼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遠之”了,他不去探討那個“絕對”是否存在,只是教我們生而爲人,如何“好好活着”。
說完了相對與絕對,接下來我們看看什麼是真正的中庸之道,以及我們應如何“走”中庸之“道”。
“四書”裡面有《中庸》這本書,其開篇便是:“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這是《中庸》裡提綱挈領的一句話,也基本上把所有儒學都講完了。中庸,既不是簡單的折中,也不是庸俗的中間路線,其主旨在於修養人性。中庸的理想狀態,是一切處於和諧之中,這種和諧就是天地萬物各安其位、各適其適。
中庸之道,是讓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監督、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聖、合內外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分而言之。“喜怒哀樂之未發”,是個什麼狀態?關鍵是“未”字,表明古人不主張在錯誤觀念到來之後再進行修正,而是在思緒紛飛之前便能清明自覺。一旦在心念紛飛之前便自覺,那麼隨後思緒所及便無不合乎自然之道、中庸之道。
每個人都有感情衝動的時候,但是必須將衝動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內,太過就會產生傷害。《黃帝內經》中說: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所以喜怒哀樂等情緒,都不能太“濃”,“歸心靜然,可以長生”也。至於如何才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就需要平日多培養自己的一身“浩然正氣”,正氣足則邪不能幹。
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有這樣一句話:“闡舊邦以輔新命,極高明而道中庸。”中庸之道其實是通往極高明境界的一種最適當的方法,它的特點正如中國古人所說:“絢爛之極而歸於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