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浩蕩兩千年 > 浩蕩兩千年 > 

第一部·第六章 最後的世族 (2)

第一部·第六章 最後的世族 (2)

新朝要重樹中央集權,就必須削弱世族力量,而要達成這一目標,遏制土地兼併,是關鍵一役。王莽提出的改革方案最爲決絕——恢復全面的土地國有制,然後平均分配給農民耕種。其具體政策是:把天下的田地都更名爲王田,一律不得買賣,凡是一個家庭男丁不到八個而田地超過一井(計算單位)的,就把多餘的部分分給宗族和同鄉的人。

這是自商鞅“廢井田”之後,第一個重新推行土地國有化的政權。

在此之前,針對土地兼併的狀況,很多人提出過種種的遏制設想,比如董仲舒就建議“限田”,他深知恢復到井田制的老辦法是不可行的,不過可以通過額定每戶擁有土地的上限,來防止兼併過度。這種在肯定土地私有制的基礎上平均地權的思想,在後來的歷史中是一種主流,漢哀帝時就試行過限田的辦法,他下詔“關內侯吏民,名田皆不得過三十頃。”

如果從兩千年曆史來看,從先秦到1949年,歷代治國者試圖將土地全面國有化的人非常之少,嚴格來講,只有兩人,一是新朝王莽,再一個是中華民國的締造者孫中山。

土地私有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數百年,一朝更改,對社會秩序造成的震盪可以想見。史載它的執行結果是“農民和商人都失去了工作,市場上的所有交易都停滯了,民衆站在道路上相視而哭泣。”

在推行土地國有化的同時,王莽宣佈不準買賣奴婢,其理由是奴婢買賣有悖於“天地之性人爲貴”的聖人之義。從記載看,王莽似乎一直對奴婢抱持同情的態度,在還沒有當上皇帝的時候,他的次子殺死了一位婢女,王莽硬逼着他自盡償命。因此,不少史家對王莽廢除奴婢制度的評價很高,認爲是一個人道主義的創舉。不過,僅從經濟的角度來看,王莽的思考未必及此,限制土地兼併與限制人口兼併,是打擊世族門閥勢力的配套性政策。

王莽的經濟改革,可以用“一敗塗地”來形容。

“五均六筦”的國營化改革,剝奪了民間工商業的所有利潤,卻沒有帶來國庫的充沛,土地國有化引起中產以上利益集團的集體反抗,七年四次的幣制變動更是讓金融秩序大亂。王莽還是一個特別多疑和迷信的人,常常藉口地震或日食裁撤官吏,在執政的十多年裡竟然換了八任大司馬。他的改革得罪了幾乎所有的社會階層,接下來發生的悲劇就變得難以避免了。

公元17年,荊州大荒,饑民紛起叛亂,四年後,關中地區也鬧大饑荒,烽火更加猛烈,而各地的世族門閥、劉氏宗族乘機隨之造反。

到公元22年,王莽不得不下詔書,廢止即位以來的所有改制政策。可是,天下事已不可爲,第二年的10月,叛軍攻進長安城,當了十五年皇帝的王莽逃至未央宮的漸臺,被一個叫杜吳的人砍下腦袋。

自漢之後,人們對王莽多持毀垢的態度,唐代詩人白居易有詩曰:“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僞復誰知?”不過到了近世之後,知識界的態度大有更改,民國學者胡適就兩次撰文爲之翻案,他寫道,“王莽受了一千九百年的冤枉,至今還沒有公平的論定……然而王莽確是一個大政治家,他的魄力和手腕遠在王安石之上。我近來仔細研究《王莽傳》、《食貨志》及《周禮》,才知道王莽一班人確是社會主義者。”因寫作《中國人史綱》而聞名的臺灣歷史學家柏楊也在自己的著作中說:“王莽是儒家學派的鉅子,以一個學者建立一個龐大的帝國,中國歷史上僅此一次。王莽有他的政治抱負,他要獲得更大權力,使他能夠把儒家學說在政治上一一實踐,締造一個理想的快樂世界。”所以他的改制都是“爲了改善這種不公平和剷除造成這種不公平的罪惡。”

胡適、柏楊的翻案,是故作驚人之語,還是意識型態上的共鳴,自可留於讀者評說。不過,一個值得思考和討論的話題倒是:爲什麼實施了幾乎爲同一版本的經濟改革,劉徹成一代大帝,而王莽卻人頭落地?

答案似乎有四:其一,武帝啓動改革之時,“削藩”已經成功,政治上形成不容對抗的集權;其二,武帝的對匈戰爭順乎民心,爲改革創造了強大的輿論壓力;其三,七十年的“文景之治”,爲國營化政策留下了巨大的斂財空間;其四,武帝有效地發揮了能臣以及酷吏的作用。

以上四條,王莽無一可得,他的失敗是從一開始就預埋下來的。因此,任何經濟改革,都有路徑選擇和“時間窗口”兩個重要條件,錯過一個,都難取全功。

在推翻新朝之後的十來年中,中國又陷入一個“人相食”的亂世。

在公元2年,全國登記在籍的戶數爲1236萬,總人數有5761萬。據《漢書·食貨志下》記載:王莽還沒有死的時候,天下亂殺,人口已經減少了一半。

公元25年,劉氏宗族劉秀稱帝,建立東漢政權,史稱光武帝。在他建政之時,戶籍登記者只剩下十分之二。另據《後漢書·劉盆子傳》記載,劉秀登基後那幾年,天災不短,公元26年,天下大飢,人相食,城郭皆空,白骨蔽野。第二年,百姓飢餓,人相食,黃金一斤只能交換到大豆五升,全國的道路交通都斷隔了,糧食無法長途運輸,當兵的只好用雜果來充飢。到公元30年前後,中原連續遭受旱災、蝗災和重大水災,谷價騰躍,人用睏乏,郡縣殘荒。據歷史學家們的推算,當時全國人口銳減,在籍的人口竟只剩下1200萬左右,比秦始皇統一中國時還少了幾百萬,西漢二百餘年的社會積蓄可謂付之一炬。

劉秀是南陽的遠裔宗族,從小勤於稼穡,還經常往返於宛地作糧食買賣。他這一脈宗族正是王莽想要削弱的地方世族勢力,劉秀的舅舅就是前面敘及的南陽世族樊宏,劉秀的岳父郭昌是南陽一帶的富豪,田宅財產數百萬。他的妻兄陰識“有田數百頃”,姐夫鄧晨是“世吏二千石”的官僚大地主,妹夫李通“世以貨殖著姓”,爲商人大地主。此外,跟隨劉秀創建東漢政權的開國功臣鄧禹、耿弇、馮異、銚期等“雲臺二十八將”,大多是豪強世族。由此可見,在王莽與世族門閥的經濟和軍事戰爭中,後者最終取得了勝利。

然而,當劉秀披上帝袍之後,他馬上轉換了角色。王莽想要解決的豪強割據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反而愈演愈烈,劉秀本人就是豪強出身,並靠這個集團的扶持登上帝位,在戰爭時期,地方勢力乘機廣佔田園,營建塢壁,擁衆自重。劉秀一旦擁有天下,也不得不對昔日的“自己人”下手。

政策的動刀之處,仍然是土地兼併和人口兼併。

東漢政權延續了西漢的名田制度和戶籍制度。《後漢書》中多處提及,朝廷下令“吏民不得田宅踰制”、“商者不農”等等,劉秀也數次下詔釋放奴婢,可是成效卻非常微小。公元26年,剛剛登基爲帝的劉秀就委派馮異清剿南陽等地的豪強,他下令說,“那些擁有城堡的人只要投降了,就將他們遷居到京城來,把民衆驅散,讓他們重新耕地,把營堡要全部摧毀,使他們不能重新嘯聚,這次討伐不是爲了佔領土地和屠城,只要能夠平定就可以了。”可見,劉秀意在驅散,而非殺戮,確是“手下留情”的。在馮異等人征討下,南陽、河南以及江淮一帶的豪強被削平不少,可是在全國範圍內,豪強大姓擁兵裂土、雄踞鄉里的現象依然存在,史載,京城和南陽一帶,都是皇帝的親戚和重臣,他們擁有的土地都超過了朝廷規定的數量,但是沒有法律可以約束他們。

到了公元39年,在執政十五年之後,劉秀終於痛下決心,下達了著名的“度田令”,要求全國嚴格檢核墾田頃畝和清查戶田,以徹底杜絕兼併之勢。

可是,《度田令》在朝野上下遭到了強烈的反抗,劉秀爲了殺一儆百,逮捕大司徒歐陽歙,以他在任汝南太守期間度田不實,接受賄賂千餘萬爲罪名,將之處死,歐陽歙的弟子千餘人集體上書,爲其求情,劉秀不準。其餘被處決和處分的重臣還有河南尹、南郡太守和琅邪太守等人。爲了對抗,各地豪強紛紛武裝暴亂,他們攻擊政府住所,殺害行政長官,當政府軍前往追剿時,他們就一鬨而散,軍隊一走,很快又屯集在一起,這種情況,以青、徐、

幽、冀四州最爲嚴重,而這四大郡州又是當時的國之重鎮,可見反抗之烈。

劉秀四處彈壓,恩威並施,總算把叛亂平息了下來,可是,豪強勢力實在太大,頑疾終於不能徹底割除。到了後來,劉秀一聲嘆息,只好與之妥協,他留下了八個字,曰“苟非其時,不如息人”,也就是自認時機不到,不如息事寧人。

中國自從形成大一統的帝國模式之後,歷朝新建,首要任務必是“削藩”,“削藩”成功,中央集權可得,“削藩”不成,中央與地方的權力之爭必永無寧日。東漢初建,豪強除而不盡,光武帝就學不成漢武帝了。在財經和產業政策上,他也不得不把權力下放。

東漢延續前朝舊制,仍然實行鹽鐵專營政策,不過把大司農所屬的鹽官和鐵官下放歸郡縣經營,同時廢止均輸官等。這意味着,中央把很大的一塊專營收入放給了地方,同時放棄了流通領域的國營化戰略,這直接造成了中央財政的羸弱,以及對地方控制力的減少。到了章帝時期,公元84年,爲了解決國家財政困難,又把鹽官和鐵官收歸大司農,由中央政府統一實行鹽鐵專賣。可是,僅僅三年後,章帝駕崩,新即位的和帝就下詔,“中央不再實行鹽鐵專營,允許民間自主經營,所得的專營收入重歸地方金庫。”

此外,在地方行政治理上,權力也被分解。劉秀把全國分爲13州,除了京城之外,各派刺史一人主政。最初,刺史僅履行監察郡國之責,但隨着其權限的不斷擴大,刺史逐漸發展爲兼領行政、財務、軍事的地主長官,其權力空前膨脹,到東漢中後期形成了子承父職的門閥景象,地方割據已成赫然事實。史家唐長孺便認定,“州郡僚佐中所謂大吏、右職,照例由本地大姓壟斷。大姓冠族每郡只此數姓,所以州郡大吏就帶有世襲性。我們認爲,東漢時期的地方政權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當地大姓、冠族控制的。”

總而言之,東漢一朝再沒有出現強權皇帝,世族力量非但沒有削弱,反而日漸增強,中央朝政則被外戚和宦官輪流把持。在莊園經濟之下,自由的民間工商業者顯然並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各地方豪強一方面握有行政的權力,另一方面又利用各種專營政策,形成了無與競爭的權貴經濟,文景時期的民間經濟大發展景象再沒有重現過。《後漢書·循吏列傳》中記載過這樣一個故事:耒陽縣出產鐵礦,當地民衆聚而冶煉,頗有了一番氣象,一位叫衛颯的官員看見有利可圖,就上書朝廷,將之國營化,從而每年增加了一筆非常可觀的收入。《後漢書》作者對此非常讚賞,把衛颯歸入“循吏”之列。

公元184年,冀州鉅鹿郡(今河北省邢臺市鉅鹿縣)爆發聲勢浩大的黃巾軍起義,朝廷徵調諸路兵馬平叛,擁兵將領與地方世族豪強借機掌握大量武裝,繼而引發了“董卓之亂”。從這一時間開始,到公元589年的整整四百年,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混亂和分裂時期,是爲魏晉南北朝。

這一時期內,各路英豪紛紛登上歷史舞臺,先是曹操、劉備、孫權等人割據爭霸,中國進入著名的三國年代。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逼迫漢獻帝遜位,建立魏朝,東漢滅亡。公元265年,出身河內(今河南)世族門閥的司馬炎取代曹魏政權建立晉朝(西晉),繼而滅蜀國和吳國,統一了天下。然而僅僅經歷了九年的短暫安定,馬上爆發了延綿十六年之久的“八王之亂”,到公元316年,匈奴軍乘亂攻破洛陽,是爲“永嘉之亂”,晉政權南下建康(南京),建立東晉。其後兩百多年,中國分裂爲南北兩朝,

在北朝,各民族紛紛建立起各霸一方的王國,先後竟有十六國之多,一直到公元439年,才由鮮卑族拓跋氏所建立的北魏統一了北方,然後再度分裂,一百多年裡,又先後經歷了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諸朝。在南朝,也是數度改朝換代,東晉一脈持續了一百來年,到公元420年被甲兵出身的劉裕所奪取,其後經歷了宋、齊、樑、陳四代。

這數百年間,工商經濟出現了驚人的大倒退現象。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