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其有餘不足,則知貴賤。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財幣欲其行如流水。”
——范蠡
管仲去世一百五十年之後,在南方出現了一位大商人,他的名字叫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後世尊之爲“商父”。與管仲“先商後官”的經歷不同,范蠡是“先官後商”。
范蠡輔佐的是“春秋五霸”中的最後一個霸主越王勾踐。勾踐的稱霸經歷最富戲劇性――先是戰敗幾乎亡國,被迫到敵國爲奴,然後臥薪嚐膽,歷二十年終成霸業。
越國地處長江下游的浙江、江蘇一帶,在西周時期尚是蠻夷之地,到了春秋,它與比鄰的吳國相繼崛起,形成爭霸之勢。公元前496年,吳越戰於攜李(今浙江嘉興),吳王闔閭負傷身死。兩年後,闔閭之子夫差與越再戰於夫椒(今江蘇無錫馬跡山),大敗越軍,越王勾踐被圍困於都城會稽(今浙江紹興)。爲了避免滅國之禍,謀士范蠡獻計,向吳王求和乞降,以待復起,他用寶劍在石頭上刻了十二個字,“待其時,忍其辱,乘其蔽,就其虛”。范蠡陪同勾踐入吳國爲奴,前後三年,受盡屈辱。
被放歸越國之後,范蠡又提出“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他先是遍覓美女獻給夫差,讓他沉迷酒色,荒廢國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名列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同時,着力于軍政經濟的建設,從《越絕書》、《吳越春秋》及《史記》等史料看,他在三個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首先是建立各種生產和軍事基地。他建築了山陰小城和山陰大城,把都城從山麓平陽下遷到沼澤平原地帶,使越國有了一個堅固的中心。在水土資料豐富的大城東郊築塘,建立了糧食基地──富中大塘;在大城周圍根據地址、礦產資源建造了畜牧基地雞山、豕山和犬山,水產基地目魚池,蔬菜基地稷山,冶金基地姑中山、練塘、錫山和六山,鑄劍基地赤堇山、稱山,造船基地船宮,練兵基地時浦,木材基地木客,編織基地麻林山和葛山,食鹽基地朱餘。通過建設這些生產、軍事基地,有計劃地重構了越國的國民經濟。
其次,以價格調控的辦法促進糧食生產。他說:“夫糶,二十病農,九十病末。末病則財不出,農病則草不闢矣。”就是說,市場上的糧食價格,如果下跌到每石糧食只值20錢,就會穀賤傷農,打擊農民;如果上漲到每石糧食值90錢,就會打擊工商業者。打擊了工商業者,國家的稅收和財政收入就會下降;打擊了農民,農民就會荒蕪土地,全國就會鬧饑荒。因此,他向勾踐建議,最好把市場上的糧食價格控制在“上不過八十,下不減三十”的限度內——每石糧食最高不超過80錢、最低不低於30錢,用現代的語言來說,就是實行宏觀調控的“浮動價格”政策。這樣,農業和工商業都能得利,物價穩定,關隘和集市繁榮,是真正的治國之道。
那麼,怎樣才能把糧價控制在“上不過八十,下不減三十”的合理幅度之內呢?范蠡說:“論其有餘不足,則知貴賤。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就是說,只要搞清楚哪些商品是供過於求的——“有餘”、哪些商品是供不應求的――“不足”,就可以知道哪些商品價格要下跌、哪些商品價格要上漲――“即知貴賤”。他已認識到,由於市場供求對生產的影響和調節,供不應求的商品上漲到一定程度,由於供給的增加和需求的減少,商品價格就會下跌——“貴上極則反賤”;反之,供過於求的商品下跌到一定程度,由於供給的減少和需求的增加,商品價格又會回升、上漲――“賤下極則反貴”。換言之,他已從現象上認識到,由於供求關係的影響,商品的價格會圍繞其價值而上下波動。
根據上述認識,范蠡進而提出了國家運用經濟手段去調控糧食價格的辦法。他的辦法是:“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當市場上的糧食價格上漲時,國家就用低價拋售糧食的辦法——“貴出如糞土”,把糧價壓下來;當糧食價格下跌時,國家就用高價收購的辦法――“賤取如珠玉”,把糧價擡上去。他認爲,國家採取這樣的宏觀調控政策來控制糧價,就可以穩定市場,讓國家富強。
其三,范蠡還天才地發現了宏觀經濟的週期性波動,並據此來設計政策。他說:“旱則資舟,水則資車,物之理也,”在旱災之年要預見到大旱之後可能發生水災,因此要及早資助造船業的發展,以免水災來臨時發生舟船供應短缺;反之,在水災之年要預見到以後可能發生旱災,因此要及早資助車輛生產。他還提出“積著之理,務完物,無息幣。”就是說,要發展商業、積聚財富,務必嚴格注意商品的質量――“務完物”,還要注意加快資金週轉——“無息幣”,不要讓貨幣滯留在手中,成爲死錢。他的這些見解,即使到今天,也仍然是駕馭市場經濟所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
越國在范蠡的治理下,果然“修之十年,國富”,此長彼消之間,吳越國勢逆轉。公元前482年,勾踐興師伐吳,殺吳太子。九年後,再敗吳師,夫差多次乞降,范蠡力諫勾踐不準,遂滅吳。經此役,越國大興,勾踐與齊、宋、晉、魯等諸侯會盟于徐州(今山東滕縣),周天子派專使前往祝賀,並封勾踐爲“伯”(霸),從此,“越兵橫行於江、淮東,諸侯畢賀,號稱霸王”。
越國稱霸之後,范蠡被拜爲上將軍,然而他卻做出一個十分反常、卻也讓他名垂歷史的舉動——掛冠出走,帶着美女西施“乘扁舟浮於五湖”。臨行前,他對另外一位輔佐大臣文種說了一段非常著名的話:“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爲人,長頸烏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安樂,子何不去?”文種不聽,後來果然被勾踐賜劍自盡。
范蠡辭官,並沒有“飄然不知所終”,而是開始了第二段人生,他數易其居,成了一個超級大商人。
范蠡先是出越入齊,更名爲鴟夷子皮,他在大海邊從事農耕養殖(“耕於海畔”)和土產貿易,很快“致產數十萬”,成了遠近聞名的富商,迄今,河北、山東和江蘇等很多地方誌中仍然留有他的經商傳說,譬如管仲開辦過皮毛集市的河北蠡縣便記載范蠡也曾在此做皮毛生意,該縣因此得名,他還在江蘇無錫從事過種植,該地現存“蠡國”和“西蠡河”等地名,沿太湖周邊地帶,尚有不少以“蠡”字得名的地方,如蠡湖、蠡橋、蠡口鎮、蠡莊渡等等。據傳他還寫了一部《養魚經》,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淡水魚養殖的專著,後被收入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齊王聞其賢,請他去當國相,不多久,范蠡再辭,遷居到陶,更名爲陶朱公。十九年之間三次積累家產到千金之多。他還廣散家財於貧窮的鄉鄰親戚,因此又有好德之名。他的子孫繼承家業,累代經商,“遂至鉅萬”。因爲范蠡的故事太過神奇,所以後世把有錢人概稱爲“陶朱公”。
從各種史料分析,無論是在齊國還是在陶,范蠡從事的產業都是農耕和畜養業——“復約要父子耕畜”,此外還經營季節性特產的長途販運。他顯然把治國之術用到了經商之中,司馬遷引用他的話說,“致富的策略有七種,越國用了五種就稱霸天下,既然用在國家上如此有效,我要把它用在家業經營上。”
經濟週期是現代經濟學中的名詞,治國與爲商之道一樣,關鍵在於認識週期,同時善於運用週期,在這方面,范蠡無疑是一位世界級的先覺者。他是一位天文學家,在越國主政時曾籌建了有史以來第一個高46丈的觀象臺,他將天文運行與農業豐歉進行了週期性研究,並據此預測商品供求及價格的週期性變化趨勢,形成經營的策略。他給出了一個週期性的公式:“歲星(木星)運行到金的位置時是豐收年,在水位時是澇災年,在木位時可能有饑荒,在火位時則是大旱之年。每隔六年有一次豐年、一次平年,每隔十二年出現一次大饑荒。這裡將古代天文知識與五行學說結合起來,認爲“歲星”即木星12年間分別經過金、木、水、火等方位而繞太陽一週期,同農業生產由豐年到災年的一個週期是相吻合的。
且不論這一週期性總結髮現是否完全的符合科學,不過,范蠡能夠以長期循環波動的眼光看待工商經濟,無疑已是非常的卓越――在古今中外的商業世界裡,幾乎所有的大成功者都是對週期有傑出認識和運用的人,其中包括宏觀經濟週期、產業週期和企業生命週期。農業生產從來就有“靠天吃飯”的特徵,范蠡從氣候和自然條件的變化來探求農業豐歉的週期性循環規律,以此掌握未來不同年份的農產品尤其是糧食產量的增減趨勢,他能富冠天下,便不是意外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