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隱患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新睿宋史 > 新睿宋史 > 

第367章 隱患

第367章 隱患

隨着時間的推移,趙諶發現在考場中巡遊的考官輕鬆的避開巡視的軍士,將文紙放在特定的考生面前,短短半個時辰之內,趙諶已經發現有不下七人獲得考官的垂青,趙諶不再無謂的記錄,看來此次科舉之前,朝廷曾三令五申告訴衆人不得考場舞弊,情節嚴重者,午門斬首,但依然阻擋不了鋌而走險之人,如此良機,實在難以放過。

趙諶靈機一動,見巡視的考官靠近,趙諶故意不斷盯着數個獲得考官協助舞弊的學子,考官上前冷冷道:“七十三號舉子,你可以退場了。”

趙諶低聲道:“大人誤會了,在下只是希望引起大人注意,前番向朝中進貢,但苦於無門,還請大人通融。”趙諶微笑着將手中早已懷揣着的碩大夜明珠塞入考官手中,考官眉頭一動,感受着手中夜明珠的品質,此顆夜明珠不禁碩大,而且外體手感圓潤細膩,乃是不可多得的佳品,況且趙諶所編排的謊言也並非虛言,不少學子想要找人送禮都是不知該往何處送,這些能夠作弊的舉子不僅家道殷富,而且定然朝中有人,就算只是富家一方的豪強,也早已打點關係,否則如何能在這隨時可能掉腦袋的科舉科考之地徇私舞弊。

考官心中不斷猶豫,捏着夜明珠的手掌不斷的鬆開或者捏緊,考官忽然道:“看你有心,這本事準備個其他人的,便宜你了,不過得了好處,就把嘴閉緊了,否則你知道後果。”

趙諶急忙抱拳道:“大人英明,小人從未記得大人來過。”

考官走後,趙諶心中冷笑,不過表面之上。自然要表現出一股喜悅的心態。

其實那考官也是佩服趙諶的膽量,同時也恐這個學子四處亂說,雖然京城之大此學子不會有太多作爲,但當今皇上可是常常微服私訪,若是被皇上撞見,那便是在劫難逃,這也是考官在猶豫之後,得到的最後定論,至於那不會得到舞弊文章的學子,量他也不敢多說什麼。

不少學子也同樣注意到了趙諶的舉動。一些有此想法的學子暗呼失誤,這種手段也許第一次能夠奏效,但若是反覆進行,便會被當做挑釁,不過儘管如此,依然有人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精神,藉故吸引考官的實現,以施行賄賂。

忽然只聽慘叫一聲,一個衣着華麗的舉子。倒在地上不斷慘呼,此學子額頭之上,在倒地之時不慎撞在門邊,此時鮮血如同滴血的連珠。不斷向下低落。

周圍的禁軍聞訊趕來,將周圍包圍起來,刀劍出鞘,滿是肅殺之氣。

這些學子哪裡見過這種陣勢。皆嚇得不敢言語。

只見考官吹鬍子瞪眼道:“豎子,你的聖賢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嗎?”

倒地的學子滿臉驚愕和難以置信,剛纔還頗爲和藹的巡考官。在接到重金收買之時,突然翻臉,將重金狠狠的甩在地上,歇斯底里的怒罵行賄學子的品行不端,周圍兵士二話不說,將受傷倒地的學子架起,朝着外面拖去,那學子醒悟過來,大喊大叫冤枉,無奈之下不斷喊着還有同謀之類,不過那些兵士可不會多聽一句。

巡考官整了整衣衫,朗聲道:“如此品行低劣之人,居然還妄圖榮登朝殿,面視天子,實在是自不量力,可笑,可悲!”

周圍衆人不禁唏噓,幸好沒有被當做殺一儆百的目標,這些學子也不傻,見趙諶行賄成功,而紛紛效仿者便被無情滅殺,看來無非是殺雞給猴看,這些抱着僥倖心理的學子不得不放棄了原先的計劃,趙諶搖頭不已,前門搜查極爲嚴苛,但依然還有這麼多人帶着行賄的寶貝,真可謂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趙諶也不得不佩服這些學子的聰明才智。

趙諶拿過巡考官給予的文章與題目比對,果然絲毫不差,趙諶心中冷笑,果然任何事情相以簡單的方式解決,最終都成了奢望。

忙碌中的時間總是過得飛快,趙諶興意闌珊,隨手寫下文字便交了上去,趙諶隨着學子離開的人羣,離開了此地。

趙諶穿過一個行子,頓時有衆多兵士圍了上來,警惕的護衛在側,趙諶在兵將的帶領下,朝着皇城而去。

趙諶找地方卸去妝容,在兵士護送之下到達皇宮,相比行刺之事,趙諶對於科舉考試極爲關切,一衆大臣早已翹首以盼,但趙諶此刻並無心情寒暄,淡淡說了幾句,便回到御書房,趙諶急召王惜宸到此,有要事商議。

趙諶派人去尋王惜宸,將皇上召見的消息通告,王惜宸還有些疑問,科舉制度任務繁重,並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做好的,尤其此次科舉關乎大宋國運,自然不能馬虎,但人算不如天算,就算金國嚴密籌備的科舉依然出現了較大的紕漏。

王惜宸見到面目憂色的趙諶,心中有股不詳的感覺,王惜宸上前拜見道:“皇上聖安,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趙諶上前將王惜宸扶起,苦笑道:“王兄,這些日子辛苦了,只是這科舉制度紕漏甚多,選拔出的‘人才’想必多不堪大用。”

“難道皇上知道詳情?”王惜宸急忙問道,王惜宸自覺百無一疏,選拔的官員,都是身世清白,沒有朝野派系,選擇的兵士三代之內都詳細調查過,試題也是在科考前三個時辰才最終商定,巡視檢查的哨卡設置了三道,但趙諶如此言語,自然是洞悉其中種種,想必趙諶也沒時間跑來找王惜宸開這種玩笑。

趙諶道:“實不相瞞,科舉開考之前,朕已經密佈通道,參與了科舉考試。”

王惜宸心中一驚,緊接着心中不禁酸楚,雖然趙諶的確發現了問題,但對於王惜宸來說,果然趙諶對其並非完全的信任。

趙諶自然明白王惜宸心中所想,微笑道:“還望王兄切勿怪罪,若是朕將此事相告,王兄刻意安排之下,朕也不會親眼所見考場中的舞弊。”

的確,若是趙諶嚮往西宸告知要參與科舉考試,王惜宸作爲宰相,定然要爲趙諶的安全負責,趙諶剛剛經歷過行刺,自然不能再讓這種情況出現,王惜宸就算小心安排,依然會引起有心人的注意,弄巧反拙,趙諶想要達到的效果也無法實現。

王惜宸也無奈釋然,躬身行禮道:“微臣不敢。”

“不如這樣,讓所有獲勝的舉子充作守衛京城城門的兵衛,鍛鍊看看,當然要告訴他們,所要擔任的官職便是城防之兵士,將來作爲一線的作戰指揮軍士加入邊防軍團,過幾日可以讓老兵暗示他們,隨時可以離開,朝廷不會怪罪,大浪淘沙,只能如此。”

王惜宸略一思索,道:“微臣也覺得如此可行,那我立刻傳令下去。”

“不必,朕先過過殿試的癮再說。”

王惜宸:“......”

金碧輝煌的大殿之中,羣臣分立左右,文武百官齊聚一堂,雖然趙諶並未改朝換代,但一朝天子一朝臣,朝廷大臣換了一茬,不過在趙諶和王惜宸商議之後,還是留下了不少南宋舊臣,這些舊臣自然對趙諶感恩戴德,對趙諶擁護之極,不論趙諶說言何事,絕不會有半點反對,若是有朝臣反對,便會遭到這些大臣的猛烈抨擊。

趙諶留着這些人並非只是收買人心,而是來制約忠誠之臣,水至清則無魚,一個朝堂之上若是都是忠貞之士,皇權會很難集中,唯有奸臣,忠臣並存,皇帝纔會做得安穩,平衡權術,趙諶也是不得已而爲之。

趙諶剛要宣佈殿試開始,忽然一面容俊秀的青年官吏上前道:“皇上,南方水患,迫在眉睫,還望皇上速速派遣官吏南下江南。”

趙諶道:“南方水患,朕早已調集官吏準備前往,但調集尚需數日。”

難官吏跪地道:“請皇上一天下蒼生爲己任,立刻下令派遣官員前往江南,微臣願往調節江南水患,萬死不辭。”

趙諶心中有些惱怒,並非對於此人對江南水患的急切,而是此人並非善任之人,江南水患茲事重大,並不是普通人能夠調度得當的,趙諶在考慮人選的同時,也在從全國各處調集物資,而這個官吏競僅一腔熱血,便想承擔此事,初生牛犢不怕虎是好事,但別入了虎口,屍骨無存,趙諶可賭不起,讓這個官吏前往南方。

趙諶面色一冷,淡淡質問道:“你給朕說說,此江南水患到底影響面積有多大,有多少人受災,需要多少物資,需要多少兵力協同,地方官吏可以提供多少配合?”

“這...微臣...不知。”官吏慚愧難當,趙諶選拔的官吏,較爲激進,而且普遍年齡不大,在爲朝廷灌入新鮮血液的同時,也同樣帶來了片面與偏激,而趙諶對於這些年紀尚青的官吏較爲偏袒,而此時趙諶已經發覺到此事的嚴重。

趙諶冷冷道:“既然你有這般勇氣,想必你也早已有了承擔責任的勇氣,官降三級,留守備用。”(未完待續。。)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