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班師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新睿宋史 > 新睿宋史 > 

第330章 班師

第330章 班師

趙構反覆琢磨琢磨之下,最終下旨讓秦檜傳金牌直令,勒令岳飛一月內班師回軍,而身在前線的岳飛正與金兵鏖戰正酣,宋軍兩軍在戰場之上你來我往,互相攻伐,戰場上各有勝負,戰場下偷襲,摸營,刺殺不一而足,雙方都在戰爭中煎熬,而岳家軍也很快發現,不知從哪裡冒出很多義軍,幫助岳家軍在正面戰場戰鬥中不斷取得優勢。

岳家軍軍中頗有眼力之人,自然看得出這些義軍身手了得,令行禁止,絕不是一般的義軍,但既然同爲抗擊金人,也少了很多顧慮,相互配合,消滅金兵,在衆多火器的配合之下,宋軍雖然進攻變得遲緩了很多,但依然每天都在推進,進攻再進攻,成爲每個宋軍兵士心中唯一的信念。

岳飛每日領軍作戰,對付金人沒有絲毫手軟,且對於深入金境的宋軍來說,根本沒有接收俘虜的可能,所有戰場之上的傷兵皆由趙諶派遣懲戒營動手,爲這些金國傷兵補上一刀,懲戒營兵士皆是心狠手辣,自然也沒什麼顧忌,只看得不少岳家軍兵士搖頭不已,不過凡事有弊必有利,不少岳家軍兵士也對懲戒營兵士開始認同起來。

一道接一道的金牌接連而來,岳飛每日在都在帳中愁眉不展,雖然進攻較爲順利,但若是光靠岳家軍與前來支援的義軍,只能與金兵持平,互有勝負之下,很難在短時間內有所突破,若是南宋朝廷不派援軍前來,很有可能被慢慢彙集當地百姓的金軍,慢慢消耗敗退,若是如此,金人再也不可能給宋軍如此良機,可謂是十年之功,毀於一旦。

本來岳飛打算快刀斬亂麻。捷報頻傳之下,趙構會看到勝利的希望,派遣大軍前來支援岳家軍北伐,若是如此北伐有望,也不會如現在這般艱苦,但岳飛萬萬沒想到趙構對北伐之事愈發發對起來,並且派送金牌勒令岳家軍北歸,且限定一月,此時還有八日。

岳飛有些心灰意冷,第一次在營帳之中喝起了悶酒。自從岳飛從軍以來,從來沒有發生過這種違反軍紀之事,借酒消愁愁更愁,但很多時候卻可以麻醉自己,暫時的忘卻煩惱。

大帳門簾掀開,岳雲徑自進入,見岳飛喝着悶酒,怒由心生,上前將酒罈奪過。沉聲道:“父親,你這是何意。”

岳飛嘆了口氣,淡淡道:“十年之功,毀於一旦。如何不心亂如麻,皇上只看得見眼前利益,痛失戰機,如此多英勇的將士血灑戰場。命喪黃泉,卻最終得到這樣的結果,可悲、可嘆。”

岳雲將酒罈放在一邊。嚴肅道:“既然皇上不識大局,那我岳家軍便不撤,直搗黃龍之後,讓天下人再來評判。”

“爲人臣者,怎可叛逆返旨,被天下百姓所指責,我等從軍以來,不求富貴,不求權,但求收復河山,保家衛國,我不信皇上會昏暈誤斷,不過此次皇上召見,我只一人返回,你去找監軍吳秀,可保平安。“岳飛認真叮囑道。

“吳秀此人狼子野心,乃是朝廷的走狗,如何能夠信任,何況父親返回,岳雲如何能置身事外,自然要跟隨父親前往。”岳雲堅定道。

岳飛面色一肅,認真道:“吳秀並非真名,其實吳秀乃是先皇趙桓長子,乃是太子,前番種種表現,只爲混淆視聽,岳家軍中有趙構密使。”

“難道.”岳雲極爲聰慧,很快便理解了前因後果,雖然很多事情依然如同迷霧一般,但總算明白化名爲吳秀的趙諶爲何故意和岳家軍過不去。

岳飛知道想要勸動岳雲前去趙諶帳下,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溫聲道:“若是爲父身有不測,你定要聽從太子殿下之命,完成北伐中原之大事。”

岳雲剛要反駁,但見岳飛嚴厲的眼神,一時之間也沉默了下來,吳秀真實的身份讓岳雲十分驚訝,岳雲從小便是聽着各路英雄好漢的故事長大,長大之後唯獨敬佩兩人,一是自己的父親岳飛,岳雲也以岳飛爲榜樣,而第二人便是身在秦鳳城,統領秦鳳大軍的太子趙諶,趙諶的事蹟早已傳遍大江南北,雖然前段時間聽聞趙諶身隕,着實讓岳雲扼腕長嘆,爲趙諶敬酒以示尊重。

而現在曾經崇拜之人居然就在自己身邊,居然還發生了多次衝突,岳雲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不過隨即也釋然,趙諶這樣的人物想必定然不會計較纔是,不過岳雲已經決定,準備前去再次拜訪趙諶,對於岳飛的建議也算是基本贊同。

“報,嶽帥,門外朝廷的使者又來了。”一兵士匆匆進來稟報。

話音剛落,大帳便被掀開,一路宣旨的朝廷使者趾高氣昂的闖了進來,冷眼看着岳飛道:“大膽岳飛,還不跪下領旨。”

岳飛並未多言,與岳雲跪地領旨,岳雲雖然心中悲憤,恨不得一刀剁了眼前的宦官,但還是跪了下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岳飛久未班師,可是心有二志,蓄有反意,朕念你戰功卓絕,令半月之內歸都述職,欽此。”皇上金牌在此,嶽將軍接旨謝恩,趕緊下令撤軍吧。”宣讀使陰陽怪氣的道,也難怪宣讀使氣惱,數月之間連續往返二十餘次,宣傳使人微言輕,不敢怪罪皇帝與秦檜,只能將滿腔仇恨發泄在岳飛身上,宋朝重文輕武,南宋更是如此,也難怪一個閹人,也看不起岳飛一類的武將,實在是一個時代的悲哀。

岳飛將聖旨接過,並未多言,前番幾次岳飛還懇求宣讀使轉告趙構,希望可以延緩撤軍,掩護周邊慕名而來,支援宋軍作戰的百姓平安回家,但受了多次軟釘子,岳飛自然不會再次自取其辱,只是接過了聖旨與金牌。

待朝廷傳令使團離開之後,岳飛無奈之下,只能加緊部署,不過就算朝廷如此催促岳飛班師回朝,但三軍所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各種籌備整理的工作,直叫一些書記、主薄工作的人員有種想死的衝動,需要整理的文案,堆了數個倉庫。

岳飛直接無視了朝廷半月班師的命令,開始派出大量兵士猛攻金兵,製造全力進攻的假象,讓金兵不敢追擊,防止撤退時被金兵尾隨追,晚上夜深人靜之時,岳家軍悄悄派出大量部隊,開始在兩軍交戰之地設置大量的陷阱拒馬,而部隊也開始分批開始轉移,岳飛同時派遣部分兵力,開始掩護前來投奔的百姓向着宋境撤退。

趙諶站在營房之前,淡淡的看着一切,從那日之後,岳飛再也沒有前去找趙諶商量,看來岳飛撤兵之心已決,趙諶看着雖然接近深夜,但依然忙碌不止的軍營,一時間有種莫名的傷感,雖然早知道會按照這樣發展,但這一天真的來臨時,那些在戰場之上浴血而戰,最終身死的英勇兵士,讓趙諶久久難以平靜。

趙諶早已通知了領軍的安亦奇與張越,兩人也各自統領軍隊,悄悄離開,原本跟隨前來作戰的十萬大軍,如今已經不足七萬,這些犧牲將士的親人,起碼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得知自己的親人去了哪裡,戰爭總是要死人的,政治家們的主張,謀略都要建立在犧牲上,更可悲的是南宋皇帝趙構,居然在這一時刻勒令岳飛退兵。

這一次讓趙諶再一次看清趙構的狹隘,也讓趙諶下定決心奪去皇權,讓這樣無力的北伐不再出現,不論將來史書會如何記載,不論後人會如何評說,對於趙諶來說,贏在當下纔是重中之重。

岳飛撤軍,班師回朝的消息引起了軒然大波,不少不明真相的百姓對岳飛謾罵相加,一路之上,各地不少百姓對岳家軍避而不見,讓岳家軍兵士心中悽然,莫名其妙的班師南下,現在卻成了名族的罪人,這樣的落差,讓很多剛剛加入岳家軍的兵士難以接受。

好在趙諶早已想到了會有這種結果,早已安排人手,走街串巷,將趙構十二金牌急召岳飛班師的真實消息完全的還原,當然其中不乏多了許多對岳飛和衆多岳家軍將士的讚許,和對趙構心中所想的解說,平白易懂,簡單明瞭。

一時間全國上下對趙構多有抱怨,不少正直之人紛紛離開軍隊,做了義軍,準備開赴前線,與金人一決雌雄,趙構本來想要將岳飛直接斬殺,但突然而來的民間聲音,讓趙構猶豫起來,無奈之下,只能將岳飛交由大理寺看管。

一日,趙構再次無心上朝,坐在御書房內愁眉不展,煩躁之餘忽然怒火中燒,將手中茶碗狠狠的摔在地上,服飾的數個侍女頓時面色蒼白,蹲在一邊誠惶誠恐。

趙構因岳飛之事煩惱不已,岳飛戰功卓絕,乃是名族英雄,此次攻金北伐,大長名族之尊嚴,趙構想要動手殺岳飛,就要考慮會不會再出現幾個梁山、方臘,此時身在大獄中的岳飛,反而成了燙手的山芋。未完待續。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