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八年秋末,林凡再次揮軍北伐,一舉將戰線擴大到黃河以北。
憑藉着水軍之厲林凡大軍輕易就過了河,開始從黎陽登陸,轉頭分兵去冀州與青州兩地。
而這時候曹操的大軍正聞訊趕來,卻怎麼也敵不過陳軍兵鋒,時至今日,曹操又聚攏了十萬大軍,但卻是濫竽充數,再無精銳之名,依照城池堅守,卻不想林凡下令強攻,絲毫不吝惜手下兵卒的姓名。
林凡這種以命換命的做法,也標示着他對於曹操苟延殘喘的不耐了。陳軍以命換命的做法,讓曹操更加抵抗不住了,曹軍只有十萬大軍了,而渡河作戰的陳軍有四十萬,這比例太過懸殊,且曹操已經沒了補充,只得節節敗退。
今日在這山損失五千兵馬,明日在那城損失萬人,林凡從黎陽一路橫掃過去,勢不可擋,最終,曹操也只能留守五萬兵馬在臨淄城固守,其他地方全捨棄了。
林凡是抱着孤注一擲的心態而來的,所以曹操大軍雖然準備充足,但也被陳軍打的只剩下臨淄周邊地方。
就這等固守的做法,昔日也有公孫瓚用過,公孫瓚在易京留下精銳兵馬與糧草軍械,壘高城門,死守了近乎兩年之久,甚至到最後守不住了一把火將妻兒統統燒了。
公孫瓚這做法絕非英雄所爲,就算能守住易京一地又如何?其他地方不是更加不能守嗎?公孫瓚固守易京一地,也對袁紹收取幽州沒造成過多幹擾。
公孫瓚這做法,才真正稱得上苟延殘喘,活着卻只能困局一地,猶如坐監,還不速死了。
也因此,曹操不屑爲之,依舊是正常防守態勢,城門四閉,就算要敗,曹操也會大大方方承認失敗。
建安十八年,此時已經徹底進入了三國後期,曹操也不再年輕,算算時間,虛歲已經到六十了,六十乃是大壽中的大壽,曹操雄心壯志已去,雖還未敗,但心裡已經有了敗亡的預估。
誰也無法來救曹操,國力衰弱,就算是曹操的用兵之能,也只能嘆息一聲無何奈何,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然而靜靜地等待結果的到來。
當然,曹操還是有一定憤慨的,對於劉備這個說是盟友,卻處處讓自己衝鋒在前,處處擋刀子,而自己卻在背後偷偷盈利的豬隊友,曹操自然而然地表達了自己的憤慨:把獻帝放在了鄴城,還給他配了些兵馬,放開約束,讓獻帝自生自滅。
對於曹操這做法,林凡先是一笑,說實話,林凡感覺自己與曹操極想,就如同一面鏡子的內外兩個人一般,現在曹操這做法,林凡能切身體會到曹操的心裡狀態。
鄴城就在曹操地盤與劉備地盤的交接處,兩人各分一半冀州,曹操佔多半,劉備佔少半。
鄴城也是大城,但因爲其特殊的地理原因已經被棄用了,畢竟曹操也不放心劉備,現在卻將獻帝放在鄴城,撒手不管了,來表示對劉備的不滿。
要知道,劉備素來以漢室大義標榜自身,獻帝去了鄴城,就在林凡兵鋒之下,那他劉備要不要來覲見?要不要將獻帝請到他治下主政?要不要將偌大的江山勢力讓給獻帝?
劉備說到底也是梟雄,卻僞裝成仁德之輩,那麼要不要將江山讓給獻帝?給了之後他劉備玩什麼?不給他苦心經營多年的名聲不就毀了嗎?
給自然是不能給的,劉備連獻帝一面都不想見到,甚至劉備覺得獻帝與曹操一同死在鄴城纔是最好的結果。這樣自己不但能保住江山,還能保住偌大的名望。
甚至在有心的操縱下,舉國哀悼,劉備有辦法將自己治下全部變身哀兵,戰鬥力不減反增。
不得不說,這一次,是曹操拖了劉備後退,讓劉備進也不是,退也不是,這燙手山芋毫不留情地就被曹操塞了過來,讓劉備措手不及。
林凡輕笑的同時,也下令暫緩對冀州的攻勢,給劉備接走獻帝創造一絲機會,就看獻帝到了劉備治下會不會乖乖聽話,會不會搞出點什麼岔子了?
笑了整整一天,及至傍晚時分,林凡卻又對曹操的心理狀態有了更深一步的解讀。
曹操的爲人,三十歲之前絕對是忠於漢室的,爲人的目標與志向便是北逐匈奴,興復漢室,可等到發現天下大亂,漢室已經不可扶了之後,纔開始了他自己的偉大事業。
而現在臨死之際,曹操卻放開了對獻帝的約束,還給獻帝留了些許兵馬,他的用意究竟是什麼?是對於漢室的懺悔,還是對於獻帝不明世事,執意鬧事的一種無聲痛斥。
任何事情都是有雙面性的。獻帝雖被曹操控制了多年,但從另一層角度來看,也是保護了他多年,使得漢室終究在亂世之中殘存下來。
徐子將評價曹操“亂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說的入骨三分,曹操對於漢室的心裡狀態,或許就連他自己都說不清。
那麼有沒有可能曹操在老了之後,在臨死之際,回想自己的一生,他有沒有一絲絲的後悔,他有沒有對於自己未競志向的悲愴?
沒有人知道答案,就算林凡有機會去問,曹操也不可能說給林凡聽的,甚至就連曹操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對於後者的理解,無疑要比前者高上一個境界,曹操此舉並非對劉備的不滿,而是對自己的悲愴。
曹操已經老了,從心態上又老了一層,已經再迎接敗亡的來臨了。
金絲雀被關在牢籠中也有段日子了,也是時候讓他遠飛了,或許能創造另外一種可能也說不定.........
思來不覺讓人感慨,英雄遲暮,美人白頭,本來就是一件悲痛的事情,更別提曹操這等能與秦皇漢武比肩的一代雄主了。
可惜,可嘆!
坐在錦繡的帷帳內,本是溫暖的場景,林凡長出一口氣,卻能瀰漫出一道白霧,思維遲緩了很多,半響過後纔回過神來,盯着外面人影攢動,輕嘆一句:“好亂的一鍋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