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官渡之戰。
官渡之戰作爲東漢末三大戰役之一,有着它的必然性與偶然性。
東漢戰亂之後,天下根據險要被大致分了幾塊,裡面大致摻雜這以往州郡的劃分,卻不完全準確。
全國共有兩條大河,一爲黃河,一爲長江,以此纔有了袁紹河北之名,曹操河南之名。這些名字,並不是後世的省份名,而大致指的黃河兩岸。
而林凡的治下,按道理來講也該稱爲江南,只是爲了大夥好理解,才繼續稱江東。
袁紹與曹操兩人跨越黃河遙相呼應,一者在北,一者在南,而袁紹若想要攻過來,黃河便是他的首要目標,黃河流域比長江流域稍小,加上北人不善船隻,但也是天塹之名。
可袁紹兵多而曹操兵少,千里黃河多處可渡,曹操如若分兵把守則防不勝防,不僅難以阻止袁軍南下,且使自己本已處於劣勢的兵力更加分散。
這就是官渡之戰的偶然性。
而黃河以南最重要的兩個渡口,當屬白馬與延津,因爲它兩的地理位置,在最靠近陳留的位置,兩點之間,直線最短,所以,白馬與延津正在當口。
在其後,還有一處地方,就是官渡,官渡地處鴻溝上游,瀕臨汴水。鴻溝運河西連虎牢、鞏、洛要隘,東下淮泗,爲陳留北面與東面的屏障,自然成了袁紹奪取陳留的要津和必爭之地。加上官渡靠近陳留,後勤補給也比袁軍更方便,而官渡之後,兗州與豫州就失了水利屏障,曹操退無可退。
這就是官渡之戰的必然性了。
(其實許都與陳留相差也不遠,此處不管是從歷史上看,還是從現在來看都可以!)
曹操做了很多部署,派程昱與臧霸一道,率精兵自琅玡入青州,佔領齊、北海、東安等地,攻敵之必救,牽制袁紹,鞏固右翼,防止袁軍從東面襲擊許都;
另外,令于禁率步騎三萬屯守延津,協助扼守白馬的曹仁,阻滯袁軍渡河和長驅南下,同時以親率主力在官渡一帶築壘固守,以阻擋袁紹從正面進攻;
同時派人鎮撫關中,拉攏涼州,以穩定左翼。
從以上部署看,曹操所採取的戰略方針,不是分兵把守黃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點設防,以逸待勞。
前文也說了,官渡之戰有着它的偶然性,黃河渡口漫漫多,曹操也無力全部佈防了,他在賭,賭以袁紹的驕傲,也沒心思從其他地方渡河。
左中右都有部署,卻唯獨對後方沒有動作,甚至抽調南線兵馬北上,之後的一切變化,也昭示着郭嘉此策的精明,江東軍撤兵之後,自回江東修養生息,全無半點攻伐之意。
不過此刻,還得先說籠罩在陳留上空的烏雲,已經電閃雷鳴,劇烈的翻滾起來了。?
建安五年冬夜,陳留。?
丞相府的中堂燈火通明,這樣的情況自從袁紹開始調動兵力以來,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
曹操扶着額頭看着面前的地圖,笑道:“已經三個月了,足足三個月的時間過去,本初還不想渡河嗎?”
郭嘉略帶調皮的攤了攤手道:“只怕短期內袁本初還是無法下定決心了,他自家事情多的要死,可能渡河交戰還得緩緩,兵貴神速乃兵家機要,看來他袁本初不會懂了。”
衆人聽了郭嘉的話都笑出了聲,堂中的氣氛頓時輕鬆下來。曹操笑得更是開懷:“全賴公達之計策,才能給我軍爭取出緩兵之計。”?
荀攸笑着捋須道:“主公也不可大意,已過三月之期,劉備與袁紹之間卻並非發生摩擦,想必也是在解決,也有可能是在故弄玄虛,在隱匿兵馬,趁我等不備,猛烈一擊。”
曹操略有所思的搖了搖頭道:“子孝與文則兩人素來善於用兵,必不會被他袁紹尋着機會輕敗,我等放心就是,不過也得加緊部署了,調兵馬去官渡.......不日後,我將親往官渡一行,坐鎮官渡。而陳留之中則繼續由文若你來坐鎮,謹慎行事。”
後一句是給荀彧說的,要說曹操麾下重臣,得是荀彧與郭嘉平分秋色,一人常坐鎮中堂,一人常隨軍左右,其他人都要次一籌。
荀彧頷首以對。?
“諸位以爲,我與袁本初一戰,勝算有幾成?”曹操環視衆人。?
“袁本初志大才疏,膽略不足,刻薄寡恩,剛愎自用,兵多而指揮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荀彧笑了笑說道:“而主公憂國家之危敗,愍百姓之苦毒,率義兵爲天下誅殘賊,功高而德廣,勝袁紹數籌,此戰必勝。”
郭嘉也適時地拋出了他的千古名論:十勝十敗論。
“劉、項之不敵,公所知也。漢祖唯智勝,項羽雖強,終爲所禽。嘉竊料之,紹有十敗,公有十勝,紹雖兵強,無能爲也。
紹繁禮多儀,公體任自然,此道勝一也。
紹以逆動,公奉順以率天下,此義勝二也。
漢末政失於寬,紹以寬濟寬,故不懾,公糾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勝三也。
..........................
紹大臣爭權,讒言惑亂,公御下以道,浸潤不行,此明勝八也。紹是非不可知,公所是進之以禮,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勝九也。
紹好爲虛勢,不知兵要,公以少克衆,用兵如神,軍人恃之,敵人畏之,此武勝十也。公有此十勝,於以敗紹無難矣。”?
聽了荀彧與郭嘉的言語,兩個心腹都看好自己,曹操也高興,笑道:“好!既然有如此多勝算,此戰我軍必勝,袁紹必敗。”
其他人興致也起來了,就在府中高呼:“我軍必勝,袁紹必敗!”
喊了許久,曹操令衆人都散了,之後,卻從屏風中轉出一人,名爲王必。
王必爲曹操丞相府長史,乃曹操心腹,掌管着消息密探刺客等等,是曹操最爲親密之人。他常常隱於暗中,但若是真格論起等級出來,還在衆軍師之上。
王必之與曹操,猶如二鳥之與林凡;夏江之與樑帝;戴笠之與蔣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