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我全家穿到了六零年代 > 我全家穿到了六零年代 > 

第846章 李老闆功德無量

第846章 李老闆功德無量

“行。”孫鳳琴也和閨女一個意思,說道:“那讓朝陽跑一趟吧,不然你江大爺這裡,可能還得送去公社衛生院看看,江家那哥幾個我看都懵了,也指望不上他們啥。”

母女倆說着回了家,和周朝陽一說,周小哥二話沒說,騎上自行車就走了。

江家這邊的哥幾個的確是懵了,以往他們都是聽指揮的,現在爹突然說不出話了,大哥又不在。

哥幾個正不知道接下來該咋辦的時候,孫主任那邊已經打發孩子去生產隊把馬車借好了。

還好公糧送完了,馬車剛剛閒下來,然後過來讓江家哥幾個把江老爺子扶到馬車上,大棉被蓋好,先拉去公社衛生院看看。

要問爲啥不拉去縣裡,一是縣裡遠,怕耽擱事。

二是現在的公社衛生院,那可是李富斌同志上任之後,重點抓起來的。

李書記深知現在得個小病都能要命的傳說,一上任,就把原來那幾個連他都不如的大夫給換了個地方。

對,並沒有開除,而是換了個工作單位。

比如其中一位自稱自己是外科大夫,拿手術刀的,李書記也不是羞臊誰,考覈幾次後,發現那人很適合給人剃頭,就打發去了理髮店。

嗯,反正都是拿刀的,理髮店這邊工資也不少掙,是不是很合情合理?

這些人原本就沒啥本事,甚至正規的衛校都沒讀過,就更不用說醫學院了。

能混到這份工作,都是家裡有人,硬安排進來的。

尤其那個大夫,就因爲他媽是大夫,簡單教了他幾招,城裡安排不進去,就給安排到鄉下來了。

你們大家想混個工作,掙點工資,這些李書記可以不管,但你們不能拿人命開玩笑吧?

鄉下人咋了?鄉下人的命就不值得珍惜了?

不都是有人安排進來的嗎?

李書記也不得罪人,不讓你們當大夫,還可以幹別的。

像那個婦產科的大夫,衛生院就一個婦科大夫,你說你要是啥都不懂,那不是坑人嗎。

那個婦科大夫是個小姑娘,李書記不好直接出面,簡單提出幾個問題,讓公社婦女主任過去問了下,就露餡了。

然後不用問,這姑娘也換了個地方,聽說去那家唯一的飯店當服務員去了。

哎呦那可是比衛生院都好的差事,據說那姑娘還挺高興,樂顛顛就去了。

還有兩個大夫,雖然都留下了,但卻換了件衣服,其中一個白大褂換成了打掃衛生穿的工作服。

另一個李富斌覺得那人還挺有責任心,就讓他負責衛生院的門衛工作。

還有那位唯一的護士,老大姐雖然是個熱心腸,也敢下手給人扎針,但手法卻是很讓人驚心動魄。

所以就被安排去了廚房,主要負責給住院的病號做飯,實在沒人住院,就跟着那位負責打掃衛生的一起打掃衛生,還得兼職保衛工作。

醫院重地,可不是誰想混進來就能混進來,有病治病,沒病滾遠點。

可不能再像從前那樣,病牀都快變成某些人休息的臨時住所了。

李富斌同志和留下的三位同志語重心長的說了這樣一通話後,幾個人都熱血沸騰起來。

雖然現在他們不當大夫,不當護士了,但他們還是衛生院的職工,而且是唯一,唯二,唯三,留下來的職工,那以後他們肯定更得好好幹了。

當然,也有人覺得李富斌同志這不是瞎整嗎,這下衛生院都沒有大夫了,還叫啥衛生院。

然後沒幾天,人李富斌同志不但又從衛校招來兩個年輕的大夫,還親自去請了一位退休回來養老的老大夫回來坐診。

聽說自打老大夫和兩個新大夫來了之後,不但看病的人增加了,好評也增加了。

現在衛生院的院長,肯定是那位老大夫兼着呢,不過有重大決定的時候,還是李書記做主。

然後這場災難開始之後,有些被下放到青山公社的大夫,尤其是那些醫術高的,都被李書記當寶貝一樣,請去衛生院工作了。

不能坐診,明着就乾點零活,實際暗地裡,還是在幹着大夫的工作,和培養大夫。

現在青山公社衛生院,可以說,一點不比縣醫院差,甚至有那幾個名醫在,比縣醫院都要安全很多。

他們家小如意和小東都對學醫沒興趣,不然早被李書記安排去衛生院工作了,順便和幾位名醫好好學學本事。

自己說了算的事,他還真沒那個覺悟,爲了這個官位,就要避嫌,就不能安排自家人。

自家倆孩子無論是文化程度,還是悟性,都要高過別人家的,他咋就不能安排。

只可惜,自家倆孩子一個對掙錢感興趣,一個對當官感興趣,就沒一個願意學醫的。

李如歌到是願意學,但也只是把學習中醫,認藥草,當成了業餘愛好。

他們三口人是從幾十年後過來的,啥沒經歷過,深知好醫生是寶的原則,咋可能讓那些來到青山公社的名醫遭受更大的苦難。

尤其那些名中醫,因爲某些人的無知,不但人被攆到了鄉下,連那些寶貴的醫書都沒放過,聽說都給燒燬了。

這也是父女倆最上火的一件事,他們父女倆再怎麼神通廣大,也救不了全國的中醫,更保護不了那些醫書。

父女倆也真是盡力了,能保護幾個就保護幾個,能收藏多少就收藏多少。

要不孫鳳琴同志咋看着父女倆累呢,別人不知,她是知道的,這父女倆幾乎都是晚上行動,白天還要沒事人一樣出現在大家面前。

不過也多虧了李老闆那輛大奔,在無數個夜裡,那輛隨時都可以召喚出來的大奔,也不用加油,還自帶導航,不知跑了多少公里的路。

現在李如歌那個空間裡,光醫書就裝滿了十幾個大箱子,還有一些關於疑難雜症方面的資料。

總之在那些人動手之前,他們父女倆是能搶救出來多少,就搶救多少。

要知道這可都是寶啊,尤其那些中醫方面的書,別看都發黃了,看着都要翻爛了,這可是日後花重金想買都買不着的。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