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我全家穿到了六零年代 > 我全家穿到了六零年代 > 

第725章 身在福中不知福

第725章 身在福中不知福

這幾個男知青就是,剛來的時候,一看見李如意,一聽還是李如歌的親妹妹,都想要黏糊黏糊。

可沒過幾天,幾個人中蹦躂最歡的趙建國就被揍的鼻青臉腫不說,還被人一腳就給揣河裡去了。

當時另外兩個人都在場,就見小如意幾個閃展騰挪,趙建國就飛出去了。

當時把幾個人中覺得自己還有兩下子的王建設都給驚呆住了,就更不用說書生一樣的胡永剛了。

找個漂亮媳婦那肯定是件很幸福的事,可要每天都被媳婦這樣拿來練拳腳……

然後這幾個人再不敢往小如意跟前湊了,甚至一看李如意從對面過來,他們幾個能繞都繞開走。

來村裡沒幾個月的知青都知道小如意的厲害,這附近十里八村的小夥子就更不用說了,都知道李如意最大的愛好就是揍人。

尤其是踢人,那大長腿一擡,一百多斤的大小夥子就跟個棉花團似的,想讓你飛出去多遠就飛出去多遠。

當然,這都是江湖上對李如意的傳說。

傳說嗎,那肯定要誇張一些,不過小如意這麼多年,的確是沒少教訓人,尤其是不自量力,想往她跟前湊的男人,她是來一個打一個,來兩個打一雙。

曾親身體驗過被踹飛的趙建國一聽見李如意的喊聲,還是要扒皮的喊聲,嚇的差點一個趔趄摔那。

扒皮啊?我的媽啊,那姑娘不會真這樣幹吧?

頓覺渾身都疼的人,現在就一個想法,他想他媽媽啦。

他現在跑回京都肯定是來不及了,那就只有一條路可選了,就是把另外兩個人都拉下水。

“你們倆一定得給我保密,反正水你們也喝了,要是讓李如意知道水壺是我拿走的,到時你們倆就不能怪兄弟不仗義了。”

“知道知道,放心吧,這件事咱們誰都不可能說出去。”想起小如意的狠厲勁兒,王建設也心有餘悸的說道。

“那這個水壺咋整?”胡永剛看着一直被自己拎在手裡的大水壺,頓覺燙手的不行。

剛剛怪自己太過貪心,覺得這水壺不錯,丟了可惜,就想要拎回去用。

“丟了啊,你傻呀?這東西咱們要是明晃晃的拎回去,那不是明擺着這事就是咱們乾的了。”

一想到小如意那句扒皮的話,趙建國趕緊從胡永剛手裡搶過水壺,扔出去老遠。

幾個人剛剛離開的時候,是和二隊隊長王奎勝請的假,說是要去撒泡尿。

因爲化肥並不是很多,又是在實驗階段,每個村就分那麼點,還不能可一個小隊給。

然後大隊部就選出一些人,負責施肥這塊,這些人也不管你是哪個小隊的,這段時間都歸二隊隊長王奎勝指揮。

這會兒看見幾個人回來了,王奎勝故意擡手看了一下腕錶,大聲說道:“你們幾個知青撒個尿就用了二十分鐘,這要是拉屎,是不是這一上午就啥都不用幹了?”

王奎勝嘴黑,說話又喜歡繃着臉,所以二小隊的人都很怕這個小隊長。

幾個男知青自然也怕,尤其心裡還有鬼,趕緊灰溜溜的拿過自己的土籃子,這回也不說腰疼了,也不嫌棄化肥有臭味了,乾的都可來勁兒了。

這件事李如歌知道的時候差點笑噴,這幾個人這是膽肥啊?還是膽肥啊?

要知道他們在鄉下日子過的舒不舒坦,或是將來能不能提早回城,可都得經過她這一關。

這幾個人不但沒想過要給她送點好處,居然還敢偷她?

還是被社會毒打的不夠狠啊,這是還有依仗,覺得他們都還有退路呢。

等啥時候他們老子那邊自顧不暇了,估計幾個人就能老實了。

不過在他們老實之前,水壺錢那必須得賠給她,否則她這個知青辦的辦事員,以後誰還能服她?

想找這幾個人,必須得中午來找,否則下午又都去上工了,她還得去大地找他們。

李家莊這個集體戶,李如歌以前還真沒來過,望着吊在杆子上那個木頭做的牌子,集體戶三個大字特別醒目,而且這幾個字,一看就是她爹寫的。

她爹孃當年雖然沒當過知青,但卻一直都很喜歡看知青方面的電影,電視劇。

不會這裡的房子咋蓋,大門怎麼修,包括這個高高掛在杆子上的木頭牌子,她爹孃都是根據電視劇裡看來的吧?

李如歌覺得極有這種可能。

幾個知青是在一起開伙的,每天誰吃多少,就拿多少口糧,然後三個女知青負責輪班做飯,男知青負責解決柴禾的問題。

這事都是他們自己研究着定下來的,村裡是不會跟着摻和的。

今天恰好輪到周寧做飯,幾個小姑娘實際都不會做飯,尤其這種農村的土竈,她們之前都沒用過。

好在最初那種兵荒馬亂都已經過去了,現在她們好歹能把飯菜做熟了,好不好吃,已經沒人願意挑剔了。

這個季節青菜肯定是不缺,農戶家裡都有菜園子,集體戶自己也有個大菜園子。

而且幾個知青來之前,這個大菜園子徐順利就領着人都給種上了,種的可全了,啥菜都有。

李如歌往園子裡張望了下,見黃瓜柿子這類的蔬菜早都沒了,尤其黃瓜,真是連個小黃瓜扭都沒看見。

剩下的就是一些辣椒,茄子,豆角,好像茄子豆角也沒有多少了,就是辣椒多一些。

這麼大的菜園子,要是侍弄好了,別說六個人吃,就是再來六個人,也吃不完。

這幾個敗家玩意,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李如歌都聽說了,有些地方對菜園子大小都已經開始限制了,有果樹的,也都給砍了。

雞鴨鵝每戶就只能養兩隻,而且是總數兩隻,超出的部分,也都給抓走了。

青山公社還能如此消停,還沒受到限制,尤其李家莊,依舊和往常一樣,大家的菜園子該咋種咋種。

還可都是她爹李富斌同志的功勞。

不過小雞小鴨也都不敢多養了,一戶兩隻,實際對於李家莊來說,真是太少了。

李家莊的老百姓現在可以說,沒一戶吃穀糠的,那省下來的穀糠幹啥用吧?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