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我全家穿到了六零年代 > 我全家穿到了六零年代 > 

第689章 大學畢業了

第689章 大學畢業了

可恨的特務,太損了,太壞了,就爲了讓人搬出去,就能幹出不顧人性命,一下害了那麼多人。

這樣的議論聲大了,人們才突然發現一個大問題,對對,這個問題可老大了,甚至還有人跑去公社,找劉公安彙報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大家激動過後,有那聰明人一下就想到了,爲啥王雪莉姐弟倆搬進去鬼宅就啥事都沒有?

對啊,這都大半年了,那姐倆在那屋住了大半年,都沒見他們有啥事。

所以說,別跟他們家鬥,真的,李如歌要是再看見王雪莉,都想勸勸她。

你說你好不容易又重新活一次,就好好的活着唄,這種重生穿越的事,可不是誰想遇見就能遇見的,得珍惜啊大姐,啊不對,應該要稱呼王雪莉一聲王奶奶纔對。

羣衆能想到的問題,公安當然早都想到了,王東來的教師職務肯定是保不住了,不過在沒有掌握確鑿證據之前,還是把人給放了。

據說公安現在重點懷疑的人就是那個離奇失蹤的王雪莉,放了王東來,也是不想打草驚蛇。

李副書記還聽說,公家單位已經派人去滬市調查王家姐弟去了。

這下那位王管家的如意算盤算是徹底扒拉不動了,就算公家單位在滬市找不到王家人蔘與特務活動的證據,也得把他們一家當重點懷疑對象監控起來。

未來幾年就算王雪莉再出現……

哎呦他們一家現在好希望她再出現是咋回事?

說到王家姐弟,還得提一下劉紅霞那個倒黴蛋兒。

那句話咋說的來着,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還是說,腳上的泡都是自己走出來的更爲貼切?

當年劉紅霞憑着自己的美貌,坑害的人還少嗎,李二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現在咋樣?名聲越來越臭了不說,工作還差點弄丟了。

還是劉解放看不得他那個小外甥太可憐,來求的李如歌,說這是他最後一次求他們家,以後一定當牛做馬的報答他們家,李副書記才替劉紅霞說了句話。

這種事,還真就是領導一句話的事,說你有問題,那劉紅霞就得被打回原籍,還得被監督起來。

說你沒問題,也好解釋,劉紅霞也是被王家姐弟矇蔽的,她也算是個受害者。

這種情況下,劉紅霞和王東來的婚事,也沒人羨慕了,啥一百塊的彩禮,一輛自行車,也都化作了泡影。

聽說程巧珍因爲這件事,一下老了好幾歲,現在出來進去,都得拄着柺棍才能走幾步。

當然,正如孫主任猜測的那樣,劉紅霞不但不可能嫁給王東來,而且還在第一時間,就跟王東來一刀兩斷了。

房子被公家單位沒收了,媳婦也沒娶成,工作還丟了,自家又背上了特務嫌疑。

多重打擊下,王東來這人別看長得小,骨氣倒是挺硬,不但沒有被打倒,還挺執着,堅持不回滬市,嗯,說啥都不回去,人就要留在青山公社證明自己是清白的。

這些後續發生的事,李如歌都是通過家裡來信,瞭解的。

還有公家單位不是搞了一次大搜查,聽說還真搜出來東西了,而且那些炸藥的分量,裝到兩個木箱子里正正好好。

也不知是李老頭倒黴,還是他們一家的錦鯉運太旺,反正李老頭最後的特務身份是確定無疑了。

所以說,誰跟他們一家作對,最後倒黴的肯定是對方,因爲他們一家可是有老天爺照着的,這後臺你就說誰能比得了吧?

後臺比不了,智商也比不了,拋開這兩樣,經歷誰又能比得過他們一家三口?

一年後,趙鐵牛應該算是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調去了別的地方,李副書記也終於把那個副字去掉了。

幹啥都得有規矩,要不是李富斌同志的資歷太淺,不然按縣裡領導的真實想法,都想把他調去縣裡,直接讓他主抓農業方面的工作,一個副縣長的職位,也不算高擡,人李富斌同志就是有那個能力。

有能力的李書記上任兩年後,整個青山公社的溫飽問題都解決了,這可是全國獨一份敢這樣說話的。

只是這樣的好日子還沒過幾天,知道即將要發生啥事的幾口人都感覺到了氣氛不對。

實際早在去年下半年,就已經有了些兆頭,先是上面開始動員知識青年下鄉,下到最艱苦的一線去創造自己的未來,這正是他們所瞭解的這個時代應該發生的一些事。

然後就是由開始的說服動員,到最後的強制執行,也就幾個月時間。

現在誰敢說不去,這是他們必須要接受的事實,至於由誰去,你們各家各戶自己商量去。

李如歌這時也做出了決定,雖然京都有汽車坐,有電燈電話,但她還是決定要回臨青縣。

她爹孃在老家都感受到了氣氛不對,她就在事件的中心地,肯定早都感覺到了。

好在學校領導這時也做出了一個對於她來說,非常重要的決定,讓她們提前考試,只要畢業考試合格,大家就可以提前結業了。

李如歌的畢業考試那肯定是合格的,不過也沒敢太過優秀,只是混了箇中等生的成績,就趕緊遞交了要回老家工作的請願書。

學校領導吃驚肯定是吃驚的,可以說,李如歌這算是頭一個,自己主動要求回去小縣城工作的。

校領導的大筆當時就落下了,寫了同意兩個字。

他們能不同意嗎,現在到處都在號召知識青年下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可他們這裡的學生,卻一個願意下去的都沒有。

這好不容易來一個,雖然臨青縣不是最艱苦的第一線,也算不得多偏遠,可和那些只想留在京都,去往大城市的學生比起來,李如歌這絕對算得上一個典型了。

李如歌可不想當這個典型,一看幾位領導的表情,忙道:“我這人本來就沒多大的志向,我當初考大學,也是不願意下地幹活,逼的沒辦法了,鄉下的活計,實在是太累了。”

校領導:“不是,李如歌同學,你這思想可要不得,你得給青年人帶個頭……”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