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年底。
在其他人準備着年度總結或者年底衝刺的時候,張軟軟已經暫停一切工作,悠哉悠哉的準備自己入宅的事了。
這是張軟軟今年新建的樓房,六層,帶電梯,佔地面積兩百平方。
位置在清平村的中間,是全村最高最大的自建房。
那片地原本不是張軟軟家的,但是她現在什麼身份,只要她開口,沒有人願意拒絕和張軟軟交易土地。
所以張軟軟很輕易就和幾戶人家達成協議,以地換地,加上億丟丟的經濟補償。
這是張軟軟去年過年時產生的想法了。
那時候大伯和二伯一家回來過年,連個過夜的地方都沒有。
當然了,張建國,林玉珍,張陽陽也沒有。
爺爺奶媽要是在天有靈,看到這一幕肯定會很難過吧。自己兒子回來過年,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
所以,張軟軟順手起了一棟六層樓。
以後風暖年她們過來玩有客房了,張建國和林玉珍也可以經常回清平村住。
或者再看遠一點,未來大伯和二伯退休了,也可以回來長住,和張建國組成種地三兄弟。
這一天,是2020年的12月15。
宜搬遷。
早上,天還沒有亮。
廚師就開着小麪包車,拉着今天要用的食材過來了。
全部是剛剛從菜市場買到的新鮮貨。
菜葉是沾着露水的,蝦是活蹦亂跳的。
別說大家厭惡的冰凍貨了,連隔夜貨都沒有。
這就是農村大席好吃的核心原因之一。
食材新鮮,乾淨,沒有科技與狠活。
“秤呢,快拿過來。”
張建國衝着張富貴喊道。
張軟軟今次的大席,是全包給廚師團隊的。
即是她只出錢,其他的買菜,油鹽醬醋,鍋碗瓢盆,上菜,全部廚師團隊負責。
而張軟軟這邊作爲主家,只需要在買菜回來的時候,把所有菜過一過秤,防止缺斤少兩。
比如魚。
張建國的要求是每條重2斤。
今天一共要擺88桌,88條魚就是至少176斤。
然後蔬菜。
張建國要的名城這邊最通用的水東芥菜。
一桌1斤半,88桌就是132斤。
還有大蝦,五花肉,海蔘,鮑魚……
全部確認數量沒問題,廚師便是開始備菜了。
而現在的時間,僅爲早上六點。
……
早上八點。
吉時。
新房門口。
排起了長隊。
張建國和林玉珍在第一位,他們一左一右,一起擡着一個新鍋,鍋裡面有新的碗筷。
這個寓意是啥張軟軟也不知道,反正都是林玉珍他們準備的。
在兩人的後面,是挑着水,拿着米,油,還有一袋袋紅色塑料袋分裝的花生還是什麼的衆人。
這些紅色塑料袋裝的東西,是等會進去的時候,每個房間都放一個的。
隨着吉時一到,張富貴在十幾米外點燃鞭炮,張軟軟大伯把門一開,張建國和林玉珍就帶頭走了進去。
門口,有整棟樓的電路總開關,大伯把開關一推,啪的一聲,整棟樓的燈光瞬間全部點亮。
在張軟軟這邊,新屋入宅的燈光是三天不能關的,晚上睡覺也要開着。
當然了,現在的人沒有那麼講究了,睡覺的時候還是會偷偷關的,早上天亮了再打開。
大部隊進入新屋。
張建國和林玉珍把新鍋擡進廚房,其他人各司其職,爬樓梯上去給每一層樓的每個房間都放一個紅色塑料袋。
風暖年她們也來了幫忙,作爲年輕人,她們和張軟軟一起爬上五樓和六樓,把矮的樓層交給大伯母他們。
如此,新屋入宅的儀式便是完成了。
接下來,便是可以吃喝玩樂。
“打麻將打麻將。”
風暖年興奮的搓手。
這棟樓的六樓,完完全全就是張軟軟爲她們打造的娛樂室。
只有兩間客房,其他的房間就是一個隔音超好的K歌房,兩個十分舒服的麻將房,一個檯球廳。
瓜子水果點心張軟軟早已經買好,大家儘管放開了吃就可以了。
如此,一直玩到中午,開始第一波吃席。
38桌。
這38桌,基本上都是清平村的村民。
晚上還有50桌,親朋戚友纔會多起來。
當然了,像風暖年這種關係好的,肯定就是從早上吃到晚上。
吃啊吃。
吃啊吃。
晚上。
繼續吃啊吃。
吃啊吃。
一直到晚上八點,纔算完全散場。
“下次來玩。”
“得閒飲茶。”
“改天吃飯。”
張軟軟機械式的揮手,那些對她打招呼的親戚,她一大半都不認識。
外婆那邊的親戚她倒是認識了,但是並沒有什麼交談的慾望。
而對於他們的到來,張軟軟並不意外,畢竟那是媽媽的血親,不可能真的斷絕聯繫,不過張軟軟不鳥他們就是了,除非有什麼大喜事,平時也不會有往來。
送完了客人,風暖年等人也要回去了。
今天是新屋入宅,即使是有客房他們也不能留宿的,只能三天之後纔可以。
“拜拜。”
張軟軟揮手道別。
姜遠航載着風暖年,任倩載着王芯茹前後離開。
……
終於可以安靜了。
張軟軟返回屋內。
此刻的房屋地面,到處都是腳印,果皮,瓜子殼,糖果的塑料包裝。
可以說是髒得一塌糊塗。
但是張軟軟一點都不擔心林玉珍這個時候指揮她掃地。
因爲按照這邊的習俗,新屋入宅是要到第三個早上纔可以掃地的,如果提前掃地了,就是把財掃出去,以後都賺不到錢的。
所以,即使地面很髒,林玉珍也只能忍着。
張軟軟笑着回到她的房間。
傳統習俗萬歲。
張軟軟很有理由懷疑,當初制定這個習俗的人就是不想掃地。
招待了一天的客人了,晚上如果還要掃地的話,真的會累死人的。
所以,大家需要一個可以名正言順偷懶的藉口。
第三天之後才能掃地,不然會發不了財。
這就很合理。
從第一天到第三天就隔了一天,時間不長,落在地面上的垃圾還不會發臭。
而中間可以休息一天,剛剛好把第一天招待客人的疲勞消除。
如此第三天再掃地,那就很舒服了。
而且其實也不用很急着掃地的,因爲前三天客人不能留宿,自己家髒亂差的樣子不會被外人看到。
這一刻,傳統習俗完成閉環了。
這哪是什麼封建迷信。
這分明就是人情世故。
張軟軟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