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聽到植物心聲後,在鄉下種田爆火 > 聽到植物心聲後,在鄉下種田爆火 > 

189.第189章 桂味首批,52萬天價!

189.第189章 桂味首批,52萬天價!

翌日,初生的東曦普照大地。

早上六點半,高鬆文就來電告訴張軟軟,他已經到了。

張軟軟隨後趕到。

從車上下來,只見一輛大貨車停在路邊,周邊沒有其他車輛。

張軟軟眼眸微微眯了眯。

記得她和高鬆文說過,只要他出的價錢合理,自己就會把荔枝全部賣給他。

但是,如果有其他人像他之前那樣,在收購的當天開着貨車過來競價,那麼張軟軟也會聽取其他人的報價。

但是今日,除了高鬆文的貨車,其他車輛一臺都沒有。

這不合理。

張軟軟可是天天直播看荔枝,今天出貨的事也和直播間的網友說了。

其他人不說,和張軟軟交易過多次的陳文波父子肯定知道。

而且張軟軟和高鬆文認識,就是高鬆文開車過來和陳文波競價強百香果。

現在以牙還牙的機會來了,陳文波居然不來?

正常來說這不合理。

但是現在確實是發生了,那麼就肯定是發生了張軟軟不知道的事。

“不是他們不想來,而是他們不敢來。”

張軟軟不禁想起了上一世關於高鬆文的傳聞,這個人,白色灰色都沾點。

現在看來多半是真的。

張軟軟也是想起來了,前段時間陳文波還是天天給張軟軟發微信問候的,可是忽然某一天,他就沒有再發過信息了。

應該就是那個時候,有人找他好好的“聊了聊”。

……

張軟軟走到荔枝地,高鬆文已經和張建國在熱情的聊天當中。

見到張軟軟來了,立即笑臉相迎。

簡單的寒暄過後,高鬆文也是開門見山。

“這個數可以吧。”

他手上拿着電子計算器,輸入了28的數字,斜着給張軟軟看。

這也算是一種行內的潛規則了,這種單獨的報價是不會說出來的,都是用計算器輸入數字報價。

28塊錢一斤的收購價。

絕對是歷史新高了。

張建國種了這麼多年的桂味,最走運的一次也是20塊錢一斤而已。

“行,摘吧。”

張軟軟點頭。

得到張軟軟的同意,高鬆文一聲令下,早已經等待一會的工人們頓時四散而開,開始摘荔枝。

“沒有紅透的不用摘。”高鬆文不忘叮囑一句。

關於這一點,張軟軟是無所謂的,有所謂的是高鬆文。

今天的桂味只要是他們摘下來了,不管熟沒熟透,都是按28塊錢一斤算。

所以高鬆文自然不會碰那些。

等過幾天熟透,25一斤或者更低價一斤收購不香嗎?

……

在工人開始動手之後,也是有着清平村的村民陸陸續續的圍了上來。

他們昨天也是看到了張軟軟的直播,知道今天就是桂味收購的第一天。

這種時刻,他們當然不會過錯了。

“高老闆,多少錢一斤?”

這是所有人見到高鬆文問的第一句。

看熱鬧是假,暗搓搓的計算張軟軟今天賺了多少纔是真。

“就今天的市價。”高鬆文當然也是精明的主,怎麼可能輕易暴露張軟軟的底。

這麼模棱兩可的答案,村民自然不滿足了,有人拉着高鬆文到一邊,笑着遞煙:“高老闆,我那邊也有一點桂味能摘了,不知道你能給多少?”

“老婆管着嚴,戒菸了。”高鬆文先拒絕了煙,又搖頭說道:“在哪?等下我過去看看,看看品質再給價。”

村民默默的走開了。

桂味他是有,可是他的還是綠色的啊!

……

採收進行的如火如荼。

工人們站上梯子,用剪刀一簇一簇的剪下紅彤彤的桂味。

有些不太夠得着的,直接拉住一片樹葉,然後一扯過來。卡擦一聲,整條樹枝折斷。

這一幕張軟軟也看到了,但是完全不爲所動。

因爲桂味不怕這種程度的折騰。

甚至可以說,這掰斷一根樹枝太小兒科了,等到桂味全部摘完之後,荔枝樹就要進行一次大範圍的疏枝,到那時候,砍得比現在狠多了。

在張軟軟這邊,這個行爲也叫壓梢。

就是不讓荔枝樹長太高的意思。

原本三米高的果樹,摘完果之後砍成兩米高,來年結果之時又是三米高。

如此循環。

“這桂味夠甜。”

知道套不出話的村民只能改行白嫖。

看到工人一籮筐一籮筐挑過來的荔枝,每個人都是一大把一大把的抓來吃。

可是吃着吃着,他們就沒有胃口了。

“240。”

“199。”

“245。”

“189。”

聽着不斷報出的斤數,村民們吃什麼也沒味了。

或者說吃什麼都是酸的。

酸死他們了!

清平村的村民看着張軟軟,現在的張軟軟,就是他們幻想中的自己啊!

產品豐收+早熟+其他人收成寥寥。

這不就是他們堅持務農的終極目標嗎?

遇到合適的時機,一夜暴富。

是的,普通農戶和果農也有機會暴富。

但是條件有些苛刻,很多人一輩子都遇不到。

但是,不管條件如何苛刻,只要這個概率真實存在,那就吸引着無數人爲之努力。

就好像彩票一樣,都知道很難中獎,但是買的人從來不少。

種田也一樣,明知希望渺茫,但是還是心存幻想。

畢竟這樣的事情是真實發生過的。

比如當年的蒜你狠。

這個段子之所以能火遍大江南北,自然不是因爲單純的諧音梗,而是因爲當年的大蒜價格瘋漲,短短時間之內,就翻了幾乎一百倍。

也是在那一年,蒜農都賺瘋了。

一個月賺了別人家種地幾十年的收入。

甚至就連同期的菜農也沒有少賺。

記得那個時候的大白菜,也是賣到過10塊錢一棵的。

總之,就是這樣真實的事例在前,清平村的村民,甚至張建國,纔會抱着這樣的幻想在當今這個時代繼續務農。

現在,他們沒有做到的事,只種了一年地的張軟軟做到了。

……

“總計18732斤,沒算錯吧?”

高鬆文計算器都快按冒煙了。

“沒錯。”張軟軟沒有異議。

“既然沒錯,那總數就是這個數,沒錯吧?”高鬆文繼續計算。

18732斤,乘上收購價的28。

等於……

524498。

52萬!

……

……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