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大明貪狼星 > 大明貪狼星 > 

第174章 史無前例的京觀

第174章 史無前例的京觀

第174章 史無前例的京觀

揮軍攻入一個國家的都城,並且覆滅了國王、決策者等所有的高層,這無疑是最高級別的戰功了。

朱瞻壑雖然不在意,但並不代表別人也不在意。

況且,他自己不需要軍功不代表別人也不需要。

平安京被拿下之後,一封戰報以最快的速度被送到了應天府。

爬山越海,速度竟然只用了十天。

“呼……”

幹清宮內,朱棣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看着手中的戰報,明明只是一張紙,朱棣卻感覺重逾千斤。

他從未想過,自己這個孫子有朝一日在戰功上會比肩自己。

自從大明立國以來開始算起,有打過滅國戰爭嗎?

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是沒有。

從朱棣登基,永樂一朝開始的時候算起,大明滅掉了韃靼、徹底統治了兀良哈三衛,這在這個時代都可以算是滅國戰爭了。

但要是細究起來,這又不算。

無論是韃靼還是兀良哈三衛,他們其實都是北元分離出來的一部分,這也就是爲什麼明朝人經常稱呼韃靼爲韃靼部的原因了。

但這次不一樣。

這次朱瞻壑是真的從倭國登陸,然後一路殺到了平安京,滅掉了一個國家的都城。

雖然現在說滅國還爲時尚早,但都城已滅,王室、貴族和武士階層被屠戮一空,滅國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更何況,倭國平安京被滅,北部的蝦夷(北海道)要是知道了這個消息,肯定會南下爭奪這一塊肥肉。

到時候,倭國滅國的速度會被大大加快。

屆時,那就是真正的滅國戰爭了,比滅掉陳季擴的大越國要更加名副其實。

“唉……”

朱棣輕嘆一聲,靠在椅背上,手中的紙張滑落在地上。

“戶部那邊,這個月的白銀也順利到了?”

“回陛下。”紀綱提心吊膽的站在一旁,現在聽到朱棣終於開口,可算是鬆了口氣。

“自攻佔石見銀山以來,每月的白銀都會按時抵達,從不會晚,每次都有夏瑄的蓋印。”

“嗯……”朱棣微微點頭,雙眼眯了起來。

“陳諤和黃淮他們……還在詔獄裡嗎?”

“回陛下,在的。”紀綱的頭低得很低。

爲人臣子,經常要揣摩皇帝的心思,但有時候,揣摩過多也是一種錯。

“嗯,挺好……”

“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別讓他們死了……”

“等世子回京……”

……

不知道過了多久,紀綱走出了幹清宮,裡面發生了什麼?那就只有紀綱和朱棣兩個人知道了。

——

倭國,平安京。

現在的平安京真的是沒眼看,經歷了地震的洗禮,再加上被明軍如蝗蟲過境一般的掃蕩過,平安京已經沒多少人了。

重建,很簡單,但朱瞻壑並不打算重建,而是想讓這個作爲倭國自古以來不知道多少年的京都直接廢掉。

所以,朱瞻壑做起了老本行:築京觀。

這平安京裡的人非常多,這也難怪,作爲一國都城,人少纔是不正常的。

明軍一個個的都殺紅了眼,只要是倭人,那你就跑不了,最後不管是因爲地震而死的還是被明軍所殺的,只要是屍骸就都被收集了起來。

然後,朱瞻壑在倭國的王宮,築了一座京觀。

在一國都城,而且還是在王宮裡築京觀,朱瞻壑覺得自己應該是歷史上首個了。

看着倭國王宮內這座正在漸漸升高的京觀,朱瞻壑很滿意,但同時卻又有一點遺憾。

要是沒有那場地震就好了,那樣的話這座京觀的大小肯定還會大上不少,翻個番應該是沒問題的。

可惜的是那場地震之後有不少的倭人都被埋在了地下,浪費了。

“殿下,還要繼續加嗎?”陳懋的眼珠子通紅,一臉興奮地跑了過來。

因爲不是搞建築,所以朱瞻壑在築京觀的時候通常會讓士兵們把底座搞得非常大,這樣一來高度會低很多,但會更加的穩固。

而現在,這座最少使用了五十萬屍骨的京觀,已經有些撐不太住了。

“加啊,爲什麼不加?”朱瞻壑坐在牆頭上,饒有興趣地看着將士們熱火朝天的在築京觀。

“石灰不夠?不行就用泥巴,不過底層的你可不能馬虎了,別到時候塌了就惹人笑話了。”

“不是,石灰是夠的。”陳懋趕忙擺手。

“就是這實在是太多了,剛纔末將初步估算了一下,如果全都填進去的話,那怕是這宮殿前的丹墀怕是要被填上大半了。”

“那就填啊!”朱瞻壑直接給陳懋甩了一個白眼。

“咋?你還打算要住進去不成?考慮這麼多?”

“嘿嘿……”陳懋撓着頭尷尬地笑了起來。

“末將哪兒敢啊,這不是從來沒做過這種事兒,而且還是在一國都城的王宮裡,所以有些興奮,也有些……”

“滾滾滾!”朱瞻壑很是不耐煩地甩手趕人。

“聽命行事就行了!管那麼多幹嘛?出了事兒又不用伱擔着!”

“是!”陳懋身形一正,然後掉頭就跑向了京觀的方向。

在一國都城的王宮裡築京觀,這事兒怕是除了朱瞻壑之外沒人敢想,所以陳懋有遲疑的情緒也是很正常。

再說了,陳懋也不是此戰的最高將領,甚至他還是死皮賴臉地要過來的,不然的話他都參與不進來。

在這種情況下,陳懋雖然興奮至極,但卻也沒有失了分寸。

要是他敢越過朱瞻壑做決定,那明軍將士絕對會第一個不答應。

從徵倭開始,朱瞻壑就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人們的認知上限。

從最開始的殺俘,到後來的屠城、築京觀,再到現在,直接在人家王宮裡築京觀,朱瞻壑都可以說是大明開天闢地頭一遭。

這在儒家文化盛行的中原,尤其是經歷過程朱理學的洗禮之後,這是一件很難想象的事情。

想到這裡,朱瞻壑擡起頭,看向佈滿陰霾的天空。

“儒家……似乎也是時候該改變一下了……”

嘆了口氣,朱瞻壑下了城頭,朝着城外走去。

經過地震的平安京一片狼藉,就連護城河都已經變得面目全非。

但是,在石塊、木頭等雜物下,仍舊能看見鮮紅色的河水。

在王宮裡築京觀!滿意不!滿意投月票!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