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 

第785章 新官上任點火難

第785章 新官上任點火難

丹尼爾·奧康奈爾作爲此時愛爾蘭人的領袖之一,他個人確實得到了英國政府的重視,得到了很多個人榮譽和金錢方面的獎勵。

但他奧康奈爾的盟友——輝格黨在扳倒了羅伯特·皮爾的託利黨之後卻沒有兌現解決饑荒問題的諾言。

實際上此時的新任首相約翰·羅素正在面對着比他想象中難處理得多的爛攤子。

羅伯特·皮爾代表的是保守派卻玩起了自由貿易,這首相之位自然不可能坐得長久。

託利黨內隨之發生分裂,羅伯特·皮爾不得不向國會遞交辭呈。輝格黨上臺之後發現到處都是亂攤子,戰爭失利和難以徹底解決的威脅分散着國家的兵力。

而與法國人的全球爭霸更是一個無底洞,尤其是俄國人居然將阿拉斯加賣給了路易·菲利普,現在法國人可以直接威脅英國的加拿大殖民地了。

更要命的是俄國人蠢蠢欲動,即便是正在打內戰,也不忘窺伺黑海附近的土地。

猶太國計劃完全失敗,不但影響了英國的聲譽,還讓奧斯曼對英國的態度發生了轉變。

新上臺的美國總統發現沒法繼續南侵之後就把矛頭對準了加拿大,要求獨佔俄勒岡,和英國重新劃定北部邊界。

當然作爲美國曆史上最強硬的總統,詹姆斯·波爾克並不是一個完全的莽夫,所以他才選擇了這個英國政府交替的時機,落井下石。

剛剛上臺的約翰·羅素險些被美國人的這份大禮氣得背過氣去。不過這並不是讓他唯一糟心的事兒,王夫阿爾伯特親王光是在國內搞博覽會還不滿足。

阿爾伯特親王希望可以將英國的產品推向全世界,這樣既能展現國力又能爲商品打開銷路。

不過這種觀點在當時的經濟學家和政治家看來完全就是一個異想天開的玩笑,甚至有人還打賭這場世界性的博覽會會不會讓英國負債累累陷入新的危機。

然而不幸的是王夫阿爾伯特有女王維多利亞的支持,王室一意孤行約翰·羅素也沒什麼辦法,此時硬剛王室實在不是什麼明智之舉。

此外鐵路熱的問題已經初現端倪,建設鐵路正在從一種高投入、高回報的投資變成一種高投入、低迴報的基建項目。

對此英國政府束手無策,因爲無論怎麼做,到最後損害的都是英國的利益,索性便直接置之不理。

倫敦的霍亂正在向全國蔓延,英國的專家們沒有任何辦法,無法預防、無法治療。

只能祈禱病情不重,或者用鴉片酊和放血療法試試,還有一些其他的治療方法,不過那除了會讓病人受到更多折磨以外沒有任何效果。

在東方的擴張同樣不及預期,並且有很多消息表明,這片大陸上正在醞釀着一場新的危機。

此時英國正在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外交危機,那就是從東方到西方,從澳洲土著到隔壁的愛爾蘭人,他們沒有一個朋友。

東亞的清國、日本,南洋的南明、真臘、荷蘭東印度公司,中亞的阿富汗,印度洋的阿曼和馬達加斯加,北非的埃及。

奧斯曼帝國此時雖然要仰仗英國,但卻不再是像過去那樣言聽計從。西歐法西同盟法國人擁有絕對的主導權,而法國正巧是英國爭奪世界霸權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

中歐是奧地利的天下,過去那些與英國眉來眼去的德意志諸侯和意大利小邦,在德意志關稅同盟和亞平寧關稅同盟的約束下不敢有多餘的動作,瑞士國內則是正在準備內戰。 東歐此時嚴格意義上講就只有俄國和奧斯曼兩個國家,巴爾幹地區的民族只能在這兩個國家中選擇一個不那麼差的。

從英國人在阿爾巴尼亞南部的遭遇來看,這三個國家其實半斤八兩。

美國、巴西、墨西哥等一系列次強對英國的態度也都算不上好,就連自己最忠實的小弟葡萄牙也因爲英國在巴西南部的軍事行動有了嫌隙。

此時葡萄牙女王瑪利亞二世是巴西皇帝佩德羅一世的親姐姐,兩人是同父同母,所以感情上不可能站在英國人一邊。

低地國家中荷蘭加入了德意志邦聯,比利時被養在法國已經名存實亡。

與全世界爲敵的感覺可並不好,歷史上英國人要隨便搞一場外交會議就能定下一堆國家的死生,不費一兵一卒就能把列強們玩得團團轉。

但現在情況變了,一個個區域同盟的出現,歷史上一些微小的變化,匯聚到一起讓英國人的擴張成本正在成幾何倍數增加。

實際上羅伯特·皮爾早就發現了這個問題,他也試圖改變,但是兜兜轉轉之後發現又回到了原點。

其實這並不是由於英國人的思想出了問題,而是節奏變了,大家並沒有按照它的節奏走。

尤其是兩次倫敦會議的失敗和奧地利崛起(或者說沒有像歷史上一樣喪失影響力從而淪爲英國人的跟班),這些事件讓英國的影響力無法再到達那種一呼百應的程度。

而英國是個島國,這注定了它的策略不可能像俄國和法國那樣只靠自己的陸軍和海軍。

約翰·羅素同樣發現了這個問題,但是他能做不過是些小修小補而已,並不能真正改變什麼。

可面對如山般的重壓,約翰·羅素實在顧及不上那些在香濃河畔的愛爾蘭人。

奧康奈爾一次次被拒之門外,他這時才明白自己其實是個外人。

而一次偶然的機會奧康奈爾得知了殖民部的邪惡計劃,他無法再繼續容忍自己的同胞像牲畜一樣被運送販賣。

雙方當即扭打在一起,起初英國殖民部還打算隱瞞此事,但奧康奈爾畢竟是個社會活動家,找媒體造勢還是輕車熟路的。

哪怕是大報紙不敢接,但是總有想要爆款的小報。最後給殖民地的底層老光棍找老婆這件事只能作罷,因爲哪怕是名義上自願的也免不了乘人之危的嫌疑。

此時的英國政府壓力已經太大了,平白無故再加上太重的道德負擔完全沒必要。

而且歐洲大陸上的國家已經準備好了吃瓜看戲,到時候一番口誅筆伐之下怕不是要讓偉大的英格蘭和野蠻的美利堅同列。

其實奧康奈爾之所以能撞破這一切就是弗蘭茨在背後一手策劃的。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