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 

第714章 報告書

第714章 報告書

第714章 報告書

維也納,美泉宮。

弗蘭茨看着書桌上的報告愣愣出神,他覺得自己做了很多,但似乎還不夠。

此時的英國無愧於世界頭號強國的稱號煤炭開採量已經達到了驚人的4400萬噸,而第二列強法國的煤炭產量僅爲420萬噸,整個除奧地利帝國以外的德意志地區爲400萬噸。

歷史上的奧地利帝國產量不過80萬噸,不過此時在弗蘭茨的改革和開發之下奧地利帝國的煤炭產量達到了2000萬噸是歷史同期的25倍。

這一時期的技術進步是很容易產生鉅變的,1836年英國的煤炭開採量僅爲3200萬噸,用了十年時間便增加了一千萬噸。

奧地利帝國和英國還有些不同,從零開始加上技術進步帶來的影響尤爲震撼。

但是前者的資源上限太低,哪怕是到了一戰時期也僅有4900萬噸,而隔壁的德國則有2.7億噸。

不過奧地利帝國的資源勝在品種齊全,尤其是此時還佔有意大利地區,除了橡膠以外基本上可以自給自足,農業上也有此時歐洲最大的生絲生產基地。

此時歐洲最大生絲生產基地是威尼斯,第二大是法國的里昂,沒錯!就是那個經常起義的地方。

由於幾次大規模起義,再加上天災人禍,奧地利的生絲產業賺得盆滿鉢滿。

爲啥英國人不從東方運生絲來衝擊市場呢?因爲當時各國的貿易壁壘都很厚,而且各國都有商人每年固定去東方採買,但當時那個海上運輸的速度和時效性都很低。

所以當天災突然發生的時候物價飛漲是幾乎無法避免的。

這個時候肯定有人會拿現代商業上的安全倉來說事,但實際上這玩意太貴,而且隨年景變化相當大,除非是有錢沒處花了

另外此時世界上最大的生絲出口國是清國、法國、奧地利。日本要在明治維新,尤其是1871年之後纔開始急速擴張的,而印度則是從1882年那場生絲大戰之後才重新崛起的。

此外其他國家的煤炭產量,俄國20萬噸,西班牙僅爲6萬噸,美國500萬噸,墨西哥27萬噸,巴西的煤產量不足0.1萬噸。

此時英國的生鐵產量爲200萬噸,法國爲五十萬噸,俄國爲20萬噸,普魯士生鐵產量爲19萬噸,西班牙由於戰亂不止和先天不足生鐵產量不足一萬噸(盧森堡2萬噸)。

歷史同期的奧地利帝國生鐵產量爲十五萬噸,此時由於技術革新可以達到驚人的一百二十萬噸。

這主要是被資源限制,奧地利地區的鐵礦石不足。所以弗蘭茨先後拿下了西波斯尼亞和阿爾巴尼亞,這兩塊煤鐵資源豐富的地區。

黑山其實也有煤鐵資源,不過體量太小,大概是西波斯尼亞煤炭總量的40分之一,與阿爾巴尼亞北部山區煤炭總量差不多,但是鐵礦總數只有其三十分之一。

其實奧地利帝國倒不是真的沒有煤鐵資源,而是傳統思想和各地區、民族、勢力劃分的問題。

由於一系列複雜的歷史及社會因素促使奧地利帝國在發展時相當偏向波西米亞地區,但實際上加利西亞的資源配置比波西米亞高得多。

加利西亞的煤炭儲量相當於奧地利帝國其他地區煤炭儲量的總和,擁有歐洲第二大鐵礦和一大批儲量巨大的鐵礦總量相當於西波斯尼亞地區的二十倍,是奧地利帝國其他地區總合的兩倍,同時還擁有當時歐洲大陸上第一大的油田(實際上最大的是羅馬尼亞的1857年,但沒有加利西亞開採的早)。

歷史上的奧匈帝國愣是無視了這些寶貴的資源,在其上面種上了果樹和莊稼,如果不是石油噴出來污染太嚴重,估計他們還想在裡面養魚。

弗蘭茨不會假裝看不到這些,所以他在加利西亞買下了大片的土地。不過加利西亞的資源這麼好,爲什麼不直接把工廠全轉移過去?

這主要是出於安全角度考慮,加利西亞除了要面對明面上的普魯士和俄國,還要時刻小心匈牙利從背後插上一刀,更不要說三天兩頭就來搞事的波蘭人了。

如果按照歷史上的做法無非是兩種,一種全產業向當地集中然後大力發展,但是奧地利帝國的那些窮鄉僻壤怎麼辦?國家安全怎麼解決?

另一種則是抽離式發展,儘可能地消耗其資源,然後將其用作農業區和與大國的緩衝帶。

歷史上奧匈帝國選擇了後一種,不過那是由於諸多因素共同導致的,結果是經濟迎來了黃金髮展期。

從 1870年到 1913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每年大約增長 1.76%。與英國(1%)、法國(1.06%)和德國(1.51%)等其他歐洲國家相比增幅相當快。

如果僅計算開戰前的二十年(平均每年2.8%),那更是用一騎絕塵來形容也不爲過。

然後第一次世界大戰把國家打沒了,加利西亞作爲主要戰場之一更是幾乎被打成了一片白地。

如果改選第一種,那麼奧地利這個主體民族嚴重不足的帝國,如何解決內部問題?

無論是享有特權的匈牙利人,還是捷克人和意大利人,他們都對這個國家虎視眈眈,所有人都想從奧地利身上撕下一塊肉來,用更大的特權爲自己謀取更多的利益。

如果將產業轉移到加利西亞,無非是讓波西米亞的悲劇重演而已。非但得不到感激,反而會製造一個新的利益集團,然後繼續無休止地循環而已。

這兩種結果都並非是弗蘭茨想要的,他寧可發展慢一些,也不想讓那可笑的輪迴繼續。

巴爾幹地區的崇山峻嶺確實不利於發展,但那些天險同時也將敵人攔在了外面。

只要能解決認同問題,是很容易得到當地人的忠誠的。到那個時候這些地方就會成爲奧地利帝國的堅實後盾。

同時帝國的全面發展也不容易讓捷克人和意大利人飄起來,不過還要解決兩個問題。

一,維也納必須成爲全奧地利帝國的心臟,一個國家必須有一個主心骨。

二,匈牙利的特權必須被取消,因爲一個壞偶像可以影響很多人。

只有這樣才能創造出一個相對平等的環境,雖然比起讓人民沉浸於勝利和美酒中,弗蘭茨更希望沒有戰爭。

但是有一些沉痾舊病並不是能用錢和語言來解決的,必須要剜肉刮骨才能去腐生肌。

在絕對的利益面前,任何道理都會顯得空洞無物。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