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 

第1242章 成績公佈

第1242章 成績公佈

考生宿舍外的一條小河邊,一個大鬍子正在用河水洗臉。

“學長,你的脾氣還是那麼火爆。”

大鬍子回過頭看到了另一個稍矮一些的大鬍子,瞟了一眼便有些輕蔑地說道。

“你都混成通緝犯了,怎麼還敢來這裡?”

“學長,您可別這麼說。如果我是通緝犯,那您不是間諜嗎?

畢竟普魯士的官員爲什麼要來奧地利帝國參加文官考試,這無論怎麼解釋都說不通吧?”

稍矮一些的大鬍子頓了頓繼續說道。

“雖然我是普魯士的通緝犯,但在這裡我並沒有被通緝,甚至他們連我的書都懶得禁。”

“奧地利人過於傲慢,他們會後悔的。你的書比他們禁掉的那些垃圾要有威脅得多。”

臉上有刀疤的大鬍子說道。

“我就當學長您是在誇獎我了。”

“別得意忘形了。你這個傢伙來這裡做什麼?他們能容忍你的書,未必能容忍你的人。

你可要想清楚了,奧地利人最喜歡抓人送去非洲跟食人族交換東西。”

“我肉這麼少,這麼柴,他們不會喜歡的。倒是學長您虎背熊腰,一身腱子肉可要多加小心纔是。”

“別打岔,你到底來做什麼?”

“和您一樣,來看看自己有幾分本事。”

臉上有刀疤的大鬍子笑了起來。

“坐。”

然後他又從懷中掏出了一支雪茄。

“墨西哥雪茄,來一根不?”

稍矮一些的大鬍子也沒拒絕拿來聞了聞立刻說道。

“好東西,不便宜吧。”

“不算便宜在奧地利皇室的百貨商店裡買的,現在打折促銷10格羅申。

不過即便不打折也要比柏林便宜五格羅申。”

臉上有刀疤的大鬍子顯得有些落寞。

PS:這裡的格羅申不是普魯士的格羅申銀幣,而是指的奧地利使用的銅幣。

1弗羅林=30格羅申。

“奧地利帝國的發展速度確實驚人,尤其是他們可以源源不斷地從海外殖民地進行掠奪,就像哈布斯堡家族祖先做得那樣。”

“普魯士也需要陽光下的土地.”

其實弗蘭茨還給考生的車費做了一定比例的報銷,之所以不是全部是害怕有人起了歪心思。

即便弗蘭茨一再小心,依然避免不了黃牛票的泛濫,鐵路的運營在短期出現虧損是沒法避免的。

很快奧地利帝國第一屆文官考試的成績就公佈出來了。

結果讓人大跌眼鏡,每科一百分,六十分即爲及格,總分超過三百分便有資格授官。

然而此屆考生的及格率低得讓人髮指,參考的考生中人均三科不及格。

此屆的魁首摩爾·哈德森也只有388分,而那位被弗蘭茨寄予厚望的天才少年居然有兩科零分,還被查出了極端民族主義者的傾向。

此屆的2-10名都被授予了市長級的官職,這讓摩爾·哈德森十分激動,但他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會被委任爲加利西亞的高官。

雖然不是之前說傳聞中的總督,但是從無官的閒散貴族一躍成爲一省之長依然是一次令人咋舌的飛躍。

軍政分離是大勢所趨,弗蘭茨會逐步裁撤掉國內的總督,加利西亞是第一個。

此屆的前十名中貴族佔了九個,之後又經過面試和背景考察篩選,總共錄取的3321人中有2582人是貴族出身。

這對於貴族們來說是一場空前的大勝,他們立刻成爲了考試製度的堅決擁護者。

其中一部分貴族覺得這是皇帝對他們的一種補償,果然他們在皇帝心中還是有一定分量的。

其實弗蘭茨並沒有舞弊,甚至他設計的考題對貴族來說還十分不利。

然而奧地利帝國的全民教育才剛剛起步,貴族們把持了教育上千年。

而且雙方在資源和眼界上根本就沒可比性,平民官員短期內根本無法成爲主流。

至於官員招募的數量,這是第一屆僅僅是一種嘗試,而且奧地利帝國此時真的很缺少官員。

這是內戰的後遺症,衆所周知可以馬上打天下,但卻不能馬上治天下,弗蘭茨也同樣不能靠軍隊管控國家。

一場考試下來錄取的75%都是貴族,民衆能接受嗎?即便是一場公平的考試

如果換在一年前,那弗蘭茨一定會被這場風暴吞噬,有心人一定會藉此大做文章,呼籲改革,之後便是更加劇烈的社會動盪和不滿情緒的爆發。

現在即便奧地利帝國政府公佈了這個結果,也不會引起廣泛的不滿和動盪。

不過依然會被有心人利用,尤其是某些境外勢力,弗蘭茨並不想給他們這個機會來給自己找麻煩。

所以弗蘭茨直接宣佈,授予所有錄取考生貴族身份。

除此之外奧地利帝國政府只公佈了名單和成績,委任書要通過郵局郵寄到考生家中。

此時奧地利帝國的重名率非常高,而且“von”、“de”、“di”、“da”這種中間名並不是每個貴族都用,甚至有一些大貴族根本不屑於在自己的名字中加入這種修飾。

即便有人想要追本溯源,數千人的名單想要挨個統計十分困難,再想從其中分辨出哪些是貴族,哪些是平民更是難上加難。

當然這只是對一般的平民和小貴族來說,對於那些大貴族,他們自然有自己的渠道。

其實這一次考試的結果,除了貴族多以外,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外國人也很多。

由於奧地利帝國不禁外國人來本國做官,所以德意志諸邦和意大利諸國一些不得志或是自負才華被埋沒的小貴族會很願意來奧地利碰一碰運氣。

除此之外,這一次還有法國人,甚至阿拉伯人.

不過這些阿拉伯人並非來自奧斯曼或是奧地利帝國的盟友阿曼,而是來自的黎波里。

卡拉曼利家族在的黎波里的統治並不得人心,也並不牢固。

哈梅德·卡拉曼利長期受歐洲文化薰陶,他已經完全將自己當成了一個歐洲人,他認爲自己在的黎波里執行的是開化使命。

然而在當地人看來哈梅德·卡拉曼利卻是在破壞傳統,並且正在把的黎波里變得更糟。

這一切都源於哈梅德·卡拉曼利拙劣的模仿,他也想像弗蘭茨一樣搞壟斷,但他卻不願意讓利於民。

哈梅德·卡拉曼利壟斷的卻是農牧業,這些都與民生息息相關,而利潤又少得可憐,結果就是搞得民不聊生。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