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初臨貴城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太陽丟了怎麼辦 > 太陽丟了怎麼辦 > 

第九十九章:初臨貴城

第九十九章:初臨貴城

上京是徐國都城,不但是徐國境內最重要的城市,也是徐國最大的城市。

牛進財對上京城以前就有聽聞,爲了此次上京之行又特意做了功課,對這座巨城的瞭解還是比較詳盡的。

整個上京城佔地超過五十里,固定人口高達兩百萬,這裡的固定人口指的是有戶口的本地人,如果加上外來人員,牛進財估計總人口能到五百萬!

但紙上得來終歸淺,一些生硬的數字很難帶給人視覺上的衝擊,所以牛進財站在地勢高處第一眼看到上京城的時候被嚇了一跳。

這個巨大的城市超過他的想象,密密麻麻的屋檐宛若無邊無際向四周延展,就算他睜大了眼睛也看不到盡頭。

這種壯觀的景象確實令人震撼,連牛進財這種經常流連紐約巴黎的人都爲之咂舌,一般的普通人看了之後怕是會目瞪口呆。

上京城也分內外兩城區域,雖然收入眼底的主要是外城區域,但內城的規模一點都不小,除了內城核心的徐國皇宮所在地,大多數的豪門鉅富達官貴人也都居住在內城。

內城並沒有高牆,而是被一條寬達百米的大河圍繞着,雖然這條大河被叫做護城河,但本身卻是一條天然河流,如此寬闊的水面比一般的城牆防衛要靠譜多了。

外城的人要想進入內城的辦法倒是很多,除了兩道浮橋,還有不少擺渡碼頭。

上京城的核心雖然是內城,佔地面積也不小,但整個上京城的巨大規模卻是由外城撐起來的。縱橫幾十裡方圓的上京城超過八成屬於外城區域。

外城也沒有城牆,只有無數房屋街道不斷向外延伸,這種佈局讓牛進財想到了雄關城,確切的說雄關城本就是按照上京的模式打造的。

上京城顯然比雄關城更有規劃,雖然看上去滿眼都是房屋道路,但井井有條沒有絲毫雜亂擁擠之感,那一條條主街道也大多是筆直縱橫且很寬敞,足夠八馬並行,就算是旁支巷道也能供馬車進出。

上京城商業繁華毋庸置疑,而且這個商業環境也是分內外區域的,就比如內城也有酒店青樓夜市商鋪,但整體要比外城的高出兩個檔次。

簡單點來說就算同樣的一個饅頭,外城賣一錢,到了內城則要三錢。

桃源村的商號就在內城。

內城的東西貴,地價自然就更貴,不過就算地價再貴,桃源村爲了品牌價值考慮也不可能將商號開在外城,以桃源村的財力也不會省這幾個錢。

不過就算桃源村不差錢,但要將商鋪開在上京內城那也不容易,首當其衝的就是人才的缺失。

方村長他們確實有來頭,也是見過大世面的,但論到經營這一塊,和普通的鄉下泥腿子其實沒什麼區別,也就是小攤小販的水準而已。

方村長他們也意識到了這一點,自身的能力已經跟不上桃源村的發展速度了,除了充電學習外,最好的辦法就是培養下一代。但培養人才是需要時間的,像劉昭那樣的年輕人雖然鍛鍊的不錯,但也就在雄關城勉力支撐一下罷了,距離來上京獨當一面還差的太遠。

所以眼下在上京經營桃源商號的掌櫃並不是桃源村的人,當然也不能算是外人。

這人叫鄧惠先,曾經是富源錢莊上京分店的掌櫃,一個真正的老掌櫃,經營上京的富源錢莊足足二十年,今年已經六十高齡了,他也是莫掌櫃最爲親近信任的下屬之一。

方村長與莫掌櫃本就是同袍戰友,雖然關係並不親密,但因爲牛進財的原因,富源錢莊與桃源村又有了姻親這一層關係,自然算不上外人了。

桃源村想要開拓市場,莫掌櫃自然義不容辭鼎力相助,於是派出了鄧惠先這個得力干將。當然,之所以派出這人,除了鄧掌櫃經驗豐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已經到了該退休的年紀了,這次擔任桃源商號的掌櫃也算是發揮餘熱了。

年紀大的最大好處就是人面夠廣,鄧掌櫃在上京經營多年,這人脈毋庸置疑,讓桃源商號這個初來乍到的小弟短時間內就鋪平了路子,成功融入了上京的商業圈子。

“這個鄧掌櫃還是很有本事的,才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能讓桃源商號站穩腳跟,不知情的人還以爲桃源商號是在上京經營了十幾年的老商號呢。”牛進財站在桃源商號的街對面朝身邊的鳳初露說道。

牛進財越發覺得自己和鳳初露還是可以做朋友的,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溝通順暢。

爲了成爲朋友他也是費了心思,比如時不時和對方聊聊桃源村的各種事項。這樣的話題也確實能拉近彼此的關係,鳳初露也從一開始的不耐煩慢慢變得有所迴應了。

比如現在,聽完牛進財絮絮叨叨之後她迴應道:“你不會想進去吧?”

兩人雖然順利的進了上京內城,但這裡人多眼雜,說不準就被人給盯上了,進入桃源商號顯然不明智。牛進財現在一門心思就是隱瞞身份,生怕那個組織查到他的背景最終連累到桃源村。

聽到鳳初露這話帶着提醒的意味,這個冷漠的女人顯然是站在他的立場在考慮問題,牛進財心情愉悅,笑呵呵的說道:“肯定不會進去,站這裡認認門就行了,晚上的時候我再偷摸過來找這個鄧掌櫃。”

他還真需要認門,除了一個地址,他並不瞭解上京的這個桃源商號的具體情況,所以剛纔走近的時候也被這個桃源商號的規模嚇了一跳。

上京內城地貴,一般的普通商家都只會租賃一個門面,只有極少數的一些大商家會弄兩間門面。

內城的門面寬度一般都有五米,進深是八米,兩間門面連起來那就是十米的寬度,總面積八十平米,在寸土寸金的上京城裡,這個尺寸足可以稱大商號了。

但桃源商號就不一樣了,不是一個兩個門面,而是足足七個門面連接打通!

長達三十五米的一個門面,總佔地面積近三百平米,這種規模的商鋪在上京城雖稱不上絕無僅有,但也極其少見。

牛進財也是心中感嘆,方村長果然是見過大場面的,做起事來也真是大手筆。他卻不知道這個桃源商號方村長除了掏錢,其他事兒就沒插過手,都是他的老丈人莫掌櫃一手操持的。

牛進財雖然不知道是自己老丈人的手筆,但他很欣賞這種做大生意的氣魄,這種遠超常人的商鋪規模雖然開支也是遠超常人,但其廣告效果絕對物超所值。初來乍到的桃源商號光是憑這個門面規模,就能在商賈雲集的上京城裡一炮打響名頭。

桃源出產的商品靠的就是品牌效應,商鋪規模就是品牌實力的最好體現。只要桃源品牌打響了,利潤自然不在話下,這幾個門面的開銷也就是毛毛雨罷了。

不過看了一會後牛進財也明白了桃源商號爲什麼弄出這麼大一個鋪面了,除了廣告效應展示實力外,還有不得不爲之的必要。

因爲這個商鋪裡除了桃源村出產的各類不佔地方的特色小吃特色生活用品外,還有一些大傢伙,比如各種傢俱。

這些傢俱當然也是牛進財弄出來的,與這個世界的傢俱截然不同,外觀簡潔大方,設計科學合理。

除了這些傢俱佔地方外,另外還有一個最佔地方的商品——四輪馬車。

四輪馬車是桃源村大件商品中的主打產品,商鋪裡雖然只擺放了兩輛樣車,但也佔據了商鋪三成的空間。

這兩輛四輪馬車的造型不一樣,一輛是四四方方的常規造型,外表墨綠色,看上去沉穩大氣。另一輛馬車個頭略小,外觀圓潤沒有邊角,車身的顏色也很是絢麗多彩,讓人看上去就少女心爆棚。

除了這些展示的商品,牛進財還看到了商鋪的最東面擺着一些個莫名其妙的東西,光是這些東西就足足佔了兩個門面的地方。

當然,在外人眼中那都是些莫名其妙的古怪玩意,但牛進財只要撇一眼就認出來那是他平日裡無聊折騰出來的玩意。

比如腳踩動力的小船,手搖洗衣機,這其中甚至還有水車和水動力的磨坊,不過這兩個玩意太大了,商鋪裡也只是做了仿真模型展示。

除了這些生活中實用的東西,還有牛進財發明的各種樂器,以及幫妞妞做的一些玩具,比如搖搖馬,蹺蹺板之類的。

這其中牛進財竟然還看見了自行車,頓時扶額無言。

自行車的製作並不困難,在牛進財的前世那些非洲人民還用木頭做自行車,照樣跑的飛快。只不過自行車有一個技術難關,那就是鏈條的製作工藝太高了,牛進財也沒耐心去手動打磨鏈條,於是用了軸傳動技術。

軸傳動的製作工藝不高,雖然沒有鏈條好使,但也夠用了。

不過弄出這輛自行車後牛進財騎過一次就丟一邊了。

實在是這玩意太笨重了,加上又沒有平坦的水泥路,這輛自行車平時玩玩還行,要是上路長距離騎行會累死,也不知道是人騎車還是車騎人。

這些東西牛進財從來就沒想過拿出來賣錢,此時看到自然是心中無語。

不過這還不算完,等他看到白牆之上的一行大字之後頓時整個人都不好了,看完下面的小字後差點掩面就逃。

只見商鋪最顯眼的那一面白牆上寫了一行粗大的黑字:牛神童發明展覽館!

在這一行大字的下面還有密密麻麻的小字,記錄的是牛神童的一些傳奇故事以及寫過的詩詞。

寫過的詩詞倒也罷了,牛進財想否認都不行。但鬼知道那些傳奇故事是怎麼來的,那些故事繪聲繪色將他描述的是神乎其神,比如三歲就能下水救人,六歲就一個人打死了一頭野豬……。

這些故事文字詳實有理有據,連牛神童本人都差點信了……。

牛進財看到這些想逃,鳳初露看到這個也忍不住笑出了聲。

聽到笑聲之後的牛進財更尷尬了,只想轉身就跑,離這個商號越遠越好。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