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加上喬小如肚子裡的那個,過着十分悠閒的生活。
二月十六,也是盧錦和迎娶鄧月嬋過門的日子。
盧錦和雖然只是一個鄉下來的窮小子,但對翰林院來說,越是窮越是“根正苗紅”,加上他學問好、會做人,在翰林院名聲很是不錯,前輩們都很肯照顧他。
更別提他還是在皇上面前露了臉、被皇上問了名字的,年紀輕輕,可見將來前途無量。
而鄧月嬋又是尚書之女、太子妃親妹。此消彼長,三皇子和蕭家一蔫了聲息,即便太子爺什麼都不做也會被襯托得水漲船高老長一截,更何況賑災、紅衣教兩件事太子爺都辦的妥妥當當,得到皇上的讚賞,這水漲的可不是一點半點。
加上鄧家夫婦愛女心切,因此這門親事辦得無比的熱鬧盛大。
喬小如因爲有孕在身,鄧月嬋出閣那日便沒有親臨參加,只讓荀嬤嬤替自己去道了恭喜。
畢竟月份還不大,且相對比較危險需要更小心在意的頭三個月已經過去,喬小如倒是不覺得什麼、很想親自去一趟,無奈盧湛說什麼也不許,而荀嬤嬤等也堅定無比的站在盧湛這邊勸阻。
說是到時候人多手雜,誰知道會不會有壞心眼兒的趁機使壞呢?
倘若真的引起混亂被人趁機做了什麼,豈不是要哭死?
這種事情可是難說,畢竟,蕭家和三皇子他們是絕不可能真正老實下來的,巴不得忠信郡王府出事呢。
她與鄧家關係不一般,如今情況特殊,鄧夫人、鄧小姐是絕不會怪她的……
盧湛原本還沒想到這些,只是本能的不樂意喬小如去。
雖說他在媳婦兒面前一直裝憨裝傻裝作不知道盧錦和對她的心思、裝作不知道他們之間的關係似乎不太相同,且如今盧錦和也娶親了,今後兩人更不可能再有任何交集,可是,他還是不樂意自己的媳婦兒出現在盧錦和的婚禮上。
那小子實在可惡至極,哼,在盧喬村的時候當着他的面就敢攔他媳婦兒說話,哼,當他傻呢!
年前媳婦兒上他家去道喜,他居然還敢明目張膽的與她單獨說話,簡直就是豈有此理!
當然,他想給自己添堵,挑撥自己與媳婦兒的關係故意這麼做,自己纔不會上當呢?
雖然媳婦兒沒跟自己提起這事,那可不是媳婦兒存心想要隱瞞自己什麼,而是根本沒有必要提。
也就是說,在媳婦兒心裡,他盧錦和不過是個無足輕重的人罷了,拿什麼跟他爭?
若因爲這他便與媳婦吵起來,恐怕反倒稱他的心意了!他又不傻,怎麼可能這麼做?
那時他心裡便打定了主意,絕對不能夠讓媳婦兒去參加他的婚禮,就讓他遺憾一輩子吧!
哪知道連天都站在他這邊,媳婦兒偏偏如今有了身孕了,這下子,連藉口都不必找了!
都是現成的!
呃,話說本來,他還打算牀榻上把媳婦兒狠狠的幹累讓她起不來的,如今倒省事了,只是這省事讓他又頗爲惋惜……
喬小如拗不過盧湛與荀嬤嬤等,只得答應不去。
鄧月嬋與盧錦和成親之後,日子過得應該是頗爲和美的。
三月中旬的時候,鄧月嬋上門來看望了她一回,神情之間頗爲喜悅,待她也一如從前。
唯一不同的是,人卻內斂溫和了許多,那雙眼睛依然黑亮有神,卻多了一抹沉靜。
看樣子,盧錦和對她應該不錯,她過得也很滿足,喬小如由衷的替他們高興。
不管怎麼樣,自己佔據了原主的身體,而原主與盧錦和又有諸多說不清道不明的糾葛。看到盧錦和如今找到了幸福美滿的歸屬,原主若真正愛他,想來也該欣慰了吧?
只是,鄧月嬋告辭之後,荀嬤嬤卻有些欲言又止。
喬小如有些納悶,便笑道:“嬤嬤有什麼話還用得着如此嗎?只管說來便是!”
荀嬤嬤眼見喬小如身旁無人,這才湊過去低聲道:“老奴也不知是不是眼拙看錯了,那鄧二小姐——哦,盧夫人似乎……似乎還是處子之身……”
喬小如心頭一沉,一下子愣住了。
荀嬤嬤怎麼可能會眼拙?
“這件事,嬤嬤千萬別再對第二個人說起,”定了定神,喬小如便道:“或許……他們有什麼外人不可得知的隱情也未可知,咱們是外人,旁的事兒還罷了,唯獨這件事——”
“老奴明白!”荀嬤嬤忙點了點頭,笑道:“這是人家夫妻之間的事,旁人自然不好插手,老奴也就是這麼一說罷了!”
人家夫妻間的事,怎麼着都是自己的事兒,即便是孃家插手都不見得討了好,何況是不沾親的外人?更不能亂來了!
只是,荀嬤嬤忍不住又道:“說起來也是叫人納悶,這門親事不是天作之合嗎?鄧小姐有心,盧公子自然不會嫌棄,怎麼會……”
喬小如聽不下去了,心裡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亂,勉強笑道:“咱們外人,這樣的事可難猜了!”
荀嬤嬤一笑,忙道:“可不老奴糊塗了!今兒是怎麼了,怎麼這好奇心也這麼重了起來!老奴去倒茶!”
說着便出去了。
喬小如揉了揉太陽穴,有些苦笑的搖了搖頭。
有些事情,別說荀嬤嬤了,就是對盧湛,她也不能說,只能爛在心底。說出來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
盧錦和他到底——月嬋是真委屈了……
只是,這件事即便自己知道了,也只能裝作不知道。她沒有任何立場說什麼。月嬋那麼聰明的姑娘,總有一天,會打動盧錦和的吧?
從二月中旬的時候起,京城中便陸陸續續多了許多進京趕考的舉子。
儒杉長袍,頭裹方巾,手搖摺扇,成爲京城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尤其是太學、翰林院附近,更是每日都有無數舉子前去瞻仰。
對前者,即便沒有那份福氣進去學習,看一看也是好的,畢竟那是大華的最高等學府啊。
對後者,更是懷着崇敬無比的心情、帶着仰慕的目光瞻仰,天下讀書人,沒有不向往翰林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