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在江堤上,看着那漸行漸遠的船影,殷玉瑤心中一陣澎湃起伏。
成功了!
原來成功的感覺如此美妙,就像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十月懷胎的孩子,漸漸長成讓衆人讚歎不已的翩翩少年或絕色佳人,站在他們身後的母親,自是抑不住滿心開懷。
但這歡悅,卻只是短短一瞬,她下意識地向旁側伸出去手,想要抓住什麼,然而,卻是空的。
穿過指間寂涼的空氣,再次提醒她一個殘酷事實的存在——他不在了,永遠都不在了,無論她所揮灑熱血的天下,變成何等繁華似錦的模樣,他都無法再看見,
落寞,那樣深重而無可奈何的落寞,剎那間溢滿她的整個身心。
她,站在萬萬人之中,受着萬萬人的朝拜,卻依然無法化解那份孤獨,伴隨每個王者一生的孤獨。
喧騰的鼓樂忽然間響起,殷玉瑤強打起精神,方纔驚覺,那遠行的帆船已經緩緩駛回。
悄然地,她收斂了自己的情緒——無論如何,今天是個值得慶賀的日子,她再怎麼不開心,也不能無視下頭臣工們辛苦的付出,她應當與他們同樂。
“皇上,”身着藍袍的男子從甲板上跳下,走到殷玉瑤跟前,曲膝跪倒,仍舊難掩滿臉興奮,“小民叩謝皇上,圓了小民多年心願!”
“哦?”殷玉瑤凝眸注視着他,“你是——”
“小民查阿古。”
“平身吧。”
待他站起,殷玉瑤目光溫煦地看着這個壯碩的男子,臉上浮出一絲親切的笑:“聽單愛卿說,你來自海外?”
“是。”
殷玉瑤轉頭朝渺渺天際看了一眼,方開口問道:“卻不知,你的家鄉,是怎麼個情形?”
“啓稟皇上,小民的家鄉,處處長着高大的樹木,大象、獅子、蛇時常出沒,穿過森林的河流裡,埋着豐富的礦石,有瑪瑙、玉石,還有極其罕見的藍晶……”
“如此說來,豈不是非常美好?”
“是啊,”一提起自己的家鄉,查阿古滿心感慨,“小民被海浪捲到乾熙大陸,流落大燕已有十多載,不知道家鄉怎麼樣了……”
“現在好了,”殷玉瑤寬慰他道,“只要再造出二十餘艘大船,組成船隊,你就可以回家了,只是——有一件事,朕想問你,不知你家鄉的人,生性如何?”
“不瞞皇上,”提起這一點,查阿古的臉色微微泛紅,“海外之人,不識文字,不通音律,不知禮儀,只會說土著話,處理事情的方式簡單粗暴,各部落之間,經常有流血衝突的事件發生。”
“是嗎?”殷玉瑤鳳眉輕輕擰起,面現沉吟之色。
查阿古怕她改變心意,趕緊又道:“皇上不用擔心,大燕兵多將廣,武器精良,海外的土著人,絕非大燕水軍的對手,再則,他們雖不識字,民風卻甚是獷直,只要以誠相見,什麼事都好談。”
殷玉瑤眼中的憂慮卻一分未減:“大燕的士兵們久在陸上,不習水戰,對於海戰更是一竅不通,況且海上的飲食習慣,與陸上全然不同,也不知他們是否能夠承受。”
“皇上不必憂慮,”旁邊的單延仁聽見這話,趕緊近前道,“微臣已與查阿古等人商議過,先從燕軍中簡拔一批身體強壯者,讓他們登船試航數次,只在大燕海岸邊緣,並不遠行,待燕軍們習慣了海上生活,再考慮揚帆出海之事。”
“嗯,”殷玉瑤點點頭,“還是你想得周到,就如此辦吧,總而言之,務必保證出海將士們的安全與健康。”
聽了這樣深摯懇切的話,單延仁心中不由一陣感佩,當下曲膝跪倒於地,喉中哽咽道:“微臣代所有將士們,叩謝皇上隆恩!”
試航儀式圓滿結束,殷玉瑤聖駕啓行,折返宮中,沿途萬民叩拜,一片稱頌之聲。
明泰殿。
默立在《天下御景圖》前,看着旁側屏風上那十二個大字,殷玉瑤心內一片澄明。
吏治、稅苛、兵政、經濟、教化、城建。
如今,前五項已卓見成效,還有這最後一項——城建。
當時提出這一項,實屬偶然,又因着前面五項更爲緊急,故此將這一項,放在最後,現在條件已經具備,是着手辦理的時候了。
“喬言。”
“奴才在。”
“傳工部尚書豐正隆,勤思殿覲見。”
聽聞皇帝召見,豐正隆心中不由一咯噔,他自任工部尚書以來,雖無大過,卻也無大功,在殷玉瑤面前,向來也是沉默寡言的多,不知道皇帝突然召見自己,所爲何事。
懷着一顆惴惴不安的心,豐正隆走進了勤思殿,叩拜之時,他藉機微微擡頭,飛快地掃了眼殷玉瑤的面色,見並無任何不悅,方纔略略鎮定下來。
“微臣豐正隆,叩見皇上。”
“平身吧。”
“謝皇上。”
待豐正隆起了身,殷玉瑤方纔徐徐開口道:“朕心中有一鴻圖大計,欲與愛卿商議,愛卿若有諫言,只管道來。”
“是。”
“朕打算將全國九十九州,八百八十八郡的郡府、縣府,乃至鄉鎮,細細再規劃整治一番,不知你意下如何?”
豐正隆聞言大吃一驚,竟顧不得禮數,擡頭又看了殷玉瑤一眼,確定她並非戲言,方纔理了理思緒,言道:“大燕的郡縣建制,確已年代久遠,應該有所變更、規治,但此項工程費時彌久,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微臣建議,先派專員至各郡實地考察,繪製成圖冊,再反覆論證、研討,將新城市的構想做成模型,形成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案,再將其落到實處……”
“好!非常好!”不待他把話說完,殷玉瑤便頻頻頷首,“看來你這個工部尚書,並沒有白做,就按你所議,令整個工部立即行動起來——再有,如遇傑出優秀之人材,定要記得向朕推薦,不可存妒賢嫉能之心,倘若有此等事發生,朕一定重責不饒!”
“微臣遵旨!”豐正隆趕緊毫不含糊地答道。
承泰六年,經過一系列的改革、創新,承載千年歷史的大燕國,終於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政通人和,百業俱興,上下齊心,國泰民安。
滿朝裡上下,甚至是整個全國,稱頌讚譽之聲不絕於耳,但每一道如此內容的奏章,遞進入內闕,得到的卻往往只有三個字:
知道了。
久而久之,臣子們困惑了,皇帝這是在想什麼呢?
……
桃花源。
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走進它了。
曦瑤花仍舊開得無比燦爛,彷彿這裡的一切,從來沒有改變過。
花海中央,那座小小的院落,樸實、安寧、祥和。
殷玉瑤慢慢地走過去,邁入門中,在窗前的竹椅上坐下,單手支頷,任由自己的身心,完全放鬆開來。
在這裡,她不再是什麼帝王,只是一個普通不過的女人,安靜地等待着她的丈夫歸來。
世界安靜到極點。
她沉入夢鄉……
“咿咿,呀呀”,漿聲清脆,水聲潺潺,十六歲的少女,斜倚在船欄邊,脣邊一朵明亮笑花,眼眸兒清亮,望着無邊碧綠的蓬蓬蓮葉。
忽然之間,船身一陣劇烈地搖晃,一隻手攀住船緣,接着冒出顆溼淋淋的腦袋。
少女怔怔地看着他,沒有慌亂,也不是茫然,心裡隱隱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卻平靜得不能平靜。
終於,他將整個身子挪上船,趴在船板上,接連向外吐了好幾口水,方纔擡起一雙鐵血的眸子,冷冷地看着她。
想不到夢中的情形,竟然和現實如斯重疊。
少女脣邊溢出絲苦笑——難道所有的一切,竟然要再次重演嗎?
他艱難地挪動着傷痕累累的身子,湊到她跟前,擡手像是要掐住她的脖子,又或許是要做點別的什麼,然而卻力有不殆,整個身子就那樣沉甸甸地向她壓下來,暈過去的同時,仍是不忘撂出一句惡狠狠的威脅:
“別出聲!否則我殺了你!”
一樣啊。
居然真地是一樣啊。
少女無聲地笑了——燕煌曦,原來時光就算倒流,我們的相遇,還是這般地讓人不愉快。
……
睜開眼眸之時,窗外已是霞光斑斕,想着夢中的情形,殷玉瑤不由一陣悵然若失,可當她的視線落到手旁的桌面上時,卻驀地滯住——那裡——
是五個龍飛鳳舞,還隱隱流溢着金色光芒的字:
白首,不相離
“煌曦!”猛地站起身來,殷玉瑤放聲大喊,“你在嗎?是你嗎?”
屋中一片寂寂,回答她的,是幾隻振翅飛舞的影蜂。
殷玉瑤澀然地笑了,擡起手來,慢慢攤開掌心,影蜂們紛紛飛落,竟一隻只乖乖地收了翅膀,伏在她的掌上。
望着這些小生靈們,殷玉瑤的心剎那變得無比柔軟,因爲常年打理政事而堆累起來的疲倦和剛硬,也一點點菸消雲散……
煌曦,不管你在不在,這兒都是我的家。
煌曦,不管我們之間曾經發生的一切,是美好還是殘酷,是炫若七彩琉璃,還是尖銳得支離破碎,都值得我深深銘記——
因爲有你,因爲遇上了你,我真實地活過、愛過、痛過、恨過、悲傷過、掙扎過……並最後,成就這世上千千萬女人,無法想象的輝煌——
這樣的人生,可以無憾了。
燕煌曦,燕煌曦……能遇到你,能愛上你,能被你所愛,實是我殷玉瑤今生今世,最爲宏大的幸福,和最爲璀華的夢想……